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3304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摘要:中国新闻记者职业角色经历的历史演变从文人论政传统,到从“宣传者”到“传播者”的角色转变,直至职业角色的回归和专业理念的诉求,其角色身份受时代变化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存在角色异化、错位、蜕化等误区。中国需要借鉴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内涵,但更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新闻实践的新闻专业理念,建构起责任感和建设性相统一的新闻记者职业理念。关键词:角色认知;职业理念;专业主义随着社会变革和传播新技术的发展,记者和媒体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急剧转型,新闻传媒业界和学界关于中国记者职业角色的讨论也日渐增多。尤其是 2013

2、年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损害商誉案、2014 年中国经济时报河南记者站新闻敲诈案等事件的发生,再度引起社会对当下媒体与记者角色的热议,也引起新闻界对新形势下记者自身角色及其职业责任的再审视。随着时代变迁和传媒的变革,中国的新闻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尤其是记者的角色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之中的职业角色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理念又提出了哪些要求?这些问题不仅在实践层面影响着记者日常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对记者职业角色定位提出了理论阐述的诉求。本文将对我国新闻记者职业角色的演变进行考察,审视新形势下新闻记者角色认知存在的误区,探讨新形势下新闻记者职业角色和职业理念的建构。一、中国新闻记者

3、职业角色的历史演变角色又称“社会角色”,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德(GM ead)首先将其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指社会地位或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相统一的产物,与某一特定地位相关联的种种权利与责任。任何一种社会职业,都是处于社会组织结构之中,是个体角色、职业角色以及社会角色的组合体,当这多重角色相互之间不相容或者与社会期待不相符合时,便会产生角色冲突。从记者的职业角色来看,记者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的特定群体,这一职业角色进一步延伸,就是记者的社会角色,也是其他社会群体对记者在社会活动中应具有的行为方式的期待,如:记者是社会活动家;记者具有高度使命感、很强责任心和勇敢机智的精神控。大众

4、传媒催生记者这一职业的出现,也是记者赖以存在的载体。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发展,传媒业被赋予不同的社会角色,记者也会相应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征。学者李金铨分析了 20 世纪以来中国三种传媒模式下的记者类型:儒家模式下的文人论政型、毛泽东模式下型、市场化模式下的商业与意识形态交织型。也有学者提出在当下中国媒介变革转型时期,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呈现复杂性,其角色认知受到议政传统、党报传统以及西方新闻观念的多重影响。以上研究都表明,社会和政治变革对新闻理念及其业态产生影响,由此也会给记者的角色身份以及职业理念烙上时代的印记。从记者产生之初,中国新闻记者的职业角色大致呈现以下演变轨迹:(一)为民立言的文人论政

5、传统现代报纸在 l9 世纪引入中国,办报者多为西方传教士,参与其中的早期中国报人在当时并不被社会所重视。直到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创办新报,中国新兴报业开始具有浓厚的士人清议风格,报纸舆论开始对国政大局发挥影响,世人对报人的印象才为之改观。这一时期的报刊、报人的角色被认为是“百年以降,中国报刊的主要角色是救亡图存,其 i 部曲是启蒙、革命和追求国家现代化。这些角色结合了中国士大夫传统及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成一种鲜明文人论政风格”被林语堂誉为“中国记者之父”的王韬被视为文人论政的开端人物。1874 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辄远以师长”为办报宗旨,自任主笔评论时政。他

6、认为文人论政是指“民间报人无可置疑地是民间自由意志的代言人”。另一位文人论政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他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指出“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即办报的目的是开启民智,推动社会变革。20 世纪初,一批知识分子进入报界,中国产生了第一批职业记者,这一时期记者被认为是离政治最近,最能改革社会的职业之一,西方“无冕之王”称号被引入并指称当时的记者,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黄远生、邵飘萍,他们都将记者的职业品性视为第一要素,包括人格、操守、侠义等等,并以身践行。文人论政风潮在新记大公报时期达到顶峰,主笔张季鸾在 1944 年新闻报十年纪念祝词中,对于报纸天职的阐述是:“绝对拥

7、护国民公共之利益,随时为国民贡献正确实用之知识,以裨益国家”,而报人的天职则是“对于国家社会负有积极的辅助匡导”。文人论政被普遍认为是近代报纸传人中国后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新闻文化,可以说,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现状,使得近代文人关注时务,他们以报纸作为载体、以笔墨为武器来指陈时事、针砭时弊,尽管在“文人”名下他们也会有着“士”、“知识分子”、“职业人士”等身份认同的些许差异_81,但共同之处是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社会理想。(二)从“宣传者”到“传播者”的角色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新闻业被纳入到意识形态的轨道,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下,党报的特殊规律被视为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列宁的名言“报纸

8、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者和组织者”准确概括了党报传统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定位。1948 年,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里说到:“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指导下,“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新闻工作者”这些提法都在强调作为宣传者的记者角色。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新闻宣传作,在统一全党全民思想、促进社会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鼓动宣传作用。然而,在“左倾”路线时代,宣传的单向信息流通被刻意强化,使得新闻工作忽视受众的意见和声音,在文革特殊年代,报纸甚

9、至不刊登读者来信,“放卫星”式的假新闻一度泛滥。媒体和记者沦为单向“传声筒”,与群众路线渐行渐远。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中国的社会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新闻改革作为政治改革的一部分拉开序幕,但让记者回归本位的思想开始闪现。在这一时期的新闻理论著述中,几乎都涉及到对记者角色定位的论述:“新闻记者是信息时代的骄子,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由于他们及时传播真实信息而使社会充满活力的催化因素。记者姓公,要以公论立论,为公益传讯。”“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整个社会活动中,扮演公共利益的守护神,社会舆论的导向人的角色。”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记者在信息社会中的传播角色受到重视,

