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62166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发展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发展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发展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发展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发展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发展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发展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新改革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 20092010 学年上学期工作报告7 月 28 日和 29 日,全校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以上的领导干部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工作研讨会。全体与会人员围绕着学校和各个实体部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会议取得了三大成果:一是形成了各个中心和实体部新学期的工作方案,为全校新学期的工作布好了局;二是鼓舞了全体参会教师的士气,增强了大家做好工作的信心;三是展示了全校上下盼望发展、支持改革和勇于创新的决心和意志。在研讨会上,大发展、执行力、改革、创新等成了高频词,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今天报告的主题。

2、 “创新改革路,提升执行力,推动大发展”是研讨会精神的延展,是对高频词的再点击,是学校新一轮大发展的行动纲要!今天,我主要讲四个问题:一、学校近期发展的目标定位我们的办学方向是把学校办成“基础教育的实验校、素质教育的示范校和民办教育的窗口校” 。但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要有不同的阶段发展目标。今天的实验校,已经今非昔比!在校生人数已达到设计规模,教师队伍稳定、素质较高,办学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历史欠债基本还清,社会信誉显著提高,这一切都表明实验校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压力:一是生源数量的结构性减少。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开

3、始显现,新出生人口的减少使得适龄儿童的数量逐年缩减;二是国家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公办教育资源的质量不断提升,民办学校仍旧缺少相应的2政策支持;三是学校周边新增了民办学校,而且软硬件质量都比较高。因此,今天的学校,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也唯有发展,才是实验学校唯一正确的选择!2011 年,学校建校十五周年。到建校十五年的时候,我们这群实验校人把学校推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既是现实的任务,也是历史的责任!因此,我们把学校近期的发展目标的时间节点定在建校十五周年。到建校十五周年时,学校的内涵品质全面提升,各实体部在市内同类学校中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学校的品牌形象获得广泛认可。这个目标具体体现在

4、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上就是:第一,学生要第一,学生要“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说得出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说得出” ;招生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但是,生招得如何,却不仅仅是招生宣传、招生政策和招生人员的力度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在学校内部、在社会上有多大的认可度的问题。因此,做好招生工作,最根本的是不断地提高学校和各实体部的综合办学水平,最后达到“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说得出”的程度。所谓“招得来” ,是指按照我们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标准能够招满;“留得住” ,是指招来的学生对学校产生深厚的感情,能够把“心”留在学校;“学得好” ,是指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达到品行好、成绩好、综合素质好;

5、“说得出” ,是指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学校的教育感到充满了自豪感和荣誉感,并乐于主动向他人介绍。新学年,我校的招生数量达到 5200 人左右。幼儿园、小学部和艺术部都提前完成了招生任务,高中部的招生也完成了任务,且生源质量有所提高,但是,无论是哪个部,都不能放松,都要继续苦练内功,要对照这十二个字检验3我们的工作,找差距,主动地改进工作。第二,教师要第二,教师要“行得正、教得好、数得着、挣得多行得正、教得好、数得着、挣得多”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学校的发展要通过教师来实现,同时也要体现在教师的发展上。到建校十五周年时,实验校教师就是要在社会上树立起“行得正、教得好、数得着、挣得多”的品牌形象

6、。所谓“行得正” ,是指教师的师德高尚,是指教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需要保持同一向度;“教得好” ,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实验校的教师要教得有水平、有特色、有实效、有品位;“数得着” ,是指教师在同行内的影响,实验校的教师,要在校内有声望,在校外有影响;“挣得多”是指教师的收入要不断地得到提高。到建校十五周年时,实验校教师的收入要努力达到或超过一类学校的平均水平。二、学校近期发展的生长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 ,这句话非常正确。但是,还一句话我们更要记住,那就是“硬发展就没道理”!这句话告诉我们,发展要讲究科学,符合规律,实事求是,不能蛮干乱干。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7、,我们认为,新一轮大发展的生长点应选在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必须解决的,也正在努力解决的“悖论”上,那就是如何实现“减轻负担与提高成绩,提高成绩与发展综合素质的有机统一” 。事实上,无论是素质教育改革实验,还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从根本上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而当前社会对基础教育最不满意的,基础教育领域乱相丛生的根源,就是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那些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某一领域稍稍有点成绩的学校,如建平中学、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一时间都成了国内的名校,成了宣传和学习的典型。可以想见,如果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那4么带给学校的会是什么?同时,也只有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办的才是理想

8、中的学校,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关键是提高教育的效率。因此,在这两年内,全校要集中精力,进行重点攻关,创造性地解决三个大课题:一是切实践行一是切实践行“尊重的教育尊重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的办学理念。我们要让“尊重的教育”的理念成为学校管理、德育和教学工作的指针,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价值标准,要让理念成为活的灵魂,而不是死的条幅!二是创新二是创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的实施策略。力争两年内,全面实现“有效教学” 。只有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我们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成绩,并在此基础上,拿出充足的时间,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

