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2003版无答案)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062193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2003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2003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2003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2003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2003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2003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2003版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封并使用玩毕前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8 页。 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 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 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

2、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第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 选。第卷(共 36 分) 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饯别(jin) 晦涩(hu) 铁栅栏(zh) 浑身解数(xi) B 扒手(p) 吱声(z) 和稀泥(h) 步履蹒跚 (pn) C 畜养(x) 寒噤(jn) 露马脚 (lu) 扪心自问(mn) D 顺遂(su) 什锦(sh) 蒸馏水 (li) 兵不血刃(x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依稀 膨涨

3、戈壁滩 云蒸霞蔚 B 涵盖 阴霾 捉谜藏 烘云托月来源:学+科+网 Z+X+X+K C 贻误 甬道 交谊舞 寥若晨星 D 吆喝 绪论 擦边球 名门旺族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 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 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的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 49 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 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4、D 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 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来源:学科网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 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戚,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 82 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 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 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5、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 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 5 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 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 11 级,地表能见度 0 米。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 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 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截至 5 月 9 日 17 时 30 分,累计检票入园已达 19.59 万人

6、次。 D.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 120 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 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二、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 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 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 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

7、有“食色” 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 “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 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 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 。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 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 度和实现精神

8、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 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 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 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 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 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

9、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 前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予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 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 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 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 人、真正的艺术家。 。 。 。 。(节选自 2009 年 12 月 31 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 6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他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

10、的高低程度。 B得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 段。7对于 “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 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 ,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 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 ,并高于“求知境界” 。 D “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

11、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 的“自我” 。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 斥的。 B “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 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来源:学|科|网 C “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 定时的中心了 D “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崛起其他三 种境界。 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申甫传 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1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

12、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 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 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 。道人遂去。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 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 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己而瘗2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 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

13、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 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 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 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 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 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

14、众窜 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帅麾下营娘娘山, 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媐(x):嬉戏。 瘗(y):埋葬 窭(j):贫穷。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童子亦欲学之乎 B.遂言甫于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

15、以御史为参军 D.听其召募以勇气闻于诸侯 其皆出于此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甫 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权贵人俱不习兵 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诸路援兵不至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 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 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