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2148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笔者注; 本人曾发表博文如何防治甲流感疫苗接种的反应?己丢失。现将我的交流论文防止药物过敏,制定防范预案重发。本人的论文防止药物过敏制定防范预案曾于 2002 年 9 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大会交流,受到较好的评价。这是我在政府机关 20 年从事医院管理与医疗纠纷处理中积累的经验与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相似事件的发生。对一般群众与读者也是有益的。药物或食物过敏怎么办?本文中的抢救部分就有相似的抢救方法,几乎每一天,或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如饮食中不明食物,或小儿预防针注射,或临床治疗,或疫情预防等,懂得道理与

2、方法就可防范,万一发生也胸有成竹而冷静应对。临床使用的治疗各类疾病的药物中,具有严重副作用而引发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十分广泛,使用量大,在临床中发挥了巨大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诸多原因而产生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也十分常见。本人在卫生主管机关工作 20 年,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使用青霉素等药物造成过敏性休克有 16 例,而导致死亡的有 4 例,几乎都引发了医疗纠纷,给病人、医院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与损害。为此,我们将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临床使用致敏药物的程序管理 ,作为使用过敏性药物时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预案,并在本地推广使用,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引发药物过敏反

3、应的主要原因(一)医务人员的原因l、工作责任心不强(1)不认真询问药物过敏病史,包括家族史。药物过敏史是医生使用过敏性药物前必须询问的项目,尤其在决定应用青霉素类致敏药物之前更为重要,可是有些医生错误地认为是否过敏由皮试决定,问不问病史没关系,然而君不知某些患者具有过敏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者,在皮试时出现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县一个二级医疗机构的门诊一位 64 岁老太太在皮试中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2)未严格执行药物过敏试验。如使用青霉素等高度过敏的药物,在国家药典和卫生行政法规中都明文规定,临床用药前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皮试,皮试阴性者方可用药。有些医务人员无视这些规定,认为发生

4、过敏者仅为极少数,不作皮试而直接注射。我县一个村卫生室在注射青霉素前未作皮试而导致小儿过敏性休克死亡,作为责任事故处理。在调查过程中,就有 5 个医务人员在滴注青霉素前未作皮试,其中一个妇产科医生已发生喉头水肿的严重过敏反应,幸亏发现早,及时抢救,幸免于难。(3)用药前未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医嘱,严格“三查七对”制度对于医疗的正确实施是不可缺少的,在应用青霉素类高度过敏药物时更应一丝不苟做好查对。可是有些医护人员对工作极不负责任,粗心大意。在换输液时把本应换给甲床的却输给乙床病人,有的导致过敏反应等不良后果,或遗漏皮试直接使用青霉素等药物。我县一个二级医疗机构发生二起青霉素滴注换错病人,虽未

5、造成后果,但错误性质是严重的。2、业务技术水平过低(1)皮试液配制使用不标准。皮试液通常是被稀释的药液,也是用来检测体内致敏状态的溶液。药典要求青霉素皮试液每毫升含青霉素 100600“,自行备制,很难严格掌握标准;皮试液不合格直接影响皮试结果和使用后果。皮试阴性输注青霉素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有可能是皮试浓度偏低,皮试时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也很难排除皮试浓度过高。皮试液也要求鲜配现用。(2)对皮试结果判断不准确。皮试结果的判定是过敏性药物应用前的关键步骤。皮试差错将直接威胁病人的安危。对皮试结果辨认不清,明明是附性”却认为阴性,于是错误使用而造成严重后果。青霉素皮试是要求 20 分钟后观察结果,

