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61852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第第 1212 课课 宪章运动宪章运动深圳市明珠学校 栗绍启一、课前系统部分(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简述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认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 民主权利的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解读课标:有两个要求,掌握争取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是一般层次的具体史实、 历史概念的记忆;在此基础上认识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是高层次的学科认知能 力的培养。 2、教材分析 这是专题七“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的第一部分内容。前边所学都 是资产阶级民主和封建专制的较量,这个专题讲民主政治的最大、最重要、最直接的当事 人-人民群众,为争

2、取最广泛的民主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人类最高理想的奋斗。 英国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最早进行工业革命,使英国工人阶级最先壮大、最先觉悟、最 先斗争,他们的行为开启了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新阶段,所以本课承上启下,地位比较重要。岳麓版教材本课有“欧洲早期工人运动” 、 “人民宪章” 、 “三次请愿运动”三个子目, 突出宪章运动的背景、过程,对课程标准要求的普选权斗争、宪章运动对欧洲民主化影响 着墨不多,所以要参阅紧贴课标的人教版教材。 本课内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学习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作为背景涉及到过,高中历 史必修 1 第八专题学习时,也提到,但都是蜻蜓点水似式。 (二)学生分析(二)学生分析 1

3、、作为选修课教学内容,学习对象是高考报考历史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对历史感 兴趣或历史基础比较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一定的学习技巧,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运用 能力相对较强。 2、据了解,本地一些学生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的不扎实,尤其是世界史学习基础薄弱。 到高中阶段,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理论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无产阶级早期与资产 阶级既联合又斗争得关系认识不到位。 3、特区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他们希望更多的了解近现代中外历史上争取民 主斗争的史实。选举权对十八岁左右的他们更有现实意义。(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识记 认识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知道宪章运动的兴起

4、、 人民宪章 、三次请 愿运动及其结果。 (2)理解 宪章运动的核心争取普选权的意义 (3)运用 探究宪章运动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宪章运动的相关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对宪章运动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做导 学练习,培养收集资料、联系实际的动手、应用能力。 (2)四人学习小组课前传阅收集到的资料,交流预习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课堂上讨论老师布置的话题并记录、发言,加强团结协作,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3)在老师指导下,编写剧本,排练课本剧,创造性再现宪章运动的场景,培养综合 运用能力。 (4)通过课堂观剧、讨论,树立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 3、情感态

5、度价值观 (1)认识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争取普选权斗争推动了人类民主化进程。 (2)分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对立的本质、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由 此理解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 动” 。 (3)分析英国宪章运动失败,理解无产阶级必须有自己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在老师引导下,理解通过和平方式争取民主权利的积极意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及其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2、教学难点 人民宪章的性质、和平请愿方式 (五)教学方式(五)

6、教学方式1、学生表演课本剧,创设模拟历史情景,自主学习宪章运动基本史实。 2、小组讨论,做材料分析题,在老师引导下学习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六)教学用具(六)教学用具 1、采用制作 PowerPoint 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2、教室张贴有关宪章运动的图片;准备课本剧演出的简单道具。二、课堂系统部分二、课堂系统部分(一)课前探究部分(一)课前探究部分 1、提前一周多,布置收集宪章运动资料的任务,推荐网页和书目。提供(英)甘米 奇的宪章运动史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等图书给学生传阅、浏览。 2、告诉学生本课的教学思路、学习方法和要求,争取学生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并 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想法

7、。 3、在老师指导下,组织几个骨干学生,编写课本,并进行课本剧排练。4、根据课本剧教室设计讨论问题,制作 PPT 课件。5、学生预习教材,做导学练习,做好上课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部分(二)导入新课部分 多媒体展示问题:迈入 18 周岁的你,获得的基本的政治权利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的主要内容(精神)是什么? 学生议论回答。 教师引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民主国家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 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主要标尺。珍惜 自己应有的选举权是公民民主政治意识觉醒、政治参与热情提升、法律素质提高的具体表 现。 普选权是

8、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 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 最早的普选权运动发生在 19 世纪早期,聚焦于减除选举权所要求的财产条件。19 世 纪中期,英国发生了以男性普选权为主要诉求的宪章运动,提倡无论男性的种族、阶级都 有参政选举的权力。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焦点在于为女性赢取选举权。其中宪章运动对欧洲乃至人类近代民主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2 课 英国宪章运动 (展示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三言两语概括新的学习单元的内容学习方法等。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以 18 周岁中学生获得选举权切入,概括普选权及其斗争经历,体现导入

9、环 节的凝神、起兴、点题的三大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三)师生互动部分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结构(板书计划) 。工人阶级壮大 苦难宪章运动的历史背景 早期工人运动1932 年议会改革 结果宪 宪章运动运动的兴起章 人民宪章内容要求普选权的斗争 第一次请愿运 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动 运动的失败及原因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的影响对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对欧洲各国争取民主权利的影响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 学生在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做印发的导学填空练习。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教师总结,语言过渡。 学习宪章运动的历史背

