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311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2013 年 01 月 07 日 15:52 来源:人民论坛网 美国自然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与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总是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反映和认识生活,并以审美的手段生产产品,创造精神成果,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从而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是人们对美国自然文学审美中所具有的人和社会的心理效能、精神价值,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一。它最终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既表现为一定历史时期人们主观审美能力,也表现为美国自然文学中所蕴含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审美价值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能够满足人的美感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形成一定的价

2、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优秀作品可以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普遍审美价值,能够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总体看,美国自然文学审美价值主要是倡导人类与自然荒野和谐共处的“土地伦理”。“土地伦理”一语源自利奥波德的沙乡年历。利奥波德不仅呼吁人们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要有一种伦理上的责任感,而且还提出了“土地伦理”的行为标准:“任何有利于保护生物社区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的行为都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美国自然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同时敦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

3、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它强调人与自然进行亲身接触与沟通的重要性,并试图从中寻求一种文化与精神的出路。”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美国自然文学中的伦理道德“生态良知”是基于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对自然荒野的热爱和心灵感应孕育而成的。爱默生指出:“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梭罗声称,“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缪尔认为:“在上帝的荒野里蕴藏着这个世界的希望。”利奥波德把从自然荒野中得到的精神享受视为一种比物质享受更胜一筹的高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像言论自由一样不可剥夺的人权。美国自然文学倡导的人类与自然荒野和谐共处的“土地伦理”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就理性而言,自然荒野是

4、人类的根基,是使现代人意识到他与自然界关系的提醒物,只有保持土地的健康,才能保持人类文化的健康。二是就感性而言,自然荒野寄托着一种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为心灵格外需要野生自然的滋润。三是就外在结构形式看,自然荒野与人类一样是具有秩序、平衡和相似的灵性事物,同时也与社会一样内含许多生存法则,能够给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启示,甚至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荒野生存法则。一、在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判断中,深深浸透着对自然荒野的热爱、崇尚和赞美。一方面,从历时性看,尽管 20 世纪初以前,美国自然文学深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美国自然文学从 17 世纪产生以来,就把笔触投向了自然荒野,刻画

5、“人”对“自然”的观察和精神体验,从而促成了人的主观心灵与自然荒野的审美融合。20 世纪初以后,美国自然文学在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逐渐作用下,更是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整体观,对自然荒野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感觉也达到了和谐美的状态。因此,从审美对象看,美国自然文学突破了文学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把探索与描述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视为文学的领域并作为写作的主题。另一方面,从共时性看,在西方传统文学中,人与社会及其关系总是文学审美的对象,战争、爱情与死亡等始终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而自然荒野往往成为主人公生存的背景被边缘化甚至被淡化,而美国自然文学恰恰与此相反,人作为主人公被边缘化甚至

6、被淡化,正如美国哈德逊河画派“以大自然为画布”的审美价值判断一样,美国自然文学作品把自然荒野从边缘化状态带到“发光地带”、形成聚焦,产生了新的文学审美精神。因此,从审美认知和审美感觉看,从宽泛意义上看,尽管美国自然文学也是一种“人学”,但几乎每一个美国自然文学作家都有一方自己熟悉的土地为根基,渗透着的都是“自然荒野意识”。美国自然文学以自然荒野为价值取向的文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自然荒野是诞生新的文学审美精神重要的一翼。毋庸质疑,在西方许多单纯刻画人与社会及其关系的文学中,不乏一些优秀文学作家和作品,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等。

7、而在美国文学中,也有不同历史时期优秀自然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如,约翰史密斯的新英格兰记、威廉布雷德福的普利茅斯开发史、亚历山大威尔逊的美洲鸟类学、托马斯科尔的论美国风景的散文、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约翰巴勒斯的醒来的森林、玛丽奥斯汀的少雨的土地、爱德华艾比的大漠孤行、亨利贝斯顿的遥远的房屋、特丽T威廉斯的心灵的慰藉等。这些文学由于审美对象的单一性往往存在一定的时代、民族、阶级的局限性,但是,真正能够把自然荒野和人类社会作为共同审美对象的优秀文学,往往是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普遍审美价值的世界优秀文学巨匠和作品。如,爱略特的荒原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需要水的滋润、春天和生命,把自然和人类社会进

8、行审美对照,表达了人们渴望的生命之水拯救不了人类的死亡,必需宗教来“给予、克制和同情”的理念。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情景,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用桑地亚哥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却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命运。无独有偶,同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我国作家莫言是以“高密东北乡”为写作对象,用家乡的自然环境为原型构建了一个充满乌托邦式理想主义色彩的世界。因此,对自然荒野和人类社会的同等关注和书写,可以丰富和完善文学作品的审美内

9、涵和审美精神,为世界产生更好的作家作品。美国自然文学对自然荒野的热爱和崇拜源自于自然荒野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并上升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产生了对自然图腾崇拜。古代以来,我国“封土为社而祀之”的拜“土地神”活动和西方膜拜古希腊大地之神盖亚的活动,根源于人类对摆脱饥馑的渴望。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存的需要,特别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逐渐发展,人们崇拜自然的风气逐渐转变为对自然的开发甚至过度利用。一直到 20 世纪初,对自然荒野的破坏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人们开始重新发现自然荒野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为自然立法的思想逐步形成。

