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的叠层参考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62926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的叠层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CB的叠层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PCB的叠层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PCB的叠层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CB的叠层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的叠层参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CB 的叠层参考的叠层参考名词定义:SI 个,信号层;GND,地层;PWR,电源层 电路板的叠层安排是对 PCB 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叠层设计如有缺陷,将影响到整机 的 EMC 性能。 总的来说叠层设计主要要遵从两个规则: 1.每个走线层都必须有一个邻近的参考层(电源或地) ; 2.邻近的主电源层和地层要保持最小间距,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下面列出从两层板到十层板的叠层:2.3 六层板的叠层 对于芯片密度较大、时钟频率较高的设计应考虑六层板设计。 推荐叠层方式:2.3.1 SIG-GND-SIG-PWR-GND-SIG 对于这种方案:这种叠层方案可得到较好的信号完整性,信号层于接地层相邻,电

2、源 层与接地层配对。每个走线层的阻抗都可以较好控制,且两个地层都是能良好的吸收磁力 线。并且在电源、地层完整的情况下能为每个信号层都提供较好的回流路径。2.3.2 GND-SIG-GND-PWR-SIG-GND 对于这种方案,该方案只适用于器件密度不是很高的情况,这种叠层具有上面叠层的 所有优点,并且这样顶层和地层的地平面比较完整,能作为一个较好的屏蔽层来使用。需 要注意的是电源层要靠近非元件面的那一层,因为底层的平面会更完整。因此,EMI 性能 要比第一种方案好。 小结:对于六层板的方案,电源层与地层之间的间距应尽量小,已获得好的电源、地 耦合。但 62mil 的厚,层间距虽然得到减小,还是

3、不容易把主电源与地层之间的距离控制 得很小。对比第一种方案与第二种方案,第二种方案成本要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叠层时 通常选择第一种方案,设计时,遵循 20H 规则和镜像层设计规则。2.4.2 是第三种叠层的变种,由于增加了参考层,具有较好的 EMI 性能,各信号层的特 性阻抗可以很好的控制 1 Signal 1 元件面、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2 Ground 地层,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3 Signal 2 带状线走线层,好的走线层2.4.3 最佳叠层方式,由于多层地参考平面的使用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吸收能力。 1 Signal 1 元件面、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2 Ground 地层,较好的

4、电磁波吸收能力 3 Signal 2 带状线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4 Power 电源层,与下面的地层构成优秀的电磁吸收 5 Ground 地层 6 Signal 3 带状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7 Ground 地层,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8 Signal 4 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PCB 叠层参考:2 层 S1 和地,S2 和电源 4 层 S1,地,电源,S2 6 层 S1,S2,地,电源,S3,S4 6 层 S1,地,S2,S3,电源,S4 6 层 S1,电源,地,S2,地,S3 8 层 S1,S2,地,S3,S4,电源,S5,S6 8 层 S1,地,S2,地,电源,S3,地,S4 10 层 S1,地,S2,S3,地,电源,S4,S5,地,S6 10 层 S1,S2,电源,地,S3,S4,地,电源,S5,S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