10、记者不再被视为单一“宣传者”,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同时,其作为“时代记录者”和“舆论引导者”的职业角色得到一致认同。从新闻实践来看,这一时期光明日报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工人日报“渤海二号”特大事故、中国青年报大兴安岭火灾等报道也体现着这种角色观念的转变。(三)职业角色的回归与专业理念的诉求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传媒业最为深刻的变化就是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传媒“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变革,即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的前提下,要求以企业管理的方式来经营媒介。在此过程中,新闻记者的职业身份也开始发生变化,记者不再是国家体制内的“干部”,而是与传媒业有着雇佣关系的从业人员,记者被视为具有一定专

11、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的职业角色。与此同时,受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等观念的影响,记者的职业特征和角色认知也发生着变化。在传媒改革的历程中,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使命、党的宣传工作的要求、西方新闻专业理念和商业化的诱惑,构成中国新闻从业者内部错综复杂的内心冲动,其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自我期许也大不相同。一方面,一批记者的职业意识开始觉醒,在实践中对新闻专业理念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复杂因素,使得新闻记者呈现多重身份的交织,新闻改革对记者角色产生影响,使得当下中国新闻界有四种记者职业角色并存:宣传者、参与者、营利者和观察者。由于多重身份的矛盾也带来身份认同的困惑,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开始

12、显现,有学者以灰色地带、权力迷雾、求真之实来概括记者对待职业角色、处理利益冲突及业务操作层面的诸多误区,而这些伦理误区也普遍存在于新闻从业者中问伴随着收红包、封口费、瞒报、假新闻等媒体行业乱象的出现,社会对记者职业角色的评价不再那么正面,“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收红包,四等记者会上泡,五等记者到处跑,末等记者写本报”、“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段子在民间不胫而走。尤其是山西繁峙矿难瞒报事件发生后,新闻界连续数年开展“三项学习”活动,首次以官方提出“新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概念,这些都在提示人们:记者是一种社会职业,新闻专业主义基于以新闻报道与传播本位为核心的价值判断,倡导新闻

13、记者践行一系列职业规范。有学者在对一线记者的职业意识调查中发现,更多的记者坚守内心忠诚,追问、记录、表达和传递新闻事实真相,进而启蒙或影响受众。在他们的心中,记者是一个忠实记录历史,忠实为社会进步呐喊的崇高职业。但与此同时,在新闻实践中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问题甚至是触及法律的问题仍屡见不鲜,如 2005 年记者抓拍骑车人在雨中跌人窨井的照片、2011 年深圳杨武事件中对受害者的围访、2013 年新快报陈永洲案、2014 年中国经济时报新闻敲诈案等等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新闻界和社会公众中引发激烈讨论,也引发学界和业界对记者职业角色及专业理念的考量。二、新形势下记者的角色认知存在的误区随着新闻改

14、革和传媒发展步伐的加快,记者的职业活动有了更为灵活和广阔的空间,也成就了许多既有专业素养又兼具人文精神的职业记者。但与此同时,社会现实日益复杂多变、社会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媒介新技术的发展改变着舆论格局、传媒业内外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记者职业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在新闻实践中,记者的职业角色与社会期待、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也开始显现。结合学者对当下记者四种职业角色并存的分析,记者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角色的异化:“营利者”VS“商业掮客”、“观察者”vs“新闻看客”职业记者主要的职责是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地报道事实和传播信息,随着传媒市场化改

15、革的深入,传媒出现了作为“营利者”的记者。这一角色的出现其积极结果是记者对于受众的重视,在新闻实践中注重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以此来提高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但其消极后果就是新闻的低俗化和假新闻泛滥,为博取受众眼球,所谓幕后新闻、新闻炒作现象比比皆是,一些记者不惜用艳情腥色来吸引受众。更有甚者,一些记者以新闻报道为名,而行商业利益之实,模糊新闻与广告的界限,通过“寻租”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权钱交易,如陈永洲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新闻专业主义与商业利益唯上的冲突,使得一些记者无视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充当起了商业掮客的角色。随着受众的理性和成熟,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期待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报道深度而非肤浅信息,

16、需要报道全面形成自己判断而不接受被灌输的观点结论。与这种需求相对应,一些记者学习西方客观报道手法,强调以“观察者”视角,重视时效性、现场感,以提供事实为主要目的,将事实与评论严格分离,文字客观理性,不带任何主观色彩。这种“观察者”的角色,其积极后果是通过新闻报道手段将受众带入新闻现场,经过反复核查事实强调了新闻的真实性,通过只陈述事实不发表评论可以引发受众思考与社会讨论,在冲突性事件和争议性报道中,这种视角还能表现记者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但在有些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作为“观察者”的角色也会遭遇职业伦理的困境:如记者对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的曝光、记者对骑车人在雨中跌人窨井的抓拍,在这种情况下记者是应该履行采访本职工作,还是应该干预事件发展,履行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再比如在汶川地震灾区现场、马航事件报道中,一些记者片面强调专业主义至上,漠视公民的生命和受难者亲属的伤痛,以所谓客观真实的呈现,给受难家庭造成二次伤害;在深圳杨武事件、河南性奴事件中,多家媒体对受害者围访、追问事件细节,无视受害者及家属痛苦,挑战社会道德底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