6、时间未到,体内致敏的情况不能在注射局部完全表现出来,此时观察到的阴性很可能是错误的,如果贸然注射,很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青霉素皮试阳性的标志,通常为“红晕反应直径在 1 厘米以上” ,但在基层医院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往往忽视了以下情况,如皮试红晕范围不超过 1 厘米却出现伪足,或者皮试后有皮肤搔痒、舌麻及全身异常感觉者都是过敏的反应,应作皮试阳性处理,都不能再注射或口服青霉素等药物。否则对阳性标准认识不清,可导致错误用药。( 3)对皮试的认识不正确。人体的致敏情况是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原来不过敏的药物过了一段时间可能高度敏感,有的医护人员错误地认为过去用过此药或连续用药间隔一段时间后,现在不会对

7、该药过敏,未作皮试就直接注射,结果导致过敏反应事故的发生。我县一个二尖瓣狭窄手术后每月使用一次长效青霉素,防止链球菌感染,手术后已有半年,一次未做皮试直接注射长效青霉素,结果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二)患者自身的原因1、患者机体处于高敏状态。通常情况下,皮试时皮试液是不足以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但极少数患者由于机体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皮试后立即出现过敏反应,此种情况医务人员无法预见,但应注意防范。2、患者谎称已用此药。患者对过敏药物严重后果缺乏认识,又怕皮试疼痛,而谎说 2 天前用过药,医生认为没有超过规定时间,而不做皮试注射,患者作伪证应自负责任。二、制定的防范预案即:临床使用致敏药物的程序管理(

8、一)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1、抗生素类: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链霉素、庆大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2、免疫血清类: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等生物制品。3、麻醉药类:普鲁卡因、地卡因等。4、其他:阿司匹林、维生素 B12、苯巴比妥钠等。(二)医务人员使用致敏药物的程序管理1、医生:(1)严格选择适应症:青霉素主要对 G 十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避免滥用于病毒感染,预防用药而产生毒、副反应,尤其过敏反应。用抗生素必须权衡利弊。(2)详细了解既往及家族中有无药物过敏史。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应用后有无皮疹、胸闷、发热等征象。某些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如青霉素与先锋霉素等。(3)对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医生必须详记

9、入病历中,并于医嘱栏内以红笔标明,以引起医护人员共同注意,防止发生意外,包括门诊病史,出院记录中。(4)有适应症且无过敏史使用青霉素时则向患者告知青霉素的作用与副作用,尤其过敏性休克,征求患者意见是否选定青霉素等。(5)用药时间:仅限白班,且下班前半小时要求药已用到病人身上。2、护士:护士应在皮试前再次询问药物过敏病史,有过敏史则不作试验,皮试前 24-48 小时有无用抗组织胺药或激素类,有可能影响皮试结果,以青霉素为例。皮试: 皮试液的配制:新鲜配制,80 万 u 青霉素内注入 4ml 生理盐水,抽 0lml,稀释成 lml(即 20000 u/ml), 弃去 09ml,再稀释成 lml(即

10、 2000 u/ml),弃去 09ml,再稀释成 lml(即 200 u/ml)。 注射法:皮试注射前在注射室备好急救药品,如 01肾上腺素、针灸针。消毒,皮试液注入前臂屈侧皮内 01ml,即 20 u,局部形成直径 05cm 皮丘。 注好后休息 20 分钟以后规察局部反应。 2O 分钟视察期问,患者不得离开治疗室或病室,尤其小儿皮试时不准离开治疗室。 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其它症状。阳性:分速发反应和延迟反应。速发反应:局部反应:皮丘隆起,红晕硬块,直径1cm,或红晕周围有痒感。全身反应:轻者可出现荨麻疹、腹痛、头晕,少数注射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喉头痉挛,气急,

11、胸闷,发绀,心率快,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延迟反应。过敏试验可为阴性,但注射后数小时甚至数月发生过敏反应,发现关节肿痛,腹痛甚至休克。 首次使用青霉素或停药三天以上或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须重新作皮试。 皮试时注射部位避免受衣、被等摩擦,影响结果。 试验结果可疑阳性者,可做生理盐水对照,如消毒区域出现红晕时,应考虑是否对乙醇过敏,可在对侧前臂涂擦乙醇作对照。 试验结束确为阳性者,在医嘱记录单的医嘱栏内写明“青霉素皮试+” ,用红笔写,报告医师,并告诉患者。 附:头跑霉素(先锋霉素)过敏试验。凡青霉素皮试阳性,使用青霉素曾发生过敏,或曾发生其它药物过敏和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做

