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3371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时节养生忌食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发物”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导语: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 。4 月 5 日为廿四节气的“清明” ,从每年 4 月 4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15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传统习俗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宋代高菊涧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各地清明虽都有祭

2、祖之习俗,但其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北方地区常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 “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猪狗”的说法,而且从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所以,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 。也就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我国台湾地区的祭祖方式更显不同,台湾县志记载:“清明,祀其祖先,祭扫坟墓,必邀亲友同行;妇女驾车到山,祭毕,席地而饮,薄暮而还” 。这些古代旧时的遗风保留至今,说明人们对清明的重视。节气养生之清明篇一、饮食规律,低盐多蔬果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

3、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以上这些同样也是健康人群要注意的。二、清明户外踏青此时节的中后期会清静明法的气候了,人们宜随着明媚的阳光的到来而多到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古人谓之“踏青”(即郊外运动)也是指在这段时间进行的。且宜加大运动量。三、清明养生“明前茶”著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 。 “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 ,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

4、,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宜饮茶为单枞、铁观音、龙井和花茶等。此时节也是胃肠容易不适之时,近年人以茶疗古方谓.崧.茶来健肠胃,有胃病的人不妨一试。清明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四、注意“病从口入”而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对于咳嗽、咽炎或者支气管炎可常饮甘.贝.草.茶,利气消痰,止咳平喘等五、忌食“发物”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

5、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 ,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六、心情舒畅、动中有静同时这个节气又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如果是脂肪堆积肥胖人群可以常喝茶疗巧克.茶怡神消脂,有效减速脂肪代谢,从内到外深层调养,养成易瘦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