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1303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强信心 共克时艰 转型升级 振兴民族奶业在中国奶业协会五届四次理事会上的讲话刘成果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中国奶业协会 2009 年会在杭州召开,这是在奶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众所周知,2008 年 9 月到现在,中国奶业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使中国奶业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又使我国奶业雪上加霜。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中国奶业该如何发展?关键是要增强信心,共克时艰,转“危”为“机”,转型升级,振兴民族奶业。这正是本次年会的主题。下面我就这个主题讲几点意见。一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对我国奶业造成重大冲击,值得深刻反思(

2、一)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使我国奶业陷入危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36 号),“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被确定为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国家有关部门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涉案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有些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还有些人接受了党纪政纪处分。该事件不但危害了婴幼儿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我国奶业造成了重大伤害,使之陷入危机,影响非常恶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重挫伤了消费信心,损害了行业和国家的形象。据有关机构调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曝光之后,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国产各类奶制品消费者停止或减少购买的占四到六成,购买

3、国外品牌奶粉急剧增加,事件 5 周后,进口品牌市场占有率由 70.6%增加到 86.8%,国产品牌由 29.4%下降到 13.2%;成人奶粉、液态奶、冰淇淋事件后 5 周,销量分别恢复到事件前销量的 41%、64%和 21%。民族品牌信誉受到伤害,40 多个国家(地区)禁止进口我国的乳制品。二是乳品企业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开。市场的低迷,使乳品企业产品出现大量积压,乳制品行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第一,企业开工不足,产销率低水平徘徊。事件发生 2个多月后,据对全国 631 家乳品企业的统计,企业停产面仍达 18%。到 11 月 20 日,全国奶粉平均产销率为 75%,伊利、蒙牛、圣元等受影响较大

4、的企业产销率一直徘徊在 30%-50%,开工率仅为 60%。第二,企业亏损严重,资金十分紧张。由于销售大幅下滑,加之大量资金用于退货和赔偿,部分企业出现严重资金困难。2008 年 9 月、10 月 2 个月,伊利、蒙牛、雅仕利、山西古城分别亏损 9.5 亿元、6.5 亿元、2.4 亿元和 0.5 亿元;截至 2008 年 11 月,伊利、蒙牛压库产品占用资金分别为 50 亿元和 40 亿元。第三,进口奶粉急剧增加,对国内市场冲击日益加剧。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 年 10 月全国进口量比 8 月猛增了 60%多。2009 年一季度全国共进口奶粉 6.6 万吨,进口金额 1.8 亿美元,平均单价

5、 2675 美元/吨,进口数量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 83%和 60%,具体月份情况为:2009 年 1 月份奶粉进口量为2.25 万吨,同比增加 99.12%, 2 月份奶粉进口量为 1.9 万吨,同比增加 104.3%,3 月份奶粉进口量为 2.45 万吨,同比增加 142.57%。而国产奶粉出现大量积压,目前,国产奶粉企业库存已达 30 万吨(正常库存约 8 万吨)。三是奶牛主产区普遍出现倒奶现象,养牛效益下降。由于乳制品市场萎缩,加工企业困难,奶农卖奶难,出现了解放以来最严重的倒奶现象。2008 年 9 月 11-21 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的 10d 内,全国共倒掉原料奶 8

6、万吨,相当于倒掉全国 1 天的原料奶产量。9 月 14-16 日,河北省全省就损失原料奶 5936 吨,除少量以 200 元一吨贱卖外,绝大多数都被奶农忍痛无奈地倒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009 年 4 月初时每天仍然倒奶 100吨左右;2009 年 1-3 月,土左旗共倒奶 2000 吨。新疆乌鲁木齐市 2009 年 2 月上旬连续多日每天倒奶 60 吨左右。由于卖奶难,原料奶收购价格下降,奶牛效益下滑。据行业监测,截至 2009 年 3 月11 日,散养户的原料奶收购价格在 0.80-1.20 元/kg 之间,已经大大低于养殖成本,目前绝大部分散养户亏损,处于无力经营、即将退出奶牛养殖领域

7、的境地。如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由于散养户较多,从业人员退出比率约为 15%-20%。养殖小区原料奶的平均收购价格为 2.40 元/kg,扣除管理费,养殖小区的奶农拿到的价格为 2.10 元/kg,与饲养成本持平或略低于成本,基本上是保本经营或微亏,如果牛群结构不合理或产量低,则会处于亏损状态,而且经常被拒收。由于养牛利润下降,养牛不挣钱,许多地方养殖场(户)出现了卖牛杀牛的现象,特别是散养户,奶牛存栏数迅速下降。2008 年 9 月,河北丰润地区奶牛存栏约 7 万头,现在仅剩 5 万多头。减少的奶牛主要来自散养户,约占散养奶牛总存栏的 50%(以泌乳牛为主),其中 80%被卖给屠宰

8、厂,余下的 20%被外地牧场买走。内蒙古目前每天屠宰非正常淘汰奶牛 200 多头。全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县黑龙江省双城县奶牛数量下滑严重,已杀牛或卖牛5000 多头。新疆伊梨河谷 2009 年以来平均每天屠宰非正常淘汰奶牛约 40 头;哈密地区2006 年引进 3000 头纯种荷斯坦奶牛,目前仅余 1524 头。(二)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引发的反思马克思说过,反思是人类的高贵品格。“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对奶业所带来的危机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把坏事变成好事。我国奶业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长效机制未建立起来,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1、乳品质量安