10、而纵观埃及、巴比伦、印度和玛雅等文明都在兴盛繁荣和辉煌了十多个世纪之后或埋于沙漠下,或遗留荒野中,成为历史陈迹,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毁坏了支撑文明生长的自然环境。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认为,自然、大地是人类生存之根。心理学家荣格也推理证明,集体无意识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其中也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繁衍和进化形成的心理积淀。因此,在西方,由于一定历史时期本土资源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人们为了生存四处开疆拓土、掠夺财物,逐渐形成了在自然中冒险和热爱、崇拜自然的民族文化心理。在中国,儒家作为王道正统思想根深蒂固,直到今天,师承、道统、业继等现象仍然影响着我们

11、的现实生活。而对自然荒野一般采用实用主义的方式加以开发和利用,总体上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热爱和敬畏自然荒野的民族文化心理。为此,我们在大力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更要大力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保护自然、拯救自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重要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自然文学对自然荒野的热爱和崇拜一直伴随着对自然荒野的怀疑和不确定性,构成了美国自然文学审美价值的一部分。这是由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自古以来,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荒野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对自然荒野的认识,但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无法揭示自然荒野的全部审美价值和意义。因此,时至今日,美

12、国自然文学中仍然存在上帝、魔鬼等神秘主义色彩。一方面,这固然使美国自然文学打上了不可知论的审美烙印,但另一方面却也开拓了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领域,形成了可以自由驰骋的审美想象空间。二、在美国自然文学的审美价值判断中,歌颂和赞美的是自然荒野的原始生命力和活力,但却寄托了对人类原始生命力和活力的热爱和推崇。现代科技充分证明,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曾鲜明地指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但人又“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人类在自然中产生,是自然的肉体与人性精神灵魂的生命结合

13、体,受制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在美国自然文学中,自然荒野是人类生存之根和精神家园,包括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寄托了人类的情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类的主观心灵精神。它逐步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呼唤人们关爱土地并从荒野中寻求精神价值,既是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批评、补偿和反省,也是为今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指出一条路,并提供大量试验与创新的可能性。在自然荒野中,植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动物生育繁殖、成长,呈现出一派昂然蓬勃的生机,构成了一副副美丽生动的原始生命力画卷。美国自然文学以此来寄托、隐喻和歌颂了人的原始生命力和活力。当代西方哲学家罗洛梅论述了

14、原始生命力(the daimonic)的内涵,这是一种能够推动生命肯定自身、确证自身、维护自身、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是掌握整个个体生命的一种自然力量或功能,在不同的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驱动力量。例如,爱能够推动人与他人真正地交往,并在这种交往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美国自然文学热爱和推崇原始生命力和活力一个重要目的是,强烈反驳现代科技和社会文明的病态,借以恢复人类社会自然野性的原始生命力和活力,使人类社会更加健康地成长。长期以来,人类以自身作为万物的灵长,用国家、阶级、科技、制度、法律、规则、社会分工、社会禁忌等手段创造了自以为豪的文明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越来越幸福。但是,也逐渐

15、积累了多种矛盾。到了 20 世纪初期,随着西方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危机的孕育和爆发、现代工业对自然和社会的侵害加剧等社会矛盾的凸显,社会逐步呈现出一副病态摸样:人逐渐异化为各种力量的奴仆,并受到各种力量的压迫,内心的焦虑、空虚、孤独等愈发严重,陷入了心灵的荒漠;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和孤僻;人类社会充满了欺凌、欺诈、欺骗等道德败坏现象,变成了人的异己力量等。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哲学家,猛烈地批判了西方文明社会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对人性的压抑,歌颂和赞美了人类的原

16、始生命力和活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人的一种天然的自然属性,人的幸福就依赖于这种本能的实现。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就在于对本能的压抑和升华,在文明的压抑下,人的幸福感总是得不到完全的满足。本能压抑导致文明发展,本能压抑又破坏文明发展。因此,弗洛伊德认为,自然正义是以欲望的满足和本性的释放来建立其合法性的,必须反对不必要的、过分压抑人的本性。弗洛伊德的思想奠定了现代西方哲学阐述原始生命力与文明社会之间关系的立场。尼采曾呼喊,“我是多么愉快!”“活着是多么的好!”“我是多么强壮!”“生命是多么美好!”,淋漓尽致地渗透了对生命本体的由衷赞美和肯定。胡塞尔认为,“外感知是无限的”,它“是一种不断的要求”,赋予了人类生命追求的驱动力。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处境具有他根本无法逃脱的死亡、痛苦、意外事件、罪责、抗争等“临界状况”,人正是在这种临界状态之中接触到超越的,而通过这个接触,人实现了自己的存在。霍克海默认为,历史是由人的连绵不绝的主动性行为构成的,只有人的主动性才能使人从强大的自然力量、从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