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土地政策部分重要考点 中公考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2091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土地政策部分重要考点 中公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近代史土地政策部分重要考点 中公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代史土地政策部分重要考点 中公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土地政策部分重要考点 中公考研(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考研 http:/一、农民阶级的土地政策一、农民阶级的土地政策(1851(18511864)1864)(1)政策: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土地。(2)评价:一方面,具有进步性。实际上反映了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强烈愿望,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另一方面,具有局限性。仅仅是愿望,不符合实际,是空想的性质。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土地政策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土地政策(1894(18941918)1918)(1)政策:“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

2、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涨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2) 评价:具有进步性,但是并不是将土地所有权分配给农民,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三、中共的土地政策三、中共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历来是考试的重点。1.土地革命时期政策(19271936)(1)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30 年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2.抗日战争时期政策(

3、19371945)(1)政策: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2)原因: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3)作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一同抗战。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19461949)(1)政策:1946 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 年 9 月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考研 http:/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发展农业生产的

4、土地改革总路线。(2)原因: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民要求土地。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3)作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群众的支援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4.过渡时期的政策(19491956)(1)土地改革时期(5052 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新解放区继续完成土改任务,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影响:土地改革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农业合作化时期(三大改造时期 5356 年):政策:采用稳步发展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互助组

5、-初级社-高级社。影响: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1978 年)(1)政策: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2)影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年以来)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内容,从而解放农业生产力。(1)政策: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但没有所有权。(2)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三化发展)。最后中公考研名师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