10、景。 情景营造情景营造。学生进行课本剧宪章运动中的马丁第一幕表演。主要讲马丁等人准备 去参加工人集会。 (约三分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历史“死去活来” ,更高层次的情景营造。 教师引导思考:一般认为英国的宪章运动发端于 1836 年 6 月的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和 随后而起的要求政治斗争的民众集会。请根据剧中人物对白,分析、总结宪章运动产生的 背景。 学生发言。 多媒体展示归纳总结的要点: 工业革命的展开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工人阶级生活贫困,导致了由自发到自觉的早期工人运动。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工人阶级却被排斥于议会之外。工 人阶级决心用独

11、立斗争来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课堂练习课堂练习:阅读材料-工人们认为, “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 “假 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 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 ,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 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请回答:宪章派是如何理解普选权与改善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宪章派认为造成工人阶级生活贫困的根源在于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没有政治地 位。因而,要改善贫困的经济状况就必须获得政治权利。 ) 教师语言过渡。 学习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情景营造情景营造。学生进行课本剧宪章运动中的马丁第二幕表演。

12、主要讲争取人民宪 章中民主权利的斗争方式。 (约三分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课标要求表简述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岳麓版教材只是粗 略提到三次请愿,感觉苍白。通过课本剧的挖掘,可使学生明白争取普选权的和平与暴力 两种斗争方式的演化及原因,理解英国民主政治的渐进性特点。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 1、 人民宪章如何体现工人群众的心声要求? (使选举权范围扩大;使选民摆脱贿赂、高压和恫吓;使工人有机会当上议员;使更 多的人有参政机会;防止议员腐败) 2、为什么人民宪章得到人民如此热烈的拥护? (它的实现,可以给人民带来物质生活的改善;劳动者把普选权看成是实现自己的要 求的手段;实现宪章六点要求等

13、于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总之,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要求) 3、怎样看待宪章运动以和平请愿的方式争取民主权利? (英国民主传统较强,争取普选权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刻;当时被剥夺选举权的不 仅有工人阶级,还有小资产阶级和部分资产阶级,运动的领导者资产阶级代表占多数;和 平方式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六项要求本身是政治民主的要求,并不具有推翻资本主 义制度的革命性质;暴力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4、如何看待宪章运动领导人之间的分歧。 (反映了运动领导人成分复杂;不同阶层利益冲突;不利于团结斗争;造成斗争策略 摇摆,战斗力被消弱;导致运动的失败)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939 年 5 月 17 日,宪章派

14、代表大会决议:“和平、法律和秩序仍然是本 代表大会奉行的座右铭,只要压迫者也以和平、法律和秩序的精神来对待人民;倘若我们 的敌人用战争来代替和平,或企图用非法的暴行来镇压我们合法的、有秩序的鼓动活动, 那么,我们认为人民的神圣职责是以武力还击武力,以无可非议的杀人行动来还击暗杀。 ” “根据上项决议,代表大会在贯彻当前运动的一些伟大的、正义的目标时,只采用合 法的、和平的方式。 ” 1839 年 5 月 17 日宪章派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有什么意义? (争取和平争取权利,不放弃暴力革命,为以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决裂,开展罢工 斗争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个课堂练习是为进一步说明斗争方式的

15、转变,视学生水平或课堂进展情 况,可用可不用。 教师:请一位同学简单说一下宪章运动第一次请愿的情况和结果。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教师过渡:1841 年至 1842 年爆发了新的工业危机,宪章运动再次高涨。这时激进派 已退出,洛维特等人在出狱后,从事教育事业去了。欧康纳出狱后,就积极领导第二次请 愿运动。痛感于更为坚强的领导机构的重要性,宪章派成立了“全国宪章派协会“。这一阶 段的宪章运动已经具有更纯粹的无产阶级性质。 学习宪章运动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 情景营造情景营造。学生进行课本剧宪章运动中的马丁第三幕表演。主要讲第二次请愿中 的新变化。 (约两分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可以说第二次

16、请愿是宪章运动的高潮,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十分突出,是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好注脚,学生应该掌握。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1、根据剧情表演,结合你了解的知识,说明第二次请愿与第一次比有什 么变化?(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大为增加,运动规模扩大了;有坚定的统一的领导机构“全国宪 章派协会” ;除政治上的普选权要求外,提出了缩短工时、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经济 要求;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2、为什么说到 1842 年第二次请愿前后,宪章运动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 运动? (第二次请愿更富有斗争性和革命性,再重申人民宪章原有的政治要求外,还抨 击了社会的贫富不均现象,进而提出缩短劳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