12、皮试,皮试液一般浓度为 05mg/ ml。稀释方法:先锋霉素 1 号 05g 十生理盐水 10ml 溶解(浓度为50mg/ m),抽取 0lml 十生理盐水至 10ml(0.5mg/ ml 即可。皮试方法每次用 0.050.1 ml 皮内注射,观察方法同青霉素。皮试阴性者,用药后仍有发生过敏性的可能,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遇有过敏情况,应立即行动,报告医师,并按青霉素过敏同法处理,先锋霉素类可致交叉过敏。(2)静滴青霉素等致敏药物静滴前再次向患者交代,尽管皮试阴性,但仍有少数在数秒或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有过敏,出现相应症状。因此在使用青霉素后至少护士要观察半小时,无反应方可离开。3、药剂人员

13、:在发药时也应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一是一定要做皮试阴性后方可使用,二是防止药物的过敏反应。4、抢救药物的配备除抢救室配备各种急诊急救的抢救药物、氧气、气管切开包等,在注射室或皮试处应配备肾上腺素与地塞米松,从而真正保证分秒必争。5、过敏性休克的抢救(1)立即停药,应使患者平卧。停药要做到撤去静注或滴注的药物,而保留头皮针,从而有利立即用于抢救用药.(2)立即皮下或肌注 01%肾上腺素 05-1ml,心跳已停止可静脉注射,病儿 05ml。同时进行胸外心脏叩击与按压,并立即报告医生。肾上腺素为首选的主要药物,其作用是:强心,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消除休克时呼吸困

14、难,反复使用,一般症状不缓解,每 20-30 分钟继续皮下或静注 05ml 直到脱离危险期为止。(3)呼吸抑制时,首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使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咖啡因;喉头水肿影响呼吸,则行气管切开。(4)立即静脉输液,给予地塞米松 5-10 mg ,静脉推注,或静滴氢化可的松 200-300mg。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减轻炎性反应。具有强大的抗过敏作用,抑制抗原抗体反应。(5)血压不升可用血管活性药物,补充血容量等。(6)针刺人中、内关、十宣等,可抗休克,提升血压。(7)给予抗组织胺非那根 25-50mg,纠正酸中毒。(8)密切观察患者 T、P、R、BP,注意保暖等。三、体会(一)防止了药物

15、致过敏性休克的危险性青霉素等过敏性药物引起的 型速发性变态反应,非常突然,用药后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即可发生,病情变化迅猛异常,常令医务人员措手不及。且症状十分严重,有速发的喉头和支气管痉挛,常因窒息而导致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一旦发生应分秒必争,紧急抢救,稍有不慎,准备不足,必然酿成恶果。抢救是重要的,关键是防患于未然,制定使用致敏药物的程序管理”就是千方百计使医护药剂人员按照程序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保障,有备无患,有事不乱,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二)适应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提出举证倒置的严肃性(1)医院必须承担举证责任。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于规定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因医疗行

16、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因此,我们制定的防范预案将要求医务人员在行为上、语言上、医疗文件上、应急能力上和万一发生后的急救技术与设备上都严格按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范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去做到、做好。(2)治疗过程中患者有知情权。新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指出,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本防范预案在诊疗过程中医生、护士、药剂人员均反复向患者交待药物过敏反应的严重性,注意事项等,征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3)制定预案,减轻损害。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二条指出,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我们遵循条例的要求,制定了此防范预案,本着对患者和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高度负责的精神,即在保护患者的同时也保护医院及医务人员自己。 (三)保证了合理、安全用药的科学性(1)合理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