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团场这方热土(定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2401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系团场这方热土(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情系团场这方热土(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情系团场这方热土(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情系团场这方热土(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情系团场这方热土(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系团场这方热土(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系团场这方热土(定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系情系团场这团场这方方热热土土有一种情愫有一种情愫让让人感人感动动,那就是,那就是爱爱民无声;有一种奉献震民无声;有一种奉献震撼心扉,那就是情系撼心扉,那就是情系团场团场。有一种力量令人。有一种力量令人钦钦佩,那就是佩,那就是创创造造团场发团场发展展变变化的神化的神话话!题记这绝对是只有兵团人才能创造出的一个传奇。走进新疆兵团农六师一 0 三团,你会惊异地发现,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团部 50 幢 1400 多套保障性住房已拔地而起,投资 3.7亿元的 7 个招商引资企业落户,40000 亩机采棉机械化基地、10000 亩哈密瓜基地、20000 亩酿酒葡萄基地、20000 亩番茄基地、200

2、00 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组成的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示范带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不禁要问:去年在农六师乃至兵团排名倒数第一的团场怎么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其实,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浸透着一个人的心血,他就是农六师一 0 三团党委书记、政委陈治权。陈治权生于 1962 年 9 月,汉族,党员,新疆玛纳斯人。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党校党政管理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高级政工师职称。1980 年 11 月参加工作。先后当过兵、种过地,曾任连队指导员、政工办主任、分场场长、团工会主席,在三个团场担任过党委书记、政委,曾担任过昌吉市委常委。在党员干部眼里,他是学习的标杆在党员干部眼里,他是学习的标杆“

3、领导干部就是要以德服人,以才服人,以良好的风范、丰富的学识、崇高的品质影响人,成为职工群众的楷模和典范!”陈治权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长期担任团场领导干部过程中,他养成了“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良好习惯,努力做到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勤学习,作风上过得硬。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勤奋、勤奋、再勤奋,踏实、踏实、再踏实。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他常常付出比别人多十二分的时间和精力,做到日均自学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每年写读书笔记 3 万多字,调研报告论文 4 篇,有多篇论文获奖。他系统研究学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理论,主动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执行上

4、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成为大家公认的高学历、高水平的干部,党员干部都亲切地称他为“百科全书”。陈治权奉行一句话:好人不一定能做领导干部,但领导干部必须是好人。从小喜欢文学艺术的他形成了谈吐举止温文而雅、不卑不亢的性格特质。丰厚的学识造就了他睿智敏捷、善思果断的处事风格。他发展思路清晰,勇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善于在强势发展中化解矛盾。在班子团结问题上,他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时刻提醒自己觉悟要更高一些,心胸要更开阔一些,律己要更严一些,使班子成员之间做到相互

5、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班子成员都尊称他为“班长大哥”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使他练就了过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职工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担任团场党政主要领导期间,他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干部多想富民之策,多出利民之招,多办利民之事。重点解决了个别干部中存在的 6 个突出问题:一是解决干事创业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二是解决效率不高的问题。三是解决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四是解决落实不快的问题。五是解决服务不优的问题。六是解决工作标准不高的问题。他对各级领导班子提出“四新”要求:一是领导方式创新。二是领导艺术创新。三是工作方式创新。四是领导干部作风创新。俗话说:领导干部带了头,职工群众有

6、劲头。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全团干部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普遍增强。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陈治权经常对身边的领导干部说:“团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才。领导干部要学会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任用人才。 ”自 2006 年以来,陈治权采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新机制,选拔有真才实学、有实干精神、有工作实绩的各类干部 76 名。培养 50 多名国民教育大学生担任领导工作,其中有 5 名享受副科级待遇,6 名享受正连级待遇。使团场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60%的军户农场任党委书记、政委期间,他以民族团结为首任,团结宗教人士、尊重宗教人士

7、、任用宗教人士,使民族团结成为绽放在农场一朵盛开的奇葩。他以党的建设为核心,聚人心、强斗志、谋发展,使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以调整优化结构、龙头企业带动、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方式,使农业生产连续八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5 年,军户农场被兵团党委授予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团场。2006 年和 2007 年荣获师市政治工作先进团场荣誉称号。2007 年和 2008 年农场党委连续两年被农六师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6 年荣获农六师、昌吉州、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8 年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在职工群众眼里,他是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在职工群

8、众眼里,他是改革发展的领头雁2011 年 3 月,陈治权由全师先进团场来到全师经济效益最差的团场一 0 三团任党委书记、政委。上任前,他通过了解得知,一 0 三团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极不乐观:团场的经济状况较差,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危难之际显身手。陈治权在感觉强大压力的同时,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一 0 三团是亮剑中李云龙所带的第一支部队,曾经创造过辉煌,要想让团场从困境中崛起,首先要激发全团干部职工的斗志,调动干部勇于争先的必胜信念。他暗下决心:不把一 0 三团变个模样,我愿意自动下台!在新一届党委第一次常委会上,他明确提出团场发展建设的思路和目标:一年一大变,三

9、年大变样,五年实现新跨越!为振奋干部职工的精神,他组织全团开展了红歌大合唱比赛,他和其他团领导主动参与,振奋了职工精神,鼓舞了士气。一 0 三团合唱队参加师市举办的大合唱比赛最终荣获一等奖。大志者必胸怀远大,大悟者必意境高远。为彻底改善团场职工住房条件差的现状,今年,他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指挥建设了“丽景佳苑”、 “天成”、 “康居苑”、 “光大家园”四个花园小区,完成 1500 户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目前,工程基本竣工,让职工享受团场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为做好“天下第一难事”拆迁工作,陈治权积极推行阳光拆迁、平安拆迁、人性拆迁,让拆迁户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和谐的拆迁政策让 490 户拆迁

