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创造发明”的源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60563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生活”成为“创造发明”的源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生活”成为“创造发明”的源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生活”成为“创造发明”的源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生活”成为“创造发明”的源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生活”成为“创造发明”的源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生活”成为“创造发明”的源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生活”成为“创造发明”的源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让“生活生活”成为成为“创造发明创造发明”的源泉的源泉“橡皮的改进性发明橡皮的改进性发明” 、 “硬币免数储钱管硬币免数储钱管”给我的启示给我的启示罗罗店中心校店中心校 申惠申惠兴兴案例背景:案例背景:我从事小学创造发明教学已有 20 多年。期间,所辅导的学生发明作品,共获得国家专利 17 项,获上海市或国家级的等第奖 88 项。“创造发明”是我校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上的科技兴趣课。八、九十年代时称“第二课堂” ,一期课改后称“科技兴趣课” 、二期改后,我校又把“创造发明”称为“科技兴趣拓展课” 。一谈到创造发明,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很难。教师感觉难是:一没有现成的教材,靠执教老师自己编写,二没有

2、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大纲、评价体系) ,所以没有教师愿意任教。学生感觉难是:认为东西都已经有了,也越来越先进,想发明的都被别人发明创造出来了,没有要发明的东西。认为创造发明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其实,我们让学生学习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明锐观察,培养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敢于打破常规的一种创新意识。二十多年的创造发明教学,困惑、教训、成功感触颇深。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只要留心观察,用心领悟,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找到创造发明的课题。例 1、“橡皮的改橡皮的改进进性性发发明明”情景描述情景描述 1 1:第三节课后,是全校打扫卫生,第四节就是我的“

3、科技兴趣拓展课创造发明” 。上课铃响后,四(3)班教室刚扫好地。我见讲台上有好几块学生扫地时捡来的橡皮,灵机一动,何不就此引入教学?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围绕橡皮谈谈各自的感想。马上有人举手说:“这些橡皮是刚才我们扫地时捡到的。 ”“每次扫地都能捡到好几块橡皮。 ”又一个学生补充道。生:“橡皮有弹性,掉下去会滚得很远,有时找也找不到。 ”生:“橡皮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圆的,所以才滚得远。 ”生:“写字时,橡皮放在课桌上,一不小心就会掉到地上。 ”一下子,学生的话匣子全打开了,从扫地时捡到橡皮,再到橡皮掉地上滚远而找不着的原因分析等等。“老师,我有个办法不让橡皮掉地上”一个学生兴奋地说。但我没让他

4、说下去。因为解决这个问题不难,而且方法很多,我要让所有学生都来参与解决这个问题,并看看谁的方法最有创造性。我看时机已成熟,就说:“刚才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最后一个同学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想出不同的办法。想不想把不让橡皮掉地上的办法都写在纸上?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更好?” (协商过程) 这时,学生异口同声说好。没有一个学生愿意放弃。因为,学生都有挑战性,都很自信,不服输。我又补充说:“能画图的画上简图,十分钟后,课堂交流。 ” (又一次协商)话音刚落,学生马上写的写,画的画。我课堂巡视几圈后,发现解决方法多的学生写了五六种,最少的也有二种,一般学生有三四种。不到十分钟,

5、有些学生开始苦思冥想起来。“时间差不多了,课堂交流。 ”我话一出口,几十双急不可待的手举得老高,一脸的兴奋,一脸的自信。为了节省些时间,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我又征询学生问:“要不要先小组交流一下,再每组选出较好的方案全班交流?”学生欣然同意。 (再次协商,虽然一般学生都喜欢在大众面前表现,但是只要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是给予积极配合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1、把橡皮做成不易滚动的形状如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等。2、把橡皮做成不易滚动的细长条。3、把橡皮做成扁扁的长方形。4、做没有弹性的橡皮。5、在橡皮的中央挖个孔(与铅笔杆粗细差不多大小)套在铅笔上。6、在橡皮上戳个小洞穿根细绳挂在脖

6、子上,象挂钥匙一样。7、在橡皮上挖个小洞用线系在铅笔上。8、在橡皮的中央挖个小孔穿根细绳套在手上。9、在橡皮上戳个小洞,用线系在笔袋上。10、在橡皮的中央挖个孔,塞一块磁铁放在铁皮铅笔盒上。11、造一种磁性橡皮。12、在橡皮上插几根牙签。13、把橡皮戳在另一支铅笔尖上。14、写字时把橡皮捏在手里。我让学生边交流边评析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学生评出一个最佳方案、一个创新方案和五个优秀方案,它们分别是:5、11 和 6、7、8、9、10 号方案。学生认为:5 号方案虽与 6、7、8、9、10 号方案类似,在橡皮上挖孔,但它直接套在铅笔上类似于橡皮头铅笔,简单、方便、省材料,所以评为最佳方案。6、7、8

7、、9、10 号方案或需要用绳子或用磁铁固定在某物上,比 5 号用材多,所以评为优秀方案。11 号方案有创意,但学生自己无法实施,所以评为创新方案。1、2、3 号方案,虽然改变了橡皮的形状,比原有橡皮能减少掉地次数,但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但也是有效的方案。12、13 号方案与 1、2、3 号方案一样属有效方案。14 号方案虽然也能解决橡皮掉地问题,但与橡皮的创造发明无关。评的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被评的学生心服口服。评析与感触:评析与感触:创造发明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生活中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工具需要改进,困难需要克服,这些都是问题。如果要有创造有发明,就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问题意识

