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217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在自然状态下,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因素很多,有疾病、光照、温度、空气、水质、体重均匀度及环境应激等。而传染病是最大的隐患,临床上影响鸡群产蛋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产蛋下降综合症 1.1 临床症状 其主要表现为鸡群在产蛋高峰期产蛋骤然下降,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蛋壳颜色变淡。在几周内鸡群产蛋率可下降 20%50%,患鸡没有其它症状。发病期可持续 410 周。自然情况下病毒对育成鸡并不致病,但外表健康的鸡群开产期有可能推迟。 1.2 控制对策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接种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广泛使用的油乳剂活疫苗

2、对鸡群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因 EDS76 只有一个血清型,可用标准参考株或分离株增殖后灭活制备油乳剂疫苗。商品蛋鸡在 120 日龄左右(1618 周)时注射一次 EDS-76 油乳剂苗即可在整个产蛋期内维持对 EDS-76的免疫力。在胸肌或股肌处每只注射 0.5mL。 2 非典型新城疫 2.1 临床症状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已进行过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鸡群。鸡群主要表现为缺乏症状,连续死亡,部分鸡只拉绿色稀粪,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突然发病,产蛋率下降 5%30%不等。软壳蛋、畸型蛋、白壳蛋增多。 2.2 控制对策 2.2.1 疫苗接种 目前使用的新城疫疫苗分为活疫苗和灭活苗两大类。 活疫

3、苗有中等毒力的 I 系苗,其毒力较强,一般只用于 60 日龄以后的加强免疫,多采用注射的方法。其特点是产生免疫力快且免疫期长,多用于小型鸡场,在新城疫高发区对发病鸡群实施紧急预防接种时,能有效控制 ND 的流行。弱毒苗有系、系(F 系)、系、克隆-30、N-79 及 V4。这类疫苗适用于各种日龄的鸡。多用于鸡群的基础免疫,可采用多种免疫方法接种,包括滴鼻、点眼、饮水、气雾及拌料(V4)。其特点是产生免疫力快,但免疫期短,没有 I 系苗产生的免疫力坚强。 灭活苗常用的是系和克隆30 经灭活后制成的油乳剂苗。它安全,产生免疫力坚强而持久,但产生免疫力的时间较慢。研究和生产实践都表明,灭活苗和活疫苗

4、的联合应用能较好地控制非典型新城疫,尤其产蛋鸡开产前一次油乳剂苗注射可维持鸡群的 HI 抗体效价一直处于保护水平之上。 2.2.2 抗体监测 有条件的做好新城疫的抗体监测,监测时间一般在活毒苗接种后 1520d,灭活苗为接种后 30 天,采用随机抽样,抽检鸡数为 0.5%左右。一般系、系、克隆-30 免疫后的 HI 效价在 47log2 之间;I 系苗在 58log2 之间,油乳剂灭活苗的平均 HI 效价大于 8log2 为正常。如果免疫后发现抗体滴度参差不齐,应再补免一次。对于产蛋期的蛋鸡抗体水平,低于 8lg2 仍会感染强毒,产蛋大幅度下降,抗体水平低于 6lg2 就会出现死亡,所以应将抗

5、体水平保持在 8lg2 以上。 3 传染性支气管炎 3.1 临床症状 呼吸型传支病毒严重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正常的输卵管 30cm 左右,患传支严重鸡的输卵管变为 1518cm,蛋鸡产蛋量下降 25%50%,产畸形蛋、软壳、沙皮、大小不等蛋,蛋白稀薄如水,蛋黄和蛋清分离。这样的鸡群很难有产蛋高峰,鸡应立即淘汰。另外,腺胃型、肠型传支偶有发生,此鸡群产蛋率很低,病鸡往往能断断续续的产蛋,但最后由于采食减少,衰竭死亡。 3.2 控制对策 3.2.1 疫苗接种 目前使用的 IBV 疫苗有弱毒活苗及灭活苗两类。 弱毒苗有雏鸡用的 H120、Ma5 及成鸡用的 H52 等。可饮水、滴鼻或点眼。也可使用灭

6、活苗。在710 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或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苗 H120 与新城疫系苗混合饮水,35 日龄再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苗 H52 加强免疫,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蛋鸡开产前再接种一次油乳苗,最好为当地分离株。当某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出现新血清型,且现已使用的血清型疫苗确实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时,应考虑采用新的疫苗。对变异株所引起的传支多采用当地分离病毒株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防制肾传支,选用相应弱毒疫苗如 Ma5 等作基础免疫,蛋鸡在 25 日龄时用灭活油乳剂疫苗加强免疫一次。防制腺胃传支,可分别于 8 日龄和 30 日龄时各免疫一次,也可以在 1520 日龄

7、时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肾传支-腺胃型传支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蛋鸡在 120 日龄时再免疫一次新城疫-减蛋综合症-多价传支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 3.2.2 科学管理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平时要加强管理,减少应激及其它诱发因素。注意调节鸡舍温度,并做到在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通风透气,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发生拥挤,合理调配日粮,注意在日粮中适当增加禽用多维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4 禽流感 4.1 临床症状 是 A 型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低致病性禽流感对产蛋率的影响很

