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236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探讨摘 要翻译中关于归化与异化的争论由来已久, 其实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对抗体,而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本文分析讨论了归化与异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探讨了对外旅游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动态选择依据,探索了旅游文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翻译;归化;异化;文本类型;文化类比; Abstract: The foreignisation and 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have been arguing in translation for a long time, but they are not the antago

2、nism which mutually repels. they ar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method that can supplement mutually, and complements each other in tourism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se papers has analyzed their relation of unity of opposites, and how to use them in tourism translation, it also has explored tourism cult

3、ure transl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Tourism translation: foreignisation; domestication; text type; cultural analogies 一、引言旅游作为重要的对外宣传方式之一,涉及旅游与文化的翻译,尤其要注意归化与异化 的问题。中国旅游翻译的原则是介绍中国文化,吸引国际游客。旅游翻译不应该只是语言 之间的转换,更应该是文化层面的诠释。旅游翻译应顺应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 趋势,从单纯语言形式的对比和转换上升到文化分析和对比的高度,揭示语言形式与文化 隐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真正使翻译活动成

4、为跨文化交流,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国 际旅游市场竞争中打响自己的旅游品牌。 二、归化和异化的基本概念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文努提(Lawrence Venuti) 1995 年在他的译者的隐身 中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概念。 所谓异化翻译,指“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 达原文的内容。他提出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认为翻译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 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1。他主张异化翻译,其 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 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异化翻译的前提是文化

5、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和语言社 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异化是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坚持文化的真实性, 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 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 调, 让读者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 体会民族文化、语言传统的差异性,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丰富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所谓归化翻译,是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 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奈达认为,“翻译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要看 人们在听、说、读译文时获得的是什么。判断一个译本的效用不宜拘泥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

6、考查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2。翻 译既然是一种交际,如果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信息进行全面研究,对交际作任何分析都不是完整 的。重视读者反映是为了让译语文本读者能大致和原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 译文的表达方式是完全通顺自然的。通顺自然的翻译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冲 突,消除文化障碍,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所以,通顺可以看成是归化翻译理想的策略。三、异化与归化的关系 翻译是人类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文学科。不同语言承载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两种语 言的转换,一座沟通的桥梁被搭建起来,两种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翻译也 是一种文化语境下的行为,它受到文化的干预。具体

7、地说,翻译的主体翻译者的文化 趋向对于翻译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翻译者应有何种文化倾向,一直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焦 点。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相异的主张。归化论认为翻译应该遵循“何处去”的原则,采取认同 目的语文化的策略。异化论强调“何处来”,认为翻译就是传播陌生的东西,因此在翻译的 作品中应有原语文化的风味。 1.互为矛盾关系 在翻译理论中,归化异化是一种理论体系下的两种倾向,是一对矛盾。伴随翻译的文 化转向,归化异化理论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对于这一矛盾何者为主要方面,何者为 次要方面的争论愈演愈烈。 在翻译的文化论之中,归化与异化存在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有归化就有异化,无归 化就无异化可言。对一个

8、翻译理论工作者来说,他在提出其中一种翻译倾向的时候,心中 必然明白还有另一倾向的存在。孙致礼在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中提出的 12 种翻译矛盾之中就有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3 。对于归化与异化,是不是用足够的论据 证明其中一方更合理,更科学或更实用,就可以平息这长久的争端呢?不然。无数的理论 论据和实践论据都可以说明归化与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里都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 用一种中立的、客观的学术眼光来审视,我们会意识到归化与异化是离不开它们的使用环 境(即层次)的,离开具体语境谈论归化与异化,它们之间就不是在相同的水平线上做对 比。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对比。 在翻译研究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

9、个问题就是翻译起源于具体的语言操作。离开两 种语言谈翻译是空洞和荒谬的。语言的转换技巧是翻译之本,任何的理论争鸣都必须给目 的语和源语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操作探讨而不能从更大的范围和更 深的层次去思考,这一研究方式又注定成果不大。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两种语言之外的社会,历 史,文化等因素都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4 。翻译存在着文化与文本 双层的矛盾。在文化层面,归化异化的争论在于要不要引入异语文化,要不要如实传递异 语的文化形象,要不要输入异语的思维方式。在文本层面,焦点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来 翻译,是不是硬译,是不是取文

