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潜能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62413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5.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岁婴幼儿潜能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0-3岁婴幼儿潜能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0-3岁婴幼儿潜能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0-3岁婴幼儿潜能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0-3岁婴幼儿潜能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岁婴幼儿潜能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婴幼儿潜能发展(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如何做让宝宝健康聪慧?03岁婴幼儿的智力潜能的开发母爱: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优教理念篇足够好的母亲: 在孩子需要时,母亲及时出现。在孩子不需要时,母亲及时退场。优教理念篇您的微笑,您的积极回应,会 塑造和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优教理念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优教理念篇优教实践篇一、0-3岁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0-3岁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一、0-3岁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目的 了解婴幼儿运动发育的规律,有助于我们判断婴 幼儿的发育是否正常。 掌握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及各年龄阶段的发展 水平,可以采取有针

2、对性的训练方式促进婴幼儿 运动能力的发展。大运动发育规律头尾:由上至下 近端到远端:抬肩-伸臂-握双手-手指对捏 不协调到协调:脑皮层兴奋由泛化到集中 粗动作到精细动作: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从正面到反面:先会抓后会放,先向前走再后退 从无意到有意:6个月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大动作发育过程可归纳如下:大动作发育过程可归纳如下: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1 婴儿运动发育的规律(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图片) 随着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和神经髓鞘化 的形成,婴幼儿的运动发育逐步趋于完善 。了解婴幼儿运动发育的规律,有助于我 们判断婴幼儿的发育是否正常。运动发育 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简单到

3、复杂 、由正面到反面的规律。 由上到下 运动发育是从头部逐渐向下发展的,头部的发育 先于躯干、四肢。如:宝宝的运动发育一般顺着 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走这一趋势逐渐成熟 的。 由近到远 距离躯干近的肌肉动作先发育、然后掌握肢体远 端的肌肉活动,以上肢为例,先是肩部和上臂动 作的发育,接着是肘、腕部,最后手指动作的控 制能力才逐渐成熟完善起来。 由简单到复杂 大动作的发育先于精细动作的发育,如先 是抬头、翻身、起坐等躯体大动作,然后 才是手指的抓、捏等精细动作。 由正面到反面 正面的动作的发育早于反面动作的发育, 如:婴幼儿是先能俯卧抬头,然后才能仰 卧屈颈;走路时先学会向前行正着走,然 后才

4、学会向后倒着走。2、0-3岁各年龄段婴儿运动发育的水平 大动作发育水平 大动作包括抬头与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方面。0-3岁婴幼儿各年龄阶段大动作的发育 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1个月:拉腕坐起,头竖直片刻,俯卧抬头片刻。 2个月:俯卧抬头,头抬离床面。 3个月:俯卧抬头45,抱直头稳。 4个月:俯卧抬头90,扶助腋下可站立2-3秒。 5个月: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时头身前倾,用 手撑床。 6个月:从仰卧自行翻身到侧卧位 利用早教亲子课时摄像,大运动与精细运动的状况 。摄像与照片。 7个月:独坐自如,不需要用手支撑。 8个月:双手扶物可站。 9个月:会爬,能仅用手膝动作向前爬行;拉双手

5、会走,可以自己用力协调地移动双腿。 10个月:能够拉栏杆站起,并自行扶着栏杆行走 。 11个月:独站2秒钟以上,能扶着物体蹲下取物并 能够再站起来。 12个月:独站10秒钟以上,能协调移动双腿迈步 ,牵一只手可走。 15个月:独走自如,一般在15个月左右可以自己 开步,停步,也能够弯腰捡物。 18个月:能举手过肩扔球。 21个月:能用脚尖行走数步,脚跟部着地;能手 扶住楼梯上台阶。 24个月:能双脚同时离地跳起。 27个月:不扶扶手,能稳定的上下楼梯。 30个月:不扶任何物体,可一只脚站立2秒钟以上 。 33个月:能立定跳远超过20厘米。 36个月:可以双足交替跳起,超过5厘米以上。精细动作发

