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1736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新路摘 要 近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出现了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党支部建设的问题。新时期如何加强党支部建设就成了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从国企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根据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分析,从党支部在企业中的定位定性、组织架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等几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国企党支部建设的新路径。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支部建设 队伍建设 工作机制国有企业党支部在整个党的组织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国企党支部建设,才能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使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但国企党支部建

2、设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笔者试从现状分析作为切入点,对如何创新思路,应对挑战,开创国企党支部建设的新局面作一些探索。一、国企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 1国有企业党支部是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维护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关键,抓好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升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这是因为:第一,加强国企党

3、支部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体现。第二,加强国企党支部建设,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支部最贴近群众,是党对群众的重要“影响源”和信息“反馈点” ,是企业内部矛盾的调节者。第三,加强国企党支部建设,可以为其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基于国有企业的地位,国企党支部建设途径的探索,在其他党支部建设中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第四,加强国企党支部建设,有助于清除一些负面思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和功利性,容易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放任这些思想的蔓延就会引发经济犯罪,影响企业的

4、发展。二、国企党支部现状调查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企业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稳固和国家稳定的大局。但国企党支部建设的现实状况并不乐观,普遍存在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1.党支部的作用有削弱趋势。据一项调查显示,国企党支部中能较好发挥作用的不到三分之二。党支部建设条件较差,无钱无权,说话“不管用” 。有些党支部软弱涣散,不能参与重大决策,起不到政治核心、保障监督作用,有的改制国企不重视党支部建设,甚至该设党支部的不设。2.党支部开展工作困难,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一些党支部组织力量软弱, “三会一课”不能坚持,支委会、党员大会开不起来。一些困难企业、重组企业,不在岗党员增多,有的长期没有过组织

5、生活,也不愿交党费。党员组织意识淡薄,党性观念淡化。不少党员不愿参加政治学习,思想消极,作风不正,脱离群众,甚至提出退党的要求,根本起不到先进模范带头作用。3.党员队伍老龄化,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素质低。据一项统计,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中 50 岁以上的党员占一半以上。年轻职工要求入党的不多,发展党员工作被动,后继乏人的问题加剧。部分党政一肩挑的书记不重视党务工作,党务能力弱,党务工作者年龄大、文化素质相对不高,人心涣散。三、国企党支部现状分析分析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企改革中党支部的地位作用确有下降趋势,这是党支部建设淡化的最突出的表现,也是引发其它问题的根本原因。计划

6、经济时代,党政不分,国企基层党组织实际是各级行政权力的组成部分,直接掌握实权。国企公司制改革后,党政职能分开,政企职责分开,公司制的企业组织结构中原本没有党组织的位置,需要对党支部重新定位定性,并根据新形势,制订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所以与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目前基层党支部掌握权力的功能确在弱化,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的也不够理想。2.党支部开展工作难,党员意识淡薄,队伍不稳定,既有组织上、思想上的原因,也有实际工作上的原因。一些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管理放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十分薄弱,学习教育内容和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党员学习兴趣下降,不愿学习,思想滑坡,党员责任感、使命感不强,

7、造成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不断下降,年轻职工入党积极性不高。实际工作上的原因是,一些国有企业困难或企业改革,导致下岗、或停发、减发工资,难以维持生活等实际问题,严重影响了党支部建设。同时许多企业对党务工作重视不够,再加上企业改革撤并党务机构,裁减党务人员,致使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四、探索国企党支部建设的新路径虽然当前国企党支部建设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但是我们不能退缩,而是要从国企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现状出发,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应对挑战,以改革的精神探索新的路子,真正把国企党支部这个“细胞”激活,让它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党支部依法进入国有企业行政机构发挥作用。当前国有企

8、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理顺党政关系,积极探索保证国企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形式。按照现代股份制、公司制的经典模式,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原本没有党组织的位置。 3我国企业党建通过领导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把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新路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依法进入公司制企业结构中。即建立党组织,把执政党的代表派到企业权力机构中,进入决策层、经营层和监督机构。国企党支部只有摆正了企业位置,定位了组织属性,才能实现其政治核心,发挥战斗堡垒作用。2.与时俱进构建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国企党支部新架构。国企基层党支部设置,要本着精干、高效、协调,有利于党的工作,有利于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

9、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能把精简机构当作削弱党支部的理由。设置原则:一要与行政设置总体相对应,积极推行“单位党委、站队党总支(党支部) 、班组党支部(党小组) ”设置模式。二有利于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促进中心工作。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党员人数、分布情况,灵活设置,使新的设置既实际有效,又科学合理。3.努力把支部领导班子建设成引领企业发展的“领头雁” 。一个政治强、业务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能够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一要合理搭配班子成员,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注重工作实绩,做到强弱搭配,优势互补,年龄、文化结构互补,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二要加强班

10、子成员的培训。培训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以应知应会业务知识为基本内容,立足于党务工作能力的提高。并且广泛开展交流,通过党政双向交流、机关与基层上下交流等,培养“复合型”干部队伍。三要建立监督考核机制。认真抓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用民主集中制规范班子行为,对班子完成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使其既有压力,又有动力。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薄,队伍老龄化,支部开展工作难等都与党员队伍建设有关。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党员教育,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内容上抓住党员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生产相结合,寓学习于工作中,力求贴心,切忌大而空。方式上采取集中培

11、训、上党课、自学、电化教育等方法和手段,并不断发展创新。二要加强制度建设,管理好党员。制度建设主要针对党员管理,如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党的纪律处分等制度,目的是使党员的各项行为有规范准则,使之自我约束、自觉行动。三要抓好党员发展,为支部输送新鲜血液。党员发展要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的指导思想,重视在生产一线优秀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5.创新国企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内容。首先党员干部的观念要与时俱进。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观念上适应新形势,只有观念的问题解决了,才能科学地发展地看待问题、指导实践。其次,拓宽工作思

12、路,建立科学的工作方法。党支部书记不跳“独角舞” ,以党支部为核心,党员为骨干,群众为纽带,党政工团齐心协力抓党建、促生产的工作局面。再者,工作内容上要找准党建的“切入点”与生产相结合。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把生产和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作为支部工作重点,以主动姿态服务、服从于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这一中心,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问题。国企党支部是党的一级基层组织,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支部活则整体活,支部强则整体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我们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勇于创新,敢于攻坚,就一定能够开创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局面,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发展的战斗堡垒。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杨秋娜.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2).3陈冬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j.石油政工研究,2008(5).责任编辑 马永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