10、化形象而舍语言结构,是不是阻断源语文化成分等等。论 证归化与异化何去何从,必须首先承认这两个层次。混淆两个层面的矛盾,翻译研究就是 无的放矢。 2.互为补充关系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此处指一元存在,即不可调和。作者注)而 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应用翻译的目的论理论,对翻译中涉及 的各种因素作综合分析,既可以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以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 法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6 。语言翻译应 该服务于文化翻译。异化的文化翻译必须贯彻于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转换之中。这是翻译的基础,是它的微观层次,它需要翻译者更多的技巧和艺术

11、把握的分寸感。即便是为了异化 而保留源语的表达方式,翻译者也不能够机械照搬照套。既要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成分, 又要让异国的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在这个层面, 不能严格区分异化与归化。作为语言操作方式的这两种方法,在任何的翻译之中必须得到 集合,混杂和并列。一定程度上说,在语言本身讨论异化归化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李运兴 的语篇翻译引论,文学语篇是一个交际的单位,功能是负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从语 篇的角度来说,应该异化。语篇是分层次的。决策级(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ranks )包 括篇章,次篇章和句群。在此,异化是目的和归宿。操作级

12、(operational ranks )包括大量 的信息单元句,小句,词组和词。通过对英汉翻译操作层次的对比,我们发现有不完 全的对应关系。对于其中的文化成分和文化形象的翻译,作者总结出四种模式:(1) 文化直入(the go-ahead model ) (2) 文化阻断 (the block model ) (3) 文化诠释(the annotation model ) (4) 文化融合 (the integration model ) (5) 文化归化(the adaptation model ) 7 实际上,这五类处理方法反映了归化与异化在微观层面的不可严格分化的关系。从许 渊冲的唐诗翻

13、译,到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英译,到杨武能的汉译魔山 ,归化异化的 杂合使其读者众多,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这些译作名垂千古。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发现“归化与异化,说到底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异化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位的;而归化作为解决问题的折中手段,也就成为矛盾的次要 方面,是第二位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文化传真”的最终目的8 。将归化异化在文化和 语言的两个层次定位,可以更精确阐释这一理论,也使这一传统译论散发出时代的理性光 彩。四、旅游文化翻译对异化与归化的动态选择 1.旅游翻译目的对异化与归化动态选择的影响 汉斯威密尔(Hams Vermeer) 从行为学的理论出发提出翻译是

14、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 而 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时, 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 结合翻译的目的和 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 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根据目的论,所有翻 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 结果决定方法。 “翻译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 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必须能够针对 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 ”9(笔者译) 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其目的就 是要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情况,传递有关信息, 让国外普通旅游者读懂

15、、看懂、听懂,并且 喜闻乐见。就保留源语旅游文化而言,异化翻译有利于保留我国旅游文化的“异国情调”,并以之 打动目标读者的心,激发这些潜在外国游客的旅游兴趣,其缺陷在于:由于异化翻译故意 打破目标语言常规,追求一种不透明、不流畅的言语风格,且译本中所含源语文化信息过 多,容易造成译文晦涩难懂,从而损害旅游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造成我国境外旅游 客源的减少。 归化翻译则因遵循目标语言规范并用目标文化材料替代源语旅游文化,译文流畅,因 而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可读性和可接受性都较高,比异化翻译更能吸引潜在外国游客。 归化翻译的弊端也很明显:过分倚重目标语言固有表达形式和文化材料,以译语旅游文化 替

16、代源语旅游文化,容易造成我国悠久、独特旅游文化身份的丧失甚至错位和扭曲。 2.旅游文本类型对异化与归化动态选择的影响纽马克(Newmark) 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 “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 翻译方法, 并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 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从文本 类型和功能方面来讲,根据现代翻译学理论, 旅游资料属于信息文本( informative text) 、表 情文本( expressive text)和祈使文本/召唤型文本( vocative text)的结合体,同时具有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和呼唤功能。 ”10信息功能文本在正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地采用“归化” 性手段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以利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求得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 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信息准确真实、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 赏是这类文本译文追求的目标, 因而这类文本更多地采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策略。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 其核心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