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062030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国国家家农农业业科科技技园园区区发发展展规规划划(2018-2025 年)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创新发展,制订本规划。一、现状与成就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00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03 号)中“要抓紧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

2、实验室和科学园区,并制定扶植政策”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好 2000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013 号)中“科学园区由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精神,自 2 2000 年以来,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等部门,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园区发展经历了试点建设(2001 年至 2005 年)、全面推进(2006 年至 2011 年)、创新发展(2012 年至今)三个阶段。截至2017 年底,已批准建设了 246 个国家级园区,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

3、设兵团,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园区发展格局。按照建设和运营主体的差异,园区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占 87.0%)、企业主导型(占 9.7%)、科研单位主导型(占 3.3%)三种模式。近年来,园区基于自身发展模式和区域特色等,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在功能定位、规划布局上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政府主导型园区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产城产镇产村融合的杨凌模式发展,其它两类园区分别向科技服务和成果应用方向发展。自开始建设以来,园区建设得到了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一号文件先后 7 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为园区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现代

4、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型模式和示范样板。(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 3 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13 个粮食主产省份,先后部署了 117 个园区。通过实施国家种业科技创新、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园区已成为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粮食丰产技术集成创新的示范基地,为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 2015 年底,园区累计增产粮食 5600 多万吨,增加效益 1000 多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园区周边地区粮食增产增效,推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平台。园区注重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吸引大

5、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入驻,联合开展农业技术研发。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鼓励科技特派员创办农业科技型企业,建设星创天地,健全新型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星火基地、农科驿站、专家大院、科技服务超市及农技信息化服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目前已建成的 246 家园区核心区面积 579 万亩,示范区 2.0 亿亩。园区引进培育的农业企业总数达 8700 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 1555 家。累计引进培育新品种 4.09 万个,推广新品种1.46 万个,引进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 2.2 万项,审定省级及以 4 上植物和畜禽水产新品种 642 项,取得专利授权超过 400

6、0 项。(三)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园区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加速现代产业组织方式进入农业领域,产业发展形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发展模式由“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式发展向“稳数量、提质量”的集约式发展转变,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园区内粮食、蔬菜、花卉、林果、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物流、科技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以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职业农民为主攻方向,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组装集成,促进传统农业改造与升级。2015 年,园区实现总产值 1.2 万亿元,培训农民 374 万人,带动当地农民 170 万

7、人就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14.25 万元/人,比全国 8.90 万元/人高 60.1%,各项创新指标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探索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按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的要求,加强园区之间政策联动、投资结盟、信息共享、产业互动,进一步激发园区活力,形成了园区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园区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推进了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创 5 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破解做出新贡献。二、形势与需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8、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也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时期。园区发展既存在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新动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方位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切实营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

9、机制和良好环境,加快形成我国发展新动源。 ”当前,全球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 6 到农业农村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突破。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创业进入活跃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园区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源,打造科技先发优势,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新产品,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新活力。(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园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10、革任重道远。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封顶、农业生产成本抬升、进口农产品冲击、农业资源过度利用与紧缺双重约束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加速,规模经营比例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变大。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建立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融合聚集科教、资本等资源,探索多种模式和途径,孵化、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支 7 撑引

11、领作用。(三)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园区发展带来新机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郑重宣告。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园区要加强科技供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服务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要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平台载体、政策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推进创业式扶贫,以创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精准脱贫,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新时期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需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12、也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引领示范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还未充分凸显,园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新产业和新业态的集聚效应不够,农业产业竞争力不强;二是区域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不畅,同质化竞争严重,支撑区域发展显示度不高,东部地区的园区布局 8 密度、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三是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大,园区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有待加强,园区缺乏支撑政策,特别是土地配套政策、金融贷款政策和社会投资政策,导致园区科教资源和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力度不强。因此,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按照十九大提出的

13、战略目标,牢牢把握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园区发展迈上新台阶。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以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着力促进园区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着力促进产城产镇产村融合,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着力促进一二三产

14、业融合,积极探索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益的机制,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全面发展。 9 (二)建设定位。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的功能。强化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努力推动园区成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特色农业自主创新的示范区。(三)基本原则。1. 坚坚持持创创新引新引领领。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强化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园区,

15、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商业模式等领域全面创新。2. 加加强强分分类类指指导导。 。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立足区域农业生态类型和产业布局,对园区进行分类建设和指导,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3. 强强化示范化示范带动带动。 。创新完善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之间的技术扩散和联动机制,增强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 10 生产率。4. 发挥发挥“两个作用两个作用”。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集成科技、信息、资本、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加大对园区支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

16、、新型经营主体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四)发展目标。到 2020 年,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园区布局更加优化。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 300 个,带动省级园区发展到 3000 个,基本覆盖我国主要农业功能类型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园区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 4000 项、新品种 6000 个以上,授权发明专利数在 1000个以上。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有较大提升。培育 20 个产值过 100 亿元、30 个产值过 50 亿的园区,3000 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0000 个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显著。园区累计创建 500 11 个“星创天地”,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涌现,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园区精准脱贫带动能力大幅提升。累计培训农民 1000万人次以上,带动周边农民收入增长 20%以上,推动园区成为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到 2025 年,把园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