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2385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夏庄镇党委政府近年来,夏庄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探索实施了“村集、镇运、市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上迈出了重要步伐,有效改善了镇村环境和人居环境。下步,我们将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上实现新突破。一、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按照“规划先导、项目带动、精心部署”的工作思路,高标准统筹城镇规划,聘请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好城镇环境卫生规划,按照规划要求,规划建设好垃圾处理场;计划设置移动式压缩垃圾中转站 20 个,目前已投资 60 万元设置 3 个,其余已向省

2、发改委立项申请配套资金,预计 10 月份可安装完成;在各村修建好垃圾收集点;成立镇村两级保洁队伍,形成 “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新模式,构建起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增强城镇保洁功能。坚持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设置垃圾箱(池)、中转站,实行常态化收集保洁。投资 50 多万元,按照每 30 户设一个垃圾箱(池)的标准设立垃圾箱(池)2600 多个,有保洁人员全力负责对垃圾箱(池)进行清运、消毒等精细化保洁,并统一送到垃圾中转站,确保垃圾收集、清运及时,箱体干净整洁,避免垃圾霉变、腐烂。投资 300 多万元,在镇区内设置移动式压缩垃圾中转站,经压缩

3、处理后,统一运送到市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升机械化保洁和垃圾转运能力。年投入资金 100万元,扩大环卫队伍,使环卫大队、道路养护大队人数达到100 人;投资 30 多万元,配备清扫车、清运车、喷水车等大型机械,增强机械保洁、统一运输能力,提高垃圾中转、压缩、清运效率,实现 “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三是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场,实现垃圾集中处理。认真做好工作,积极配合市政府在夏庄镇河崖社区规划总投资300 万元、占地 15 亩的垃圾处理场,有效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进程。三、创新机制、落实责任,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一是建立“市场运作”的城乡环卫新

4、机制。按照参与多元化、运作市场化、保洁高效化的要求,通过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组建环卫大队,各村每人每年缴纳 10元绿化保洁费,街面店户、市场经营业户月均缴纳 3 元保洁费。二是建立“三级联动”的城乡环卫新机制。对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统一领导,做到组织、人员、办公地点、经费、制度、设施“六落实”。实行镇、社区、村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教育引导群众将每天产生的垃圾投放到垃圾箱内,并3养成一种自觉的习惯,由保洁员每天统一运送到垃圾中转站,镇每周 2-3 次将垃圾中转站送到市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使环卫管理逐步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网络。三是建立“精益长效”的城乡环卫新机制。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把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集贸市场、背街小巷等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拓宽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大力实施“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草堆)、 “五化”工程,打造整洁优美、舒心和谐的镇村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四是建立“监督管理”的城乡环卫新机制。实行“每日一督查、每周一通报、每旬一点评、每月一汇总”的“四个一”制度,将考核结果与镇村干部政绩、保洁人员工资挂钩。同时加大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力度,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新格局。2011 年 9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