8、是应该可以培养的。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形成习惯,就有了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继续深究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如果能在许许多多的办法中,比较、分析挑出最高效、直接的一个。这个的过程,就是创造发明的过程。不断地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体验发明带来的快乐,这就是创造发明课程的真谛了。让学生深度参与、接受思维训练。从日常的橡皮掉在地上的现象,引导学生提出“怎样才能不让橡皮掉在地上?”的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相互交流点评。整个过程,在活动组织设计方面,问题是学生身边的问题,且由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也是学生提出,既可随时检验,又可相互比较;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成了解决问题的主人,也

9、是相互比赛中的一员。这样,思考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参与度高,思维程度深,学生的收获自然就大。在思维的逻辑性方面,先是让学生放开去想,训练发散思维,然后把想到的办法集中起来比较,从创新性、操作性、实用性等标准评价优劣,这又是逻辑思维的训练。体验了由发散去想到标准评价的过程,也是体验了发明的过程。经常对学生进行这种思维训练,是很有裨益的。例 2:硬硬币币免数免数储钱储钱管管情景描述情景描述 2 2:星期四下午,第四节是四(1)班的课。我和往常一样,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今天我讲的是乘公共汽车所可能发生的一些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当我说完故事情景,陆续有学生举手回答:1、生:公交车售票员收取硬币

10、和数硬币很麻烦。2、生:汽车投币箱无法识别投币的数量。3、生: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用座位功效不大。4、生:晕车问题。5、生:雨天车厢内侧玻璃上的雾气。6、生:雨天乘车,伞上滴水的问题。7、生:公交车上遇小偷,丢钱包问题。“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方法去解决?”我问。一男生说:“前两个问题买乘车磁卡解决(目前已在使用) 。另一个说:“第三个问题象地铁入口一样设关卡。不过关卡占的空间要小,需重新设计。 老弱病残孕可买专用卡来解决。 ”第四个问题说的方法最多,有:吃晕车药,在肚子上贴膏药,闻橘子皮,靠窗口坐,开窗通风,带个塑料袋,多乘车等等。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谈各自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我认为没有

11、标准答案,也不需要标准答案,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如果安创造发明的思路也无非在车上设个专用箱,放些塑料袋之类供存放呕吐物的容器。其他几个问题,学生都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的设想。课堂里时而欢声笑语,时而鸦雀无声,学生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争得面红耳赤。我见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此高涨,话题一转说:“刚才同学们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都不错,有的很有创意。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一外地学生说:“我爸妈在农贸市场上买菜,一天下来收到的各种硬币几百个,每天回家很晚很累,还要数钱包钱,我想发明数钱包钱机。 ”又有学生说:“我妈是商店里的出纳,也每天和硬币打交道。硬币存银行很麻烦。 ”“我的储蓄罐里一年下来,

12、也存了几百个硬币。有时想知道存了多少钱,要数很长时间。 ”又一个学生说到了硬币。我说:“既然大家都说到了硬币,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数钱机、带显示器的储蓄罐、硬币分离数钱机等名字一一出现。学生的想法确实有新意,尽管这些想法凭他们自己现在难以实现,或者由于成本问题难以推广,但我看到了孩子们一颗颗闪烁着创造智慧的心,为了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我没有这样去评析,而是说:“你们的想法都是高科技智能化的,只能适合少数有钱人用。再想想有没有简单一点,便宜一点,大家现在能做得出,人人用得起的小发明?”一会儿,一位女生起来说:“用一个透明的下有底上有盖的管子,管子上象尺一样根据硬币的厚薄画上刻

13、度,标上数字,这样不用数,一看就知道多少钱,也不用包起来。 ”这个方法真妙,许多同学向她投来了敬佩的目光。我特地询问了她的姓名,她叫许溜溜,在我上课 7 个班级的 280 多名学生中,她就是这样被我记住了。接着我让同学给这个小发明取个名字。马上有人应和着, “刻度存钱罐” 、 “免数钱管” 、“自动数钱管” 、 “硬币免数储钱管” 、 “免数免包管” 、 “硬币免数免包管” 、 “方便存钱管”等等。我请学生仔细辨析哪个名字取得最好,大家一致认为“硬币免数管” 、 “硬币免数储钱管”较能符合这个发明的内容。 “硬币免数储钱管”就这样诞生了。于是我让许溜溜同学生利用双休日去研究制作。该作品在第二十

14、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评析与感触:评析与感触:创造发明的问题要具体、单一。在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时,可以由着学生的思路去想,去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则要选出一个具体的小问题。问题明确了,办法才好想出来。公交车的问题,学生们提了很多很多,如公交车售票员收取硬币和数硬币很麻烦、汽车投币箱无法识别投币的数量、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用座位功效不大、晕车问题等等,但具体提出发明课题时,只能选出一个小而具体的问题。本案例中选出的问题是“如何除去数硬币的麻烦” 。想法要具体化,发明要做出作品。发明的第一步是有问题,第二步是有想法,第三步则是把想法具体化,即把发明作品做出来。最初的想法都是模糊的,要把它具体化,必须做出作品来。一旦去做的时候,还会遇到各种问题,要不断地去解决。做出的作品还要通过使用,在使用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样创造发明作品的操作性、实用性、创新性才会显示出来。做的过程是逐渐掌握一些制作技巧、清晰其中设计原理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制作技巧到设计原理,都要给予具体的指导。老师先“扶”学生走路,然后再“放”学生走路。结论:结论:创造发明并不难,让创造发明并不难,让“生活生活”成为成为“创造发明创造发明”的源泉。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