6、育水平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功能的成熟,如抓握、摆 弄、捏取等。 手的功能的发展也有一个成熟过程:全手掌抓握 拇指和其他手指捏取拇指和食指捏取。手和眼的协调能力是婴幼儿精细动作发育的基础。 0-3岁婴幼儿各年龄阶段精细动作的发育水平: 1个月:触碰手掌紧握拳。 2个月:能够短暂的握住类似于拨浪鼓的物体。 3个月:能将双手放在一起玩弄3-4秒钟;能自己握 住拨浪鼓类物体30秒钟。 4个月:将手中的拨浪鼓类物体拿到眼中线注视, 并能够主动摇晃几下。 5个月:一手拿住一块积木,并注视另外一块。 6个月:用双手能将纸撕破;能拿起桌上的积木。 7个月:主动伸手抓到桌上的积木,握住一块后用 另一只手取第二

7、块积木;能用手指耙弄到小丸。 8个月:能用拇他指捏住小丸;拿到两块积木后, 有要取第三块积木的表示。 9个月:拇指、食指配合捏起小丸;能自行的将积 木从杯中取出。 10个月:拇指和食指对捏,动作协调迅速,能熟 练地捏起小丸;能主动拿掉杯子,取出藏在杯子 里面的积木。 11个月:有意识的打开包积木的纸,寻找积木; 能将积木放入杯中。 12个月:试图把小丸投进瓶里;可以在纸上留下 笔道。 15个月:能将小丸拿出或倒出;能用笔在纸上自 行乱画。 成长新概念,宗汉三优 18个月:能在纸上画出道道;能搭高四块积木。 21个月:能将玻璃丝穿过扣眼5厘米以上;能搭高 7-8块积木。 24个月:将玻璃丝穿过扣

8、眼,用另一只手将线拉 出。 27个月:模仿画竖道。 30个月:能模仿搭出有孔的桥;能熟练地穿口子 、拉线。 33个月:能模仿画出闭合的圆形。 36个月:能模仿画出成角大于45的相交直线;能 用长方形的纸横竖对折。 如何促进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1 根据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婴幼儿大动作的发展遵循头尾规律、近远规律: 从身体的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身体的内部动 作到外部动作。 0-3岁的婴幼儿大动作的发展顺序:抬头、翻身、做、爬、站、走、跳。 众所周知,0-3岁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 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请看下面宝宝的树突生长图2 根据大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 0-1岁的婴幼儿的大

9、运动以移动活动为主,包括: 翻、坐、爬等。 1-2岁的婴幼儿向基本的运动技能过度,包括:走 、滚、踢、扔、接等。 2-3岁婴幼儿的大动作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向各种动作均衡发展。包括:单脚站立、抛物、 旋转、曲线走、倒着走、追逐跑、原地跳、玩运 动器具等。3 根据婴幼儿的情绪选择游戏种类在婴幼儿情绪饱满的状态下,适宜选择比较剧 烈、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捉迷藏等;这种游 戏能够引起婴幼儿大脑兴奋,促使脑干神经活跃 起来。 在婴幼儿身体不适、情绪欠佳的状态下,最好 选择一些安静平和的游戏,如:拍手游戏等。训练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注意事项注意上下肢同时受到刺激; 随时用表情和语言与婴幼儿进行沟通;

10、 做到反复多次,时间不宜过长; 循序渐进、繁简搭配。注意:大动作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程度有关 ,训练不可强求。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以手的动作发展为主手指的运用:手指中以拇指最为重要,绝大部分的动作都要用到拇指,婴幼儿手指的运用主要包括:拇指和其他手指的运用,如:拿杯子;拇指和食指的运用,如:捏取较小的物品。拇指和食指的运用需要较高的技巧。根据年龄特点选择训练精细动作的游戏1岁,露出小手。发展他们的感觉和触觉。 1.5岁左右的婴幼儿会用手指物。父母可以说出一 个物体,要求婴幼儿用手指指向它,这可以促进 手指与大脑智慧活动的结合。 2-3岁,分拆物体、玩泥沙、生活