10、对象无一户居民因拆迁上访。“农时不等人!我们必须把推迟的时间抢回来,这样才能保证团场、职工增产增收。 ”4 月 10 日,在团场春耕春播现场会上,陈治权向全团干部要求道。目标已定,重任在肩。今年,各连队严格按照陈政委的要求,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使今年作物产量比往年提高了 30%。职工收入也比往年有明显提高。他进一步提出团场农牧业发展思路:农牧业要向现代化、规模化、旅游化方向发展。在他的引导和带领下,团场今年实施了 1900 多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项目,引进 20000 亩酿酒葡萄种植项目,高新节水灌溉规模达 9 万亩。他树起“红柳鸡、珍珠鸡、天蓬猪”等知名品牌,团场与正大

11、集团签定年出栏 2 万头生猪、8 万只蛋鸡、48万只肉鸡的养殖基地协议,使团场农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针对团场工业发展薄弱的状况,陈治权倡导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在他和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成功引进新疆汉光嘉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精制棉加工项目、新疆蓝天七色建材有限公司新型建材项目等招商引资企业 7 个,总投资3.7 亿元,使团场的工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被誉为“中国甜瓜之乡”一 0 三团的“金皇后”哈密瓜曾蜚声海内外,曾远销东南亚市场,曾获得过诸多荣誉。但近年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度沉寂了近 10 年。陈治权认为,这是一块“金”招牌,必须把她重新树立起来。在他的策划和运作下,今年,一 0 三

12、团成功举办了首届甜瓜文化旅游节,兵团、农六师的领导及客商齐聚瓜乡。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播发了消息,使“金皇后”哈密瓜再次名声大震。在甜瓜节签约仪式上,来自广东、上海等地瓜商共签定 10000 吨甜瓜购销合同,瓜农收入平均在10 万元以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年团场“三化”建设的强力推进,给团场和职工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团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 4.5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其中一产 2.07 亿元,增长 10.01 %;二产 1.355 亿元,增长 55.75%三产 1.10 亿元,增长 26.4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86 亿元,人均收入 10277元

13、(含庭院经济收入),增长 8%。在职工群众心中,他是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在职工群众心中,他是职工群众的贴心人“您这么忙还来看我,不但帮我家解决很多困难,还经常给我送来慰问金,我真是太感谢您这样的好领导了!”8 月20 日,陈治权的帮扶对象、一 0 三团八连贫困职工缪朋林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近几年,陈治权已拿出近 10000 元,帮扶 20 多户困难职工群众家庭。在陈治权的心目中,让干部职工过上幸福生活是他最大的心愿。陈治权到任后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补发过去欠发的干部职工工资、奖金等 2000 万元,极大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将团场供热、排水、环境卫生等由五家渠市

14、中联市政服务公司承包,使团场城镇管理上一个新台阶。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把国资公司与农资服务中心合并,由国资公司成立农资协会,向职工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成效显著。他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投资 110 万元,完成二连、九连、十连三个连队内部道路改造建设项目,改变职工出行难的问题;投资 180 万元,完成一、二、三连连队人饮水改造建设项目,改善连队居民的饮水状况;投资 4000 余元为全团 12 个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接通宽带;报请师发改委立项,投资 700 余万元,其中自筹资金 200 余万元,完成团部锅炉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民心工程的全力推进,使信访大户一 0 三团信访量同比明显下降,上访大

15、户沙场、砖厂已成功宣告破产,职工安置工作顺利结束。5 月 20 日,对于一 0 三团二连回族职工马德林来说无疑是一个让他高兴的日子。这天上午,政委陈治权带着团党委的关怀和温暖给他家送来慰问金。同日,在一连回族职工马丙林家里,陈治权一边把慰问金递到他手上,一边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马丙林流着眼泪说:“去年,我得了胰腺炎,连队党支部积极号召全连干部职工为我捐款 3000 元,今年,政委又来慰问我,真是太感谢团党委的关心了!”其实,帮助慰问少数民族职工已成为陈治权的惯例。他每年从工资中都要拿出 1000 元现金帮扶两户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军户农场三连民族职工郭金奎在他的帮扶下,不仅脱了贫,还成为农场的致

16、富典型。他帮助回族职工胡彦清借款 5000 元、贷款 3 万元发展养殖业的事在农场已传为佳话。做为“兵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自治区、兵团优秀党务工作者,无论是在新湖农场、奇台农场、军户农场或一 0 三团工作,陈治权始终坚持把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作风传乘下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他有闯劲、有事业心,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打心眼拥护!”、 “他待人谦和,做事公道、公平,干部职工群众都敬重他!”、 “他改变了团场的面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会永远记住他!”在采访团场职工群众的过程中,很多人动情地对笔者说。是啊!一个爱心似海的人、一个深情满怀的人、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必然会孕育出无私的品质,生发着动人心仪的情愫。 “每当我听到职工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我就感觉肩上的责任特别重。这种压力激励我、提醒我要为壮大团场、致富职工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面对诸多的信任和赞美声,陈治权感慨地说,一年一大步的目标已经实现,他已开始筹划明年的工作。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迹,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业绩,生动地诠释着一个普通党员干部的崇高境界。陈治权心系这方热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