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1537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摘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五大特征,即黄金非货币化与美元主导、汇率制度弹性化、区域货币合作化、储备货币多元化和货币金融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四大问题,即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汇率过度波动性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寡头垄断。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努力弱化国际货币的单一性垄断、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组合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储备货币一、前言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货币制度的创立与维护、国际货币问题的协调与合作等一系列动态关系的总和。Eichen

2、green Barry(1996)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将各国经济黏合在一起的“黏合剂” 。有效运作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够有效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保障外汇市场稳定有序,并能够为遭受恶意冲击的国家提供必要的国际信用帮助。近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历经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大形态。每种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发展、制度的创立运作上都有各自的特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面对动态的国际金融现实,通过长期协商而达成共识。1976 年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签署的牙买加协议的基础上建立的现行货币体系。 牙买加协议没有提供公认的规则,可

3、以说牙买加体系是一个缺乏章法的“无体系的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不断深入,资本流动速度日益加快,资本流动对外汇市场波动影响日益加大,众多国家尤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国家,由于在体系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体系中外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状况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建立在牙买加协议基础上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没有明确的本位币,也没有统一的汇率制度安排,各国可以依据国内外经济金融的状况自主作出安排。浮动汇率、固定汇率还是中间汇率制度,在理论上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所以现代国际货币体系又称为“无体系的体系”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事实上是以美元为本

4、位币、美国为体系最主要核心国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在目前的体系中美元、欧元、日元等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货币组合,但这些国际货币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异,美元处于支配地位,是最强大的国际货币即体系中的“关键货币” 。美元的稳定性如何将直接影响国际货币的稳定性。美元作为国际“关键货币”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货币、计价货币,是一些重要原材料能源产品如石油的计价货币。在全球性贸易中,美元在国际贸易计价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次是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在国际储备货币中,近些年来美元的份额也稳定地占有 60-70%。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国家与核心国家在体系中的地位具有严重的不对称。为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外围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

5、家都需要一定数量规模的外汇储备。大量外汇储备占用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经济资源,为维护对外贸易的稳定,为维护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稳定,外围国家运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投机资本的冲击,一些国家地区钉住美元或选择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作为锚货币甚至实行货币局制度,实行美元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长期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导致世界经济的持续通胀。美元是主权信用货币,根据宏观经济基本理论,信用货币的过量发行将导致通货膨胀。美国的货币政策首先是基于美国利益,2008 年次贷危机后,美国实施的多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证实了这一点。面对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美联储无视世界各国的反对,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向

6、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美元大幅贬值以增强美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事实上,美元不仅仅是美国的货币,也是现行的核心货币。美元的主权性和国际性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美元具有世界公共产品的的性质,肩负着提供国际经济流动性的重任;作为主权货币,美元肩负着保证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任。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很多时候难以调和, “特利芬两难”继续存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各国运用汇率制度进行自主性国际收支调节。牙买加体系没有对各国的汇率制度进行统一安排,这就为各国自主选择汇率制度留下巨大的空间。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数量规模日益增大,流动速度日益加快,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各国

7、经济金融开放程度日益加大,汇率政策的灵活性日益重要,汇率制度总体向更有弹性的方向发展。汇率制度弹性的提高,增加了一国经济体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当汇率发生变动时,就能使对外经济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调整以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如果汇率制度弹性小,就会对投机冲击失去敏感性,容易因大规模量的冲击而使汇率制度崩溃,同时在维护固定汇率制度过程中承担巨大的经济成本。发达的货币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灵活的汇率浮动机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众多国际性冲击由较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所缓解或隔离,从而减少或阻止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自主选择的汇率制度,弹性提高的汇率制度,也往往有利于平衡国际贸易。通过贬值或升值调整贸易进出口

8、,使之趋于平衡。汇率调节主要通过货币的升值或贬值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本币贬值刺激出口,减少进口,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需求小于外汇供给,本币升值刺激进口,减少出口,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同样的事实是,美国等国际货币国家,对外围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有相当大的影响。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一)黄金非货币化与美元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的货币使命终结。国际货币体系自国际金本位制建立以来,历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9、即牙买加体系时,黄金退出历史舞台。黄金的非货币化,成为牙买加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仍沿袭布雷顿森林体系时的支配地位,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仍起主导核心作用。牙买加体系成为事实上的美元本位体系。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已经切断,美国也不再承担美元与黄金兑换的义务,而当前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 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 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 50%以上,失去黄金支撑约束的美元,是一种纯粹国家信用货币,但担负着国际核心货币的重任。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二战后创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创立就是美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产物。现行体系中 IMF