11、自理。此阶段的 婴幼儿喜欢用小铲子等工具往容器里面装泥沙, 然后再倒出来,这些是自发的动手活动。选择和设计游戏方案促进精细动作发展 精细动作的练习往往需要手部动作和眼睛互相配合,同时也需要大脑参与判断,精细动作的训练对触觉和视觉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二、0-3岁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 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 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 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 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 、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感知觉一:视觉 视觉 注视距离:2个月以内婴幼儿的最佳注视距离为15-25厘 米,2个

12、月以后婴幼儿开始按照物体的不同距离调节焦距 ,4个月左右已经能对近和远的目标聚焦,视焦距调节能 力接近成人。 形状辨认:新生儿对负责图形的觉察和辨认能力约为成 人的1/30,6个月以内这种能力会的得到很大的提高。6个 月内的婴幼儿对运动的物体能明确作出反应。婴幼儿偏爱 注视复杂图形,如:人脸、曲线等。 颜色视觉:婴幼儿3-4个月时,颜色视觉基本接近成人 ,并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 黄、绿、蓝等。 感知觉二:听觉 听觉 5-6个月的胎儿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 以听到透过母体的频率为10000赫兹以下的 外界声音。新生儿的听觉敏感度已经达到 成人水平,而且在高频区的听力要

13、比成人 好。 婴幼儿对音乐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喜欢乐 音讨厌噪音,3个月时能静静地躺着听音乐 ,6-7个月时能区别简单的音调。感知觉三:味觉与嗅觉 味觉与嗅觉 新生儿出生时就有嗅觉,3-4个月的婴幼儿 能稳定区别不同的味道,对刺激性的气味 会有目的的回避。 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他们 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喜欢甜味,对咸、酸 、苦的味道会有皱眉眨眼的反应。感知觉四:触觉 触觉 婴幼儿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如:触碰脸 颊时的吮吸反应。4-5个月后婴幼儿的视觉 和触觉协调能力发展起来,可以有意识的 去接触物体,并通过触觉来探索外在世界 。 认知能力二:记忆 婴幼儿的记忆般要经历感知、认识、再现三

14、个 过程。“感知”即是婴儿首先对事物的外表获得初 步的印象;“认识”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获得对 事物特征及作用等方面的理解,从而在大脑里留 下该事物的印记;“再现”就是对印记的事物能够 回忆出来。(2450土豆记忆) 由于婴儿大脑发育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因此,婴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和形象记忆为 主,有意记忆处于萌发阶段。 无意记忆 婴幼儿时期占优势的记忆形式是无意记忆 ,他们所获得的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无意记 忆得来的,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无意识地跟 着着大人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大量的语言符 号、各种事物、故事儿歌等。因此,父母 要学会充分利用婴儿无意记忆的特性,使 他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认识、记

15、忆事物, 积累经验。 形象记忆 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婴幼儿的兴趣和记忆, 他能较好地认识物体和图画;能较好地识记形象 的故事和叙述,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 推论。因此,婴儿的记忆主要是依靠形象、直观 的感觉。父母会有这样的体会:教宝宝认识事物 容易,而教他认识简单的1至9的数字反而感到很 难。这是因为前者是形象、直观的,而后者是抽 象、隐性的。 认知能力三: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 中,最先出现的、也是最初级的思维叫直 接动作的思维。03岁婴幼儿的主要思维 形式就是直接动作思维。接着具体形象思 维逐步出现、发展,到56岁,抽象逻辑 思维开始萌芽发展。这是这三种思维方式 出现的先后顺序。但不是说,后一种出现 就不要前一种了,他们在人的思维中同样 重要,有一定的交叉性。婴幼儿的主要思维形式:直接动作思维 直接动作思维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 思维的对象,凭空不能思维。第二:离不开操纵或 摆弄实物的动作。 直接动作思维的三个阶段: 1岁左右,婴幼儿根据事物鲜明突出的外部特征对 事物进行概括; 2岁以后,婴幼儿开始用一个词对一类物体的比较 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3 岁后,婴幼儿随着生活范围扩大,兴趣的不断发 展,出现了最初的“求知欲”,对周围事物好动、好 问。3岁婴幼儿的好奇、探索就表现得十分明确, 这也是动作思维充分发展的标志。认知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