8、大,且下降很快,有的不足 10%,而且恢复难。严重的能造成输卵管、卵巢不可逆性的器质性病变。 4.2 控制对策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只能用多价疫苗来预防。在灭活苗的使用上,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23 周首次免疫,肌肉注射 0.25mL/只,开产前 34 周再注射 0.5mL,保护期在理论上可以保护 6 个月,但高发地区建议进行抗体检测,如效价在 4log2 以下,则进行免疫,如果油苗的质量有保障,一般注射后不会对鸡群的产蛋率有影响。低致病性禽流感早发现早治疗,病毒灵对小鸡有效。如果是产蛋鸡,最好用中药,如板兰根、金银花等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5 大肠杆菌病 5.1 临床症状 是

9、鸡多发病、常见病,在养殖的整个周期中经常发生。对于产蛋鸡最严重的是卵黄性腹膜炎,俗称“蛋子瘟”。这是大肠杆菌引起鸡输卵管尤其是其伞部发生炎性病变,导致管道狭窄并粘连,卵泡不能正常的进入产道而落入腹腔,往往发生腹腔内肠道粘连,最终因卵黄性腹膜炎而死亡。 5.2 控制对策 5.2.1 预防 既可进行药物预防,也可以免疫接种。目前有大肠杆菌甲醛灭活苗和大肠杆菌灭活油乳苗两种,最好是用发病鸡分离的大肠杆菌株来制备多价苗进行免疫,否则效果很难保证。 5.2.2 治疗 许多抗菌药物对本病均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及血清型复杂,最好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佳治疗药物。常用

10、药物有:土霉素 0.4%拌料连用57d;泰乐菌素等饮水均为鸡群治疗的有效药物。个别治疗时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肌肉注射。对眼型的病例,可清除眼内干酪样物质后涂以可的松类抗菌药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治疗。 6 鸡慢性呼吸道病 6.1 临床症状 又称鸡败血性霉形体,由鸡败血支原体(MG)所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在鸡群中可长期蔓延,其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可造成幼鸡生长不良,成鸡产蛋量急剧减少,孵化率下降,给养鸡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6.2 控制对策 6.2.1 预防 预防本病的疫苗有进口的禽脓毒支原体弱毒菌苗和禽脓毒支原体灭活苗。前者供 2周龄雏鸡饮水

11、免疫,后者适于各种年龄,110 周龄颈部皮下注射,10 周龄以上可肌肉注射,0.5mL/次,连用 2 次,间隔 4 周。国内研制的弱毒冻干苗或灭活油乳苗也可以。本病也可采用药物预防。由于本病可垂直传播,因此刚出壳的雏鸡极有可能感染。雏鸡出壳后可用红霉素等药物饮水,连饮57d,可有效控制本病及其它细菌性疾病。 6.2.2 治疗 本病的常用药物种类较多,由于本病常与其它细菌性疾病同时发生或继发发生,再加上耐药性败血支原体菌株的存在,在治疗时最好选择抗菌谱比较广、较新的药物,最好以药敏试验的结果参考用药。 7 传染性喉气管炎 7.1 临床症状 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其特征是高度呼吸困难

12、和咳出带血的粘液。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其中主要以 10 周龄的鸡和初产母鸡更易感。很多鸡场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有些鸡场并发霉浆体病等,以致有的鸡场的鸡死亡率高达 60%。蛋鸡发病的症状不明显,但产量下降。产蛋量下降约 12%,且病后产蛋恢复较慢。 7.2 控制对策 7.2.1 疫苗接种 未发生该病的鸡场不宜接种疫苗。污染的鸡场和受威胁的鸡场应在 30 日龄以前进行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免疫接种,8090 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疫苗可采用滴鼻、点眼及饮水方法接种,其中以点眼效果最佳,不宜采用气雾法。接种后鸡群有一定反应,轻者出现结膜炎与鼻炎,重者有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7.2.2 治疗 发病鸡群用新

13、城疫弱毒苗系 58 头份/羽或 I 系 35 头份/羽,肌注;同时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 2 头份/羽点眼;同时配合盐酸多西环素 510g/100kg 水和硫酸新霉素510g/100kg 水,混合供鸡自由饮用,连用 35d。或在饲料中加入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以防止继发感染,连用药 4d,若并发霉浆体病时则同时用环丙沙星或泰乐菌素饮水或肌注。对呼吸困难的鸡还可用中药喉症丸或氢化可的松和青、链霉素混合喷喉,以缓解呼吸道症状。 8 鸡白痢 8.1 临床症状 是很常见而且危害极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病原是一种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发病日龄通常在出壳后至 2 周龄的雏鸡,死亡率可达 40%70%。大鸡感染后,

14、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受感染的母鸡产蛋量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 8.2 控制对策 8.2.1 加强育雏期管理 鸡舍及一切用具要注意经常清洁消毒。育雏室及运动场保持清洁干燥,饲料槽及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并防止被鸡粪污染。育雏室温度维持恒定,采取高温育雏,并注意通风换气,避免过于拥挤。饲料配合要适当,保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若发现病雏,要迅速隔离消毒。此外,在禽场范围内须防止飞禽或其他动物进入散播病原。 8.2.2 药物预防 对 3 周龄以下的雏鸡要用药物控制发病,雏鸡出壳后用 0.01%高锰酸钾溶液饮水13d。3d 后土霉素 0.02%饮水或拌料,或磺胺类药 0.4%拌料,连用 35d,停药 3d。再连用35d,或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交替饮水,各 5d,有利于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