10、 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美国在 IMF 的实质地位没有质的变化。基于美国强大的经济科技、政治文化、军事实力,美元不但没有边缘化,而且进一步核心化。上世纪 70 年代牙买加体系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采取钉住美元或以美元为主要货币的一篮子货币组合,甚至出现完全美元化现象。美元对各国的货币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加深,美元的影子无处不在,美元的影响范围在扩大,流通领域在扩展,影响力度在增加。(二)汇率制度弹性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黄金非货币化后,美元的发行失去了黄金基础比价。因而在美元本身浮动的情况下,即使一些国家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甚至

11、美元化,其汇率事实上也是浮动的。这样,现行汇率制度在名义或实际上都展现出浮动性。1982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各国官方宣称的汇率制度加以分类,分为钉住汇率制度、有限灵活的汇率制度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三大类。1999 年 IMF 根据实际汇率制度而非官方宣称的汇率制度进行重新分类。主要分为八大类:无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货币局制度、传统的盯住汇率制度、在水平区内的钉住制度、爬行钉住、爬行区间、管理浮动汇率制和独立活动制。弗兰克尔(Frankel) (1999)按照从严格固定逐步放松到完全弹性的方法,将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爬行钉住、肮脏浮动弹性汇率和无法归类等九大类。现行汇率制度呈现出弹性化趋

12、势。沈晓晖(2008)认为,在牙买加体系初期,大约有 85%的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而到90 年代中期,这一比例下降到 45%,1997 年进一步降至 40%。固定汇率制度占比的大幅减少,中间浮动汇率制度国家日益增加,浮动性汇率制度形式的多样化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柯林斯(Collins) (1996)认为,从钉住汇率制度向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转变,可以减少政治成本,通过汇率变动,当局可以有较大余地应对各种冲击。汇率制度的弹性化就意味着汇率制度选择上的多样化。各种弹性化程度不同的汇率制度,共同构成现行国际货币多样化汇率制度组合。弹性化、多样化的汇率制度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资本流

13、动量剧增,各国发展特色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发、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化的过程中,汇率制度的弹性化多样化为其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基础前提。(三)区域货币合作化。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洲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在 80 年代,欧洲经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削弱了美国经济的相对实力。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货币一体化要求日益强烈,1999 年建立在法德双轴心经济基础上的欧元区正式形成。欧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元主导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局面。欧元作为区域一体化成功形成的货币,是对美元现实和潜在的巨大挑战,也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灵活性、竞争性

14、运作增添活力。区域经济贸易的一体化是区域货币合作一体化的基础。1950 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的舒曼计划。1950 年 6月1951 年 4 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代表在巴黎就舒曼计划举行会议,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7 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1958 年 1 月 1 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欧洲各国经济日益紧密,1979 年欧洲货币体系启动以便在欧共体内部实施固定但可以调整的汇率制度。1989 年的Delors 报告明确提出最终建立欧洲统一货币的具体

15、步骤。1999 年 1 月 1 日欧元诞生,2002 年 1月 1 日发行欧元现钞和硬币。除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外,美洲、亚洲等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取得重大进展,集中表现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于 1994 年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和 2010 年 1 月 1 日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 10+1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既定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更是深化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乃至货币一体化的关键性步骤。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高速发展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多元化,将进一步增加区域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客观趋势。(四)储备货币多

16、元化。国际储备货币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随时自由支配用于国际支付或干预外汇的国际通用货币资金。由于美元在国际贸易和市主要计价支付货币,是众多国家货币的货币锚,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关键货币,美元也就自然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 GDP 约占世界 GDP 总量的 1/4,其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价值约占全球金融资产的 30%,美元在各国储备中的占比在 65%以上。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核心货币与其经济实力是相称的。但是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欧元的诞生消除了欧元区内原货币之间的汇兑成本和汇兑风险,减少了资本跨境流动成本,增加了流动性和便利性,使得区域金融资本市场高度一体化,并以整体经济形态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欧元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达 25%左右(而英镑、日元只各占约 6%) 。这样,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储备货币呈现多元化局面,多元国际储备货币分别为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其中美元居核心地位。在可遇见的将来,欧元还无法取代美元,这是由于欧元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财政政策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冲突,特别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