9、施“有效教学”方面,从外围我们可以进行两个限定:一是建议学习一些学校的做法,限定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时间,比如有的学校规定只允许教师讲 5 分钟,有的规定讲 15 分钟等等。事实上,一节课,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也只有 15 到 25 分钟左右,讲多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二是限定学科总课时量,比课标规定的超出一点可以,但是不能太多。我们有的学科、有的老师总是报怨课时不够,为什么不够?我们的管理者要真正地思考这个问题。不能说不够就加课时。随意增加课时,是造成教学无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晚课要严禁讲新课。只有实现了这两限,才能促使我们调动智慧,去真正地研究提高效率

10、的方法,才能找出时间,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实施有效教学还有其它的问题,教学管理中心要与各部门认真地研究,有力地推进。三是创新三是创新“和谐德育和谐德育”的实施策略的实施策略,到建校十五周年的时候,要把“和谐德育”打造成学校的一张名片。我们已经构建起了“和谐德育”的理念体系和5基本操作体系。接下来,我们要创造性地实施“和谐德育” 。我们认为, “和谐德育”的方向是“和谐” ,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在“育”上。在实施“和谐德育”上,我们要把握住两点:一是要把“育”和“管”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逐步实现“管”是为了“育” , “育”是为了不“管”或少“管”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把德育工作当成了“管学生

11、” ,把“育”当成了单纯的“搞活动” ,方向错了!二是“和谐德育”也必须讲究有效。德育要依靠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德育。德育活动要有鲜明的目的性,而且通过活动,要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目的。德育中心和各个部要在创新“和谐德育”的实施策略上下足功夫。三、学校发展的关键点:执行力我们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变成现实,我们的思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执行力。执行不是简单地做,或者是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的问题。正如美国学者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所指出的那样:“执行是一门学问,它是战略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执行是领导者的主要工作;执行应当是一个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元素。 ”这三句

12、话告诉我们:第一,我们要从战略的视角去看待执行,要把执行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制定战略和计划时,就必须考虑到执行的问题,就必须考虑我们的执行能力。执行是一门科学。第二,领导者就是执行者。我们制定的战略,我们设计的工作计划,就要由我们去组织、指挥实施。第三,我们要改造我们的学校文化,要把执行作为一种核心元素植入我们的文化,让它成为我们的价值标准。关于执行力的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我还要谈两点:首先,全校教师要确立首先,全校教师要确立“正思维正思维” 。所谓的要有“正思维” ,就是要求老师6们的思维要能够与学校的思维保持在同一方向、同一轨道和同一速率上。我们可以提合理化建议,

13、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不能形成习惯性的批判思维。只要是学校提出的,只要是领导想做的,就要找理由反对,就要说小话,这就不是“正思维” 。我们只有确立了“正思维” ,才能有正见、正言和正行,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学校文化和工作环境,才能形成学校发展的凝聚力,才能把我们的聪明智慧放在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上,学校的发展才能更快、更好!其次,就是执行需要坚持,再坚持。其次,就是执行需要坚持,再坚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阻力,都会有困难,一开始都会遇到挫折,这都是正常的。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哪怕再大的困难,再强的阻力,都要咬牙挺住,要坚持,再坚持,直到成功。四、学校发展的元动力:团队建设我校以前的教师队

14、伍建设,更多的是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从目前队伍的现状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来看,从本学年起,我们的队伍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一手抓教师团队建设。我重点要讲一讲团队建设。什么是团队, “团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的一群人” 。理解团队的含义,必须把握住三点:一是共同的目标,一个团队要有一个共同为之而奋斗的目标,或者要愿景;二是一起努力,也就是团队的全体成员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相互合作,共同奋斗;三是围绕一个核心凝聚在一起的一群人。可见,团队不是简单的人群,而是一个钢铁的部队。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的独立团,就是李云龙带出来的一个铁打的团队。这个团队

15、关键的时候敢和鬼子硬碰硬,敢拼命,打了很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胜仗。实验校在建设和发展中,就需要这样的团队!7要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学校整体上要形成一个团队。各个部、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都要形成一个个的团队,我们要通过团队的努力和执行,去实现学校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要进行团队建设,就要做到民主决策,让一线的教师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就要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为了教师;就要实行支持型的领导模式,鼓励创新,支持改革,允许失误,宽以待人;就要构建学习型的工作方式,倡导集体反思,共同学习,课题引领,团结和谐。老师们,我们既要有改革的意识,更要有改革的勇气;既要有创新的热情,更要有创新的行动;既要有执行的决心,更要有执行的智慧。我们要与时信息、与时思维、与时行动、与时俱进,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为学校新一轮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09 年 8 月 17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