中国矿业大学简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3505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矿业大学简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简介中国矿业大学简介中国矿业大学坐落于华东地区的门户城市徐州,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8,国 家“211 工程”和“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 1909 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 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1953 年,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1960 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美丽

2、校园(中国矿业大学摄影网)(16 张)校。 “文革”期间,迁至四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 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再次被确定为全国 88 所重点高校之一。1988 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 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0 年,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88 年 5 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 年 1 月,江泽民、吴邦国同志视察我校。1999 年建校 90 周年前夕,江泽民同志为我校题词:“开拓创新,严谨治学,把中国矿业大学办成一流的能源

3、科技大学” ;李鹏同志题词:“发展能源科教事业,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 ;李岚清同志专程到学校视察,对学校办学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2005 年元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切接见著名矿井瓦斯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教师周世宁教授,并指出能源工业发展与安全生产离不开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希望中国矿业大学保持特色,办成精品。2009 年 1 月,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德国默克尔总理的共同见证下,江苏省与德国北威州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合作协议正式签署,使我校“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2009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我校 30 名奔赴西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工

4、作的毕业生回信:“同学们:基层艰苦地方需要你们,那里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努力奋斗!”2009 年 10 月 12 日,正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中德经贸与教育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我校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签署两校教育与科技合作协议。2009 年 10 月 18 日,学校迎来百年校庆,胡锦涛总书记发来贺信,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到校视察并出席校庆庆典大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设有 22个学院,62 个本科专业;设有 16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

5、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 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 1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 个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 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9 个省重点学科(其中 4 个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4 个部级重点学科,1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000 年以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13510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585 项,包括“863”项目 23 项、 “973”项目 43 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0 项等;先后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 42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352 项;申请专利 1908

6、 项,授权 1282项,出版各类著作 1340 部,编写教材 737 部。2000 年以来,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教育制度,全方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等近 70 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太平洋论坛和绿色开采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等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2008年,学校与德国 Bochum 工业大学、DMT、DBT 等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出任中心名誉主任。2009 年 10 月,中德中心首届理事会正式成立;我

7、校与国外 10 所知名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与澳大利亚 8 所著名高校合作成立中澳学院,与德国合作高校联合成立中德学院。2009 年 12 月,我校与西澳大学、昆士兰大学签署了共建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2011 年 1 月,学校成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成员。2011 年 4 月,我校与格里菲斯大学合作共建的旅游孔子学院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揭牌。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先后为国家培养了 18 万多名毕业生。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26700 多人、研究生 8900 多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 6800 多人) 、留学生 10

8、0 多人。2002 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4 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3 项,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14 项;国家级精品课程 7 门,省级精品课程 25 门;省级优秀课程 16 门、优秀课程群 2 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14 个,省级品牌专业 15 个、建设点 1 个,省级特色专业 9 个、建设点 1 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8 个、建设点 6 个。2002 年以来,我校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 2678 项,大学生累计获得专利授权 1548 项。1999 年以来,我校有 16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

9、校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 3000 多人。在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 317 人,副高职称478 人,博士生导师 273 人,硕士生导师 651 人;先后有 9 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 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3 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 ,3 人获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 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5 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4 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 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3 人被列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10 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 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52 人入

10、选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29 人入选江苏省“333 人才工程” ,113人次和 9 个学术梯队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 ,160 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百年校庆(省部共建)(15 张)学校拥有较为完备和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图书馆藏书 226 万册;现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 1 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4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8 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配套齐全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校园占地面积 4413 亩(文昌校区 1555 亩,南湖校区 285

11、8 亩) ,校舍建筑面积 130 余万平方米。中国矿业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 年) ,提出未来10 年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校总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提升,完成从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实现以能源资源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力争建成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地处 北京和徐州的两个办学实体组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在北京矿业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研究型大学。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97 年 7 月,经原国家教委和

12、北京市批准,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998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0 年 2 月,学校整体成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10校址分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学院路校区位于为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丁 11 号,沙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校东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西望颐和园、圆明园与香山,现校园总占地面积 37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 50 万平方米,学院路校区图书馆藏书 71 万册,电子图书 50 万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东大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一所具有矿业特色,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211 工程” 、 “985

13、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0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国家“111 计划” 、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北京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成员高校。是全国首批 46 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重点高校之一; 全国 56 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全国 40 多所百年高校之一。11学校现设有研究生院和 11 个学院,8 个国家重点学科,12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 个具有博士、硕士整体授予权的一级学科,8 个“十五”期间“211 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8 个“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 69 个博士点,173 个硕士点,62 个本科专业。建

14、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 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 多个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室,还有水煤浆世界实验室、中日地层环境力学中心以及国际交流中心。2007 年学校成立了我国首家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科技园-“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 。2008 年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首届董事会。共有 77 家能源企业成为学校董事会董事单位。10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6 人。博士生导师 146 人,硕士生导师143 人,专任教师中 7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6%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中有 7

1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 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 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 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8 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 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 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7 人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36 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 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 个, “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4 人。学校已经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矿业大学、比利时蒙斯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以及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俄罗斯工程院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16、等 18 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同时,我校还与 50 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开展了学术交流。学校已选派 110 名研究生参加“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21 世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将秉承“办精、办强、办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充实内涵、外向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抓住“统筹规划、队伍建设、科学管理”三个关键,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矿业和安全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