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三化同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1487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三化同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三化同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三化同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三化同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三化同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三化同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三化同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推进“三化同步三化同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 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这个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立足国情和“三农”实际作 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对推动科学 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三步同化三步同化”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 以来,我国的始终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现代化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

2、 同。在建国初期,我国走得时苏联以农补工、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路子,在较短时间内建立 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改革开放以后,家 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 大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作出了统筹城乡、城乡 一体化、构建新型工农乡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但是从近年来各地发展实践看,工业化、 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位置更加突出,漠视、轻视、忽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象普遍存 在。 “三步同化”战略思想的提出,

3、把“三农”工作放到现实和历史的时空坐标中重新审视, 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1、 “三步同化”是对三大文明的新认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分别对应着工业文 明、城市文明和农业文明,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现在社会上有种误区,认为工 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核心,农业文明史落后的、腐朽的,应该抛弃的。实际 上,世界 200 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 10 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与之相伴 的却是资源日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文明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五千年的 中华文明乃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文明史几乎就是一部农耕文明史。历史雄辩地证明,农业 文明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哲理,是人类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基本 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应该也必须是同步发展。新时 期的农业文明,不仅彰显出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 传承等多种功能,而且始终引领着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先进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在未来竞 争中,农业文明大有可为,潜力无限,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对于只有 60 多年现代意义 上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史的我国来说,农业文明是传家宝,不但不能丢弃,而且应 当在“三化同步”中,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最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文明、城市 文明和工业文明协调发展之路,并创造出适合全人类的文明模式,是

5、“三化同步”的深邃 理论内核。“三化同步”把推进农业现代化摆上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第一次由国民经济的基础地 位提升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并驾齐驱的高度。这一新的战略思想,根源于对三 大文明的新定位,有着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党在“三农”理论认识上的巨大飞跃,是传统 重农思想在新时期的突破和升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 国际化快速推进,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粮食能源化和资本化方心未艾、 国内农产品供求平衡脆弱、一二三产加速融合的新形势下,农业地位更加凸显,推进农业 现代化更加紧迫。虽然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得比重逐步下降,已由 1952 的 51%持

6、续下降到 2010 年的 10.2%,但农业的极端重要性不仅丝毫未减,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 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 13 亿多人口、8 亿多农民的国家而言,吃饭问题始终头等大事, 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 70%、80%的较高水平,仍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面对党能否长 期执政、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的历史性课题,农业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农业现代化只能加快推进,不能止步不前,只有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 全面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才有根基和保障。2、 “三化同步”是工农城乡关系的新定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始终把着力构建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

7、三化同步”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它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从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 辅相成。工业化、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技术、装备、市场等支撑,农业现代化 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原料、土地、劳动力等支撑和保障。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 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劳动力;而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的不凡,也会导致工 业化、城镇化难以为继,进而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2010 年,我国人均 GDP 超过 4000 美 元,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工农城乡关系互助增强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工农关 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

8、再替工业提供积累,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国家经验表 明,在这一关键时期,能否实现“三化同步” ,决定着师傅哦能够避开“中等收入陷进” , 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如果处理不好“三化同步”关系,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的矛盾 就会更加突出。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国家在推进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曾因一度忽视农业而导致农 业衰退、农村凋敝,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从国内实践看,新中国发展史上凡是工农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农业基础牢固的时候,经 济社会就繁荣稳定。如近年来我国粮食产生实际七连增,为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支撑。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只有积极稳

9、妥地处理工 农城乡关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三化同步” ,加快农 业现代化步伐,才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3、 “三化同步”是发展战略的新调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 了“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之处“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 有普遍性的倾向” 。从国内实践看,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各地 根据本地实际,把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纷纷出台扶植 政策,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做出了巨大 贡献。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10、,但由于政策用力不均等原因, 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没有形成“三化同步”的合力,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土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约束趋紧,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农 业科技贡献率只有 52%,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程度 只有 30%;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 8 年;另外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农民增收困难等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现代化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突出瓶颈,由此带来的工农关系失调、城乡发展失衡日益加剧,农村土地、资金、劳 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失血”而补血不足、造成

11、 机制不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越拉越大,导致“城市向欧洲、农村像非洲” ,严 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化同步”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十二五”加快“三农”现代化创造了 最为有利的条件,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首先, “三化同步” 。改变过去重城轻乡、重工 轻农思想,不再走工业挤压农业、城市剥夺农村的老路,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靠工业化、 城镇化“双轮驱动”变为“三驾马车”协同拉动,将使发展的内驱力更加强劲,基础支撑 更加稳固,有助于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其次, “三化同步”意味着城乡资源 要素优化配置。推进“三化同步”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改变农业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

12、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 在农村。如今中央 1 号文件规定“土地让出收益的 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如果得到全 面贯彻落实,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再次, “三化同步”意味着城乡利益格 局的深刻调整。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始终是 个重大问题。推进“三化同步” ,势必对长期形成的工农城乡利益格局产生较大影响,迫切 需要加快调整国名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对农业农村的利益补偿机 制,使广大农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 “三化同步”是科学发展的新起点。当前,我国

13、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 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科学发张经济体制障碍依然较多。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 要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推进“三化同步” 。 “三化同步”战略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高层 次,更高水平的发展,是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新起点。首先, “”三化同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以人为本的可续发展观的核心,是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居民收 入持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教育 医疗 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逐步健全,城镇居民的 各项收入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比较而

14、言,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 民无论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还是公共服务都落后一大截,生活在城镇的广大农民工无法平 等享受市民待遇。推进“三个同步” ,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切实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做到发展成果有全体人 民共享。 其次, “三个同步”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了的思想。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 年平均 9.8%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越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 由 1983 年的 1.82:1 扩大到了

15、2010 年的 3.23:1,2010 年,安徽省这一比例为 2.99:1,城乡居民 收入均居全国第 18 位,分别低于全国 3321 元,634 元。 “三个同步”战略,坚持工农城乡 区域联动发展,立足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现代化,是新时期全面发展观的最新体 现。再次, “三个同步”充分体现了协调发展思想。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农业现代化滞后 于城镇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问题突出。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发展阶 段,城镇率已经接近 50%,即将迎来城镇人口占多数的历史环节,但尚有 2 亿农民及家属 并未真正化入城镇。安徽是劳务输出大省,有 1200 多万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

16、其中 860 万跨省转移,他们普遍面临子女就学 住房 ,社会保障等难题。 “三个同步”着眼点在 于解决三化不够同步问题,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问题,推动工业 转型升级,进而形成“三化”同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格局。 第四, “三化同步”充分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受制于发展阶段和科技水平,我国经济 发展总体上仍较粗放,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占比较大,不少地方以牺牲资源、环 境为代价追求眼前利益,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不但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巨 大浪费,而且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推进“三化同步” ,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 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指明了现实途径。 2、推进推进“三化同步三化同步”必须把握的几个大问题必须把握的几个大问题 “十二五”及相当长一段时期,是推进“三化同步”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握大势,理清涉 及“三化同步”的若干重大关系,选准“三化”互促共进的用力方向,着力形成工农城乡 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生动局面。1、关于工农关系问题。 2、作为国民经济的两大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