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 意趣先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60793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开发   意趣先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资源开发   意趣先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源开发   意趣先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开发   意趣先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资源开发   意趣先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开发 意趣先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开发 意趣先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资源开源开发发 意趣先行意趣先行-从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浅谈“情趣性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关关键词键词:意趣 情趣性 学习资源 激发兴趣摘摘 要要:开发情趣性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一、生趣于“导” 二、激趣于“究” 三、引趣于“疑” 四、促趣于“练” 五、留趣于“末” 六、增趣于“评”正正 文文:宋代陈颐有言:“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兴趣是前导,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是推动学生

2、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获取新知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诸多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发情趣性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下面笔者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 28-29 页)的教学,谈几点开发情趣性学习资源的体会。一、生趣于一、生趣于“导导”俗话说:“好头一开,成功自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序幕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

3、,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1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导入资源,别出心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同一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 “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二、激趣于二、激趣于“究究”情趣性导入资源仅

4、可作为新课的“引子”,成功之路,可说只行了一半。关键还需要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主轴,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接上例导入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操作: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我发现了”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气氛紧张活跃、操作认真细致、发言争先恐后,他们都发现了这三个角拼起来是 180。还有甚者,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

5、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从另一个层面发现了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 180(因为正方形有 4 个直角,其和是 360 ,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2三、引趣于三、引趣于“疑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学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 “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知探究结束后,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

6、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 。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 )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 。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它的(指均分后的一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 90 ,有的 180 。 )师:哪个对?为什么?生:180,因为它还是一个三角形。师: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是 180,那么这样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时学生的答案又出现了 180和 360两种。师:究竟谁对呢?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经过一翻激烈的思考交流、讨论探究后,学生开始小手纷举。生 1:180 ,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 180 。3生 2

7、: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就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 180 ,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 180,不是 360。师:你真聪明。这里教师通过提出四个连续、递进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四、促趣于四、促趣于“练练”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可以巩固新知,发展学生思维,促进知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见练习是数学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环节,虽如此,但练习的呈现也常常是单一的练习形式和乏味的练习内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

8、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被无情淹没,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了无限的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设计得精彩有趣、有层次性和科学性就显得犹为重要。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也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性质解题时,可设计以下有梯度、有层次的练习题: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锐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 90;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

9、另两角的度数;或4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练习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多种形式的趣题,使学生充满兴趣,迎接挑战。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布置操作: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这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画不出来”的理由,得出结果时,学生们

10、恍然大悟,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这一知识点得以很好的巩固。五、留趣于五、留趣于“末末”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刻,但一到后半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在本课结束时,我设计了下面一道抢答题:把右图截去一部分(只可以延直线剪去一刀),要使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 180,有几种截法?”学生原以为截法只有几种,到后来知道截法可以有无数种,感到是“一大发现”。但更使他们感到“最大发现”的是尽管截法有无数种,但剩下的图形的种类只有一种,那就是三角形,因为内角和是 180的图形只

11、能是三角形。这样练习,学生在探索中不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和喜悦。5六、增趣于六、增趣于“评评”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情色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例如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特征时,我立即表扬, “你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个发现真理的小数学家”;又如学生发现了另外一种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时,我对他说, “你真聪明,思维真有个性。 ”;在学生解题终于成功时,我又说:“祝贺你,成功了”等等,用以激发学生的求成心。另外在对待

12、部分学习稍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用一些深情的鼓励语。如“没关系再说一次”、 “下次肯定会更好”这些尊重、企盼、鼓励的用语对学困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抚慰,而且是心理上的鼓励,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同样充满信心,不怕挫折。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学习与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从孩子们现实生活及童真世界出发,在课堂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开发多种情趣性学习资源,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想这样的数学课堂就一定充满情趣与智慧,从而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参考文献: 兴趣,数学学习无法规避的话题-刘 力 2011、7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