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系统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2018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电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电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电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电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电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电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电视系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电视系统一、课程属性说明适用专业: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课程代码:课程代码:11100712课程类别: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所属学科:所属学科:教育技术学授课学期:授课学期:第 7 学期学学 时:时:课堂讲授 54 学时,实验 12 学时。学学 分:分:3.5教教 材:材:教育电视系统 ,杨圭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4 月版参参 考考 书:书:电视照明 ,陈振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电视节目制作手册 ,中广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年版电视与视频工程师手册 ,杨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年版录像机原理与电路分析 ,刘雷,安徽科技出版社,1996 年版电缆电视系统

2、 ,叶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版电视系统 ,刘大文,中国铁道出版社编,2000 年版电视播控与制作 ,石昭生,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年版彩色电视原理 ,张锟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电视技术历年杂志,中国信息产业部, 电视技术杂志社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试评分方法:评分方法:考试占 80%,实验报告与作业占 20%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课堂讲授 54 学时,实验 12 学时,完成 5 个实验题目。采用的教学形式是集体授课结合实验练习与个别化辅导。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前导课程:前导课程:电视机原理,教育电声系统二、大纲制定依据教育电视系统是教育技

3、术学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在教育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育电视作为重要的视听媒体手段,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和开展终身教育、业余教育等;能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便于提供直观形象进行教学;电视信息的储存和重放过程简单,利于推广。目前,我国各个教育部门与学校建立了许多的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机构,因此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教育电声系统、电视机原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后续课程为非线性编辑系统、多媒体技术、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1.1.课程概要课程概要本课程结合教育技术学的特点,从系统原理和硬件技术的角度阐明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的电视系统;以系统主要设备的工

4、作原理、电路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为重点进行分析,以便对图象处理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技术环节有较深刻的认识。2.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从系统原理和硬件技术的角度阐明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的电视系统;以系统的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电路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为重点进行分析,以便对图象处理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技术环节有较深刻的认识;介绍了如何根据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合理配置、连接和协调。在分析方法上,提出各种典型系统实例加以分析,力求概念清楚,重点突出。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 概述教学要求: 1.了解电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了解一般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3.掌握教育电视的概念及系统

5、组成。 重点难点:重点是教育电视的概念及系统组成。难点是系统组成。 授课学时:3 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1.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2.日新月异的电视新技术 3.世界著名的电台/电视台 4.世界著名的广播电视产品制造公司 5.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 二、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1.电视制作阶段 2.电视制作方式 3.电视制作的要素 4.电视制作人员 三、教育电视的概念及系统组成第二章 彩色摄像机教学要求: 1.了解摄像机的种类。 2.掌握摄像机的光学系统组成。 3.摄像管与固体摄像器件的特点。 4.了解视频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5.了解单管彩色摄像机、三片式 CCD 彩色摄像机、单片式

6、CCD 彩色摄像机 的一般组成。 6.了解彩色摄像机的自动检测控制。 7.掌握彩色摄像机的性能与调整。 8.了解数字摄像机的特点与一般组成。 重点难点: 重点是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与摄像器件,彩色摄像机的性能与调整。 难点是视频信号的放大和处理,彩色摄像机的自动检测控制。 授课学时:15 学时 教学内容: 一、摄像机概述 二、摄像机的光学系统 三、摄像管 四、固体摄像器件五、视频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六、单管彩色摄像机 七、三片式 CCD 彩色摄像机 八、单片式 CCD 彩色摄像机 九、彩色摄像机的自动检测控制 十、彩色摄像机的性能与调整 十一、补充:代表机型、数字摄像机第三章 电视同步机与视频特技效

7、果器教学要求: 1.了解电视同步信号的种类以及作用。 2.掌握电视同步信号的形成原理。 3.理解外同步锁像的功能。 4.了解各种视频特技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是电视同步信号的形成原理,各种视频特技的工作原理。 难点是电视同步信号的形成原理。 授课学时:3 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电视同步机。 1.电视同步信号 2.同步信号的形成原理 3.同步机的外同步锁相 二、视频特技效果器。 1.视频特技的概念 2.切换 3.混合 4.扫换 5.键控 6.数字视频特技简介 三、新一代视频切换台及计算机视频绘图系统 1.新一代视频切换台 2.计算机视频绘图系统第四章 磁带录像机教学要求: 1.掌握铁磁材

8、料的特点以及磁录放原理。 2.掌握视频信号的录放原理。 3.了解磁带录像机的类型。 4.了解视频信号处理系统。 5.理解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6.了解录像机变速重放原理。 7.了解录像机机械以及控制系统的作用。 8.初步掌握录像机的调整、使用以及维护。9.了解数字录像机。 重点难点: 重点是铁磁材料的特点以及磁录放原理、视频信号的录放原理、伺服系统的工作 原理、录像机变速重放原理。 难点是视频信号的录放原理、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授课学时:15 学时 教学内容: 一、磁记录基础 二、视频信号的录放原理 三、磁带录像机的类型 四、磁带录像机的组成 五、视频信号处理系统 六、伺服系统 七、机械及控

9、制系统 八、录像机的使用、保养与维护 九、数字录像机第五章 电子编辑和时基校正教学要求: 1.掌握电子编辑原理。 2.掌握电子编辑控制方法。 3.了解时基误差产生原因以及校正方法。 4.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 5.了解一般的编辑原则与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是电子编辑原理。难点是电子编辑原理,时基误差产生原因以及校正方法。 授课学时:6 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电子编辑原理 1.电子编辑的基本概念 2.编辑的伺服 3.编辑的消磁 4.电子编辑的控制方法 二、时基校正原理 1.时基误差以及产生的原因 2.时基误差校正原理 3.数字时基误差校正简介 三、非线性编辑系统 四、编辑原则与技巧第六章 电视音响与

10、照明教学要求: 1.了解声学基础知识 2.掌握一般的电视音响设备3.了解直接录音方式 4.了解录音的一些技巧 5.了解光学基础知识 6.了解照明基础知识 7.了解常用照明灯具 8.掌握一般的布光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一般的电视音响设备,录音的一些技巧,了解常用照明灯具,掌握一 般的布光方法。 难点是声学基础知识,光学基础知识。 授课学时:6 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电视音响 1.了解声学基础知识 2.了解常见的电视音响设备 3.直接录音方式 4.录音的一些技巧 二、电视照明 1.电视照明定义 2.光学基础 3.色度学 4.照明基础 5.照明灯具 6.布光第七章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教学要求

11、: 1.掌握演播室系统的组成以及设备的连接与调整。 2.掌握后期节目制作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 重点是演播室系统的组成,后期节目制作系统的组成。 难点是设备的连接与调整。 授课学时:3 学时 教学内容: 一、前期节目制作系统 1.演播室和演播室系统 2.外景节目制作系统 二、后期节目制作系统 1.电子编辑系统 2.后期特技处理系统 3.后期叠加字幕系统 4.后期配音系统 5.复制系统第八章 教育电视节目传输系统教学要求: 1.了解电视发射机的组成和特点。 2.了解电缆传输系统的组成以及每部分的作用。 3.了解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 4.掌握卫星广播系统以及卫星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是电缆传输系统的组成,卫星广播系统的组成。 难点是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卫星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授课学时:3 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电视信号的发射与传播 二、电缆传输系统的组成 三、传输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四、微波传输系统简介 五、卫星广播电视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