9、全意识不强,难以适应奶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乳品质量安全是奶业发展的生命线,但有的单位和个人对乳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把保证乳品质量安全作为自己的天职;有的单位和个人对乳品质量安全必须进行生产全过程控制认识不足,缺乏奶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理念;还有的单位和个人对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缺乏持之以恒。在奶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这是诱发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思想根源。2、对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监管存在严重缺失。一是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奶业是一个惠及到 13 亿人口的重要产业,但是事件之前,没有一部专门的奶业法规,依法管理滞后,不利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行

10、为和严格执法。奶业标准体系不完善,有的标准不全,有的标准漏项、指标落后,甚至错误,有的强制性标准不落实。生鲜牛乳收购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上连奶牛养殖,下连乳品加工,突出了原料奶的质量,是一个核心标准,因为指标落后,长期以来得不到及时修改,影响了对原料奶质量的监管。二是奶站监管缺失。我国奶业按环节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环节之间分段管理,其中的过渡环节容易产生“真空”,奶站是牛奶生产和乳品加工之间的过渡环节,上连奶农,下连乳品企业,没有部门分管,经营奶站没有准入条件,处于“无政府”状态。有的奶站成为造假的窝点,出现奶站监管缺失。三是监管制度不健全。在原料奶市场,对原料奶收购旺季时降低

11、标准收购原料奶,淡季时压级压价限收原料奶监管不力,造成原料奶市场混乱;对乳品加工厂有些产品实行免检,使之逃脱了质量监管;对乳品终端市场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监管不力,造成乳品市场混乱,使乳和乳制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存在漏洞,使贪图利益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3、奶牛养殖方式落后。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小且分散,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70%以上的奶牛饲养规模不足 20 头,长期以来,“小”、“散”、“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户饲养管理粗放,人畜混杂,优质饲草饲料供给不足,饲喂方式落后,不少地方还采取手工挤奶方式,对奶牛用药混乱;对奶农培训跟不上,生产水平低,营养和卫生指标难以达到标准,留下了酿成食品安全事

12、件的隐患。4、乳品企业发展过快。近年来,乳品企业数量急剧增长,全国乳品企业已达 1600 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近 6000 万吨,大大超过奶类产量,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企业开工率只有 60%左右。乳制品生产过于集中,2008 年前 10 位乳品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40.04%。乳品企业多分布在北方,一地多厂、重复建设的情况比较严重,布局不合理,争抢奶源,乳制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趋同。忽视发展自己的原料奶基地,原料奶质量难以保证,成为酿成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5、利益联结不紧密。目前,我国大部分奶牛由奶农饲养,奶农与乳品企业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联结,致使牛奶生产和乳品加工形成“两层皮”,奶农

13、和乳品企业互相算计,造成奶业发展不协调,不稳定,原料奶质量得不到保证。乳品企业降低标准收购原料奶时奶农掺杂使假,使原料奶和乳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不仅损害了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奶农自身和消费者的利益。乳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广告战,过度促销,缺乏卖良心奶、卖信誉奶、卖责任奶的诚信经营理念。市场上乳制品质量良莠不分,消费者盲目崇洋,轻信广告,乐于买赠,忽视了对乳制品质量的监督。整个行业多个环节不协调,利益不联结,链条断裂,这是这次事件的深刻教训。6、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乳品是食品,乳业是良心产业,是道德产业,当前,道德已成为奶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道德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的落脚点是自律。

14、长期以来,行业自律意识差,自律机制不完善,自律手段不过硬,不能自觉地规范行业行为,恪守市场竞争规则。对奶业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行业内部应负有重要责任。二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不能阻碍我国奶业发展的进程,现已出现坏事变好事的迹象(一)我国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已基本形成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奶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已经基本形成。1、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成为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2008 年,我国奶牛存栏达到 1330 万头,比 1978 年的 47.5 万头增长了 27 倍,年递增率为 11.7%;牛奶总产量持续上升,2008 年达到 3651 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三大

15、产奶国,牛奶总产量比 1978 年的 97.1万吨增长了 36.6 倍,年递增率为 12.9%;成母牛单产水平为 4800kg,比 1978 年的3000kg 提高了 60%;奶类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2008 年为 30kg,比 1978 年的 10.1kg 增长了 2 倍。2、乳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主要表现为:乳品企业经济总量增长,乳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结构逐步多元化,装备工艺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乳制品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2008 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合计 1811万吨;其中干乳制品产量为 285.3 万吨,为 1978 年的 61.4 倍,年

16、递增率为 14.7%;液态奶产量为 1525.2 万吨,比 2000 年的 134.1 万吨增长了 10.4 倍,年递增率为 35.5%。乳品企业在增加乳制品产量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丰富产品品种,优化产品结构。3、乳品消费持续上升,成为畜产品消费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主要表现为:(1)乳品消费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新中国建立之初,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奶业发展缓慢,乳品供不应求,属于专供品和福利品;乳品销售方式单一,需凭票供应。20 世纪 90年代之后,奶类销售价格逐渐由国家定价转向价格放开,销售渠道从较为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同时奶牛养殖业也有了较大发展,牛奶供给充足,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热情被激发,乳品消费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奶类消费成为畜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产品。(2)消费人群逐步扩大并趋于平衡。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乳品消费人群集中在城镇,并且主要是婴幼儿、老人和病人。80 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乳品消费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乳品消费人群逐步扩大。2004 年中国奶业协会的五城市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