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060323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语文版语文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中测试卷期中测试卷天台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天台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检测试卷总分:总分:10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 分钟分钟 得分:得分:转眼间,七年级下学期已过去一半了。这半学期来,你转眼间,七年级下学期已过去一半了。这半学期来,你对语文学习收获多少了呢?就让这份试卷检验一下你的收对语文学习收获多少了呢?就让这份试卷检验一下你的收获吧!希望同学们诚实,认真,严谨答题把自己的真实水获吧!希望同学们诚实,认真,严谨答题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反映出来,我相信你们能行。平反映出来,我相信你们能行。一一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2、(26 分)分)1请用课文原文填空(请用课文原文填空(12 分)分) (1).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 。 (2).终日不成章,终日不成章,_ _ 。 (3). ,塞土燕脂凝夜紫。,塞土燕脂凝夜紫。(4).苔痕上阶绿,苔痕上阶绿, 。(5).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2(6).辛弃疾的辛弃疾的中点明了正是夏季稻谷花开时节的两句是中点明了正是夏季稻谷花开时节的两句是:_ _ ,_(2 分分)(7).岑参岑参中中,与李白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以春花喻冬。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雪的名句是_。 (

3、3分)分)(8).一诗中写作者睹物思人见花鸟而伤心欲绝的句子是一诗中写作者睹物思人见花鸟而伤心欲绝的句子是_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2 分)分) A.融融融泄泄融泄泄(xi) 蹇蹇(jin ) 劣劣 叫嚣叫嚣(xio) 引吭引吭(kng) B.忍俊不禁忍俊不禁(jng) 犀犀(x)利利 翌翌(y)日日 凝眸凝眸(mu) C.络绎络绎(y)不绝不绝 剽剽(pio)悍悍 绮绮(y)丽丽 丰腴丰腴 (y) D 枯瘠枯瘠 (j) 隽隽 (jn)逸)逸 窥伺窥伺 (s) 伫伫 (zh)立)立 3.下列书下列书写有错的一组是写有错的一组是( ) (2 分)分

4、)A.争妍斗艳争妍斗艳 左顾右盼左顾右盼 小心翼翼小心翼翼 从容不迫从容不迫 B.空空如也空空如也 三眼一板三眼一板 无可言喻无可言喻 束手无策束手无策 C.蹑手蹑脚蹑手蹑脚 优哉悠哉优哉悠哉 无济于事无济于事 清晰可辩清晰可辩3D.络绎不绝络绎不绝 精疲力竭精疲力竭 寡不敌众寡不敌众 目不转睛目不转睛 4.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正确的一项是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分)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叶子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叶子,有些人喜欢用眼睛去细看有些人喜欢用眼睛去细看木头的年轮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真正去认识一棵树( )必须从叶枝根本必须从叶枝根本,从过去的清风到枝

5、干的神韵都注意到从过去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当我们正视生命时时,( )只从细微末节着眼只从细微末节着眼,( )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蔑.A.但但 却却 如果如果 便便 B.因为因为 就就 如果如果 便便 C.而而 却却 因为因为 就就 D.但但 就就 因为因为 就就 5.下列诗句朗读划分有错的是(下列诗句朗读划分有错的是( )(2 分)分).散入散入 珠帘湿罗幕珠帘湿罗幕 孤裘不暖孤裘不暖/锦衾锦衾/薄薄 .河汉清且浅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回相去复几回 .海日生残夜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江春入旧年.黑云压城城欲摧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甲

6、光向日金鳞开 下列加点字古今差异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古今差异的一项是( ) (2 分)分) .凡诉凡诉讼不得经造庭下讼不得经造庭下 .衣素衣而出衣素衣而出 .飞事亲至飞事亲至孝孝 .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唯见布被覆尸,妻子 对哭对哭 (4 分)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瓜摊前竖了一分)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第一个卖瓜人在牌子上写道: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第一个卖瓜人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甜得舍不得卖。 ”第二个卖瓜人写道:第二个卖瓜人写道:“甜的舍不得卖。甜的舍不得卖。 ”仅仅4仅一字之差,产生怎样的结果呢?你能帮他们找找原因吗?仅一字之差,产生怎样的结果

7、呢?你能帮他们找找原因吗?结果:结果: 原因:原因: 二阅读(二阅读(34 分)分)(一)渡荆门外送别(一)渡荆门外送别李白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 品读全诗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2 分分)1答答:_2. 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 _的情感。的情感。(2 分分)(二二) 爱爱 莲莲 说说 周敦颐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8、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5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

9、词。 (4 分)分) 可爱者甚蕃可爱者甚蕃 ( ) 濯清涟而不妖(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不蔓不枝 ( ) 香远益清香远益清 ( ) 2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文言语句。 (2 分)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译文:_ 3理解填空。理解填空。 (4 分)分)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 _。描写。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 短文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第二段结尾句“牡丹

10、之爱,宜乎众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 4短文赞扬莲短文赞扬莲花花“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2 分)分) 答:答:6_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矣。 ”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一句照应了上文的“”,这一结句表,这

11、一结句表达了作者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 (2 分)分) 6、 爱莲说爱莲说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菊”和和“牡丹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怎样的生活态度?(2)答答 。(三三)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同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同学们的喜欢。学们的喜欢。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门提问: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门提问:“同学们,同学们,7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地回答:“像像小船小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