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0392 上传时间:2017-08-14 格式:DOC 页数:168 大小:6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导学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1课时)授课总时数:2 课时 授课日期: 2011 年 8 月 21 日 主备人:王永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 坝、傣”五个字,会写 课后的 12 个生字, 读、写、理解常用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过程与方法:3初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新词,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新 词。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想想自己所在的小学与民族小学有哪些不同之 处。5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写字。情感态度价值观:6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认识

2、“ 坝、傣”五个字,会写 课后的 12 个生字, 读、写、理解常用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2.难点认识“坝、傣”五个字,会写课后的 12 个生字, 读、写、理解常用词语。三、知识梳理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四、学法指导1.利用卡片图片游戏等多种媒介和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2.词语理解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指导学生读,在读中认识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指学生读,流程:课前

3、随堂设计)1认识“ 坝、傣”五个字,会写 课后的 12 个生字, 读、写、理解常用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二)自学讨论释疑1.自学指导(1)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 拼 音读一读。(2)交流识字方法。(3)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4)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教师设问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与民族小学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1)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 义等方面的困难)(2)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

4、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练习实践互帮(8 分钟)一、我会拼png b h di chun di ( ) ( ) ( ) zho hu tng zhng kng quw( ) ( ) ( ) 二、形近字组词戴( )傣( )绚( )铜( )跤( )栽( )泰( )询( )洞( )较( ) 展示汇报梳理(15 分钟)1. 哪个小组将第一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你们组的第二道习题,看那一组是最棒的小组。2.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会了生字,采用游 戏的形式认会 了二类生字,并且联 系上下文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 达标检测评价1. 基础题:画龙点睛( )的国旗 ( )的

5、服装 ( )的小鸟 ( )的 铜钟 ( )的老师 ( )的枝干2. 口语练习我很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三年级语文导学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2 课时 授课日期: 2011 年 8 月 21 日 主备人:王永玲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学校生活,体会文中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2体会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背 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3.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采用默读、朗读、对读等方式鼓励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4. 体会民族之间平

6、等、团结的大家庭生活的幸福,以及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学校生活,体会文中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2体会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背 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段落。难点:体会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如第三自然段) 知识梳理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和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学法指导1. 采用默读、朗读、对读等方式鼓励学生在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2自学与小组讨论结合法。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

7、学生读目标,流程:课前随堂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学校生活。2体会文中描写窗外安静句子的含义,背 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二)自学讨论释疑)1.自学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读了这篇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习第二、三自然段:(2)、 “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小学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 轻声读这俩自然段,想一想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 们学习这样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样做?2.教师设问:这所民族小学给

8、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来到这样的学校你快乐吗?3.小组讨论:(1)读了 这篇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组内交流)(2)讨论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练习实践互帮)1选择正确的读音。傣族(di ti) 啊昌(chng cng)族 粗( ch c )壮 热闹(lo no) 好(ho ho)奇 摇晃(hung hung)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安静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展示汇报梳理1. 哪个小组将第一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你们组的朗读情况,评出优秀组。2.小结: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可下尽情玩耍,嬉戏, 连小动物们也被吸引你过来了,他们的生活多快乐呀, 联系课文内容,放飞想

9、象,用你的彩笔描绘出你脑海中者所欢乐祥和美丽的小学吧! 达标检测评价1.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 2、想想说说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 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三年级语文导学案2.金色的草地(第1课时)授课总时数:2 课时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1 日 主备人:王永玲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 “钓、拢”2 个生字,会写 “耍、装 ”等 13 个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感受到蒲公英 给 “我们”带来的快乐。过程与方法:3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收集蒲公英的有关材料,准 备上课

10、交流;熟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借助音节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每一段讲了什么?4课中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熟悉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5初步感受到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会写 13 个生字及本课应掌握的词语。2知道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难点:练写 13 个生字(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 知识梳理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法指导1.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字、学词的方法,教 师重点指导两个多音字“ 朝、假”在本课的读音, “耍、绒

11、”的写法。2. 自学与小组讨论结合法。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学生读,流程:课前随堂设计)1会认 “钓、拢”2 个生字,会写 “耍、装 ”等 13 个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感受到蒲公英 给 “我们”带来的快乐。(二)自学讨论释疑(8 分钟)1.自学指导初读感知。 (1)小声自由读课文,把 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 查字典解决。(2)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 检查字的读音。(3)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再读感悟。 (1)课文每段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2)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2.教师设问你

12、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你认为这些字关键要写好哪一笔?你觉得那些生字最容易读错3.小组讨论:(1)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 义等方面的困难)(2)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练习实践互帮1.我会填( )的草地 ( )的花瓣 ( )的蒲公英( )的野花 ( )的星星 ( )的绒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草地的美丽,读出你对 草地的热爱之情。(三)展示汇报梳理1. 哪个小组将第一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你们组的朗读情况,评出优秀组2.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会了

13、生字,采用游 戏的形式认会 了二类生字,并且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能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示美读优美片段。 达标检测评价1. 读了第四自然段我们好象看见了大片大片的蒲公英,你能把它抄写来吗?2. 我能仿写句子。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 (拟人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可以合拢。 (比喻句)-三年级语文导学案2.金色的草地(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2 课时 授课日期 2011 年 8 月 21 日 主备人:王永玲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

14、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过程与方法:4.引导学生用“ 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情感态度价值观):5.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二、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难点要有具体内容) 知识梳理:这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课文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要进 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学法指导1.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2. 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话重点朗读,从读中来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指学生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