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信息学院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60206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信息学院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气信息学院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气信息学院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气信息学院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气信息学院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信息学院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信息学院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2010 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年考研科目及考试大纲电气信息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2010 年考研科目:年考研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必选课程)微机原理传感器及其应用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同等学历加试课程(任选两门):同等学历加试课程(任选两门):信号与系统虚拟仪器测控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考试大纲考研考试大纲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检测技术等专业最主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各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都把自动控制原理作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用来衡量考生专业课的能力和水平。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

2、多、难度大,为了组织好该门课程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特制订本考试大纲。一、一、制订本考试大纲的目的制订本考试大纲的目的为了组织好该门课程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便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一份好的试卷是不可缺少的,制订本考试大纲的目的就是保证要在大纲的范围内,命出一份质量好的试卷,保证研究生的入学质量。二、二、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控制原理第四版和天津大学刘豹教授主编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以及有关控制原理方面的书籍。三、三、题量题量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一门课程一般规定为三个小时的答题时间,故应在原本科生该门课程结业考试题量的基础上,相应增加约二分之一的题量。四

3、、四、难易程度难易程度由于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故试题的难度系数在原本科生该门课程结业考试试题难度系数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太难,不易招到学生,太易,会认为我校的要求低水平差。最好能使参加应试的学生平均分在 75 分左右,以免影响三门基础课在规定分数线上的学生的录取。五、五、试题类型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作图题、证明题、综合题等都可作为试题的题型。六、六、命题范围命题范围命题范围主要依据本课程本科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命题,故包含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经典控制理论考核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故题可以适当地出得深一点、难一点、巧一点。而现代控制理

4、论部分考核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该门课程了解的广度,故试题应出得相对较容易。具体范围如下:经典控制理论部分:(参考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控制原理第四版)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2、系统的分类。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控制系统时域和复域的数学模型。由于该部分对考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内容,故命题时只考虑一阶或二阶系统模型的推导。对象可以是储槽(液位、流量系统) 、弹簧、质量、阻尼器(机械震动系统) 、电阻、电容、电感四端无源网络(电系统) 。2、框图简化和 Mason 公式的运用。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及性能指标的计

5、算。2、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及性能指标的计算。重点是二阶无零点的欠阻尼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分析和计算。3、稳定性分析、Routh 判据的运用。4、稳态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包括给定误差和扰动误差的分析与计算。第四章、 根轨迹法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3、参数根轨迹和正反馈系统根轨迹的绘制。4、根据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1、频率特性的概念。2、典型环节和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包括由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求开环传递函数。3、Nyqusit 稳定性分析。4、稳定裕度。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包括 P、PI、PD、PID 调节

6、器,超前、滞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2、串联校正。尽量少出或不出用根轨迹和频率特性作图的方法求串联校正装置。3、反馈校正。 (速度反馈)4、复合校正。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1、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2、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3、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4、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最少拍控制器的求取) 。第八章、 非线性系统分析1、相平面法。包括奇点的分类(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和分区线性化(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2、描叙函数法。现代控制理论部分: 第九章、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状态空间分析1、线性控制系统状态方程的求取。2、状态变量图的画法。3、状态方程的求解及状态转移矩阵的求法。4

7、、系统(A、B、C、D)与传递矩阵的关系。(以下参考天津大学刘豹教授主编的现代控制理论一书)第二章、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1、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定义和判别方法。2、可控标准型和可观标准型。3、对偶原理。4、传递函数矩阵的实现问题。重点是最小实现的性质和判别。5、传递函数零、极点相消与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关系。第三章、 稳定性与 Liapunov(李雅普诺夫)方法1、Liapunov 关于稳定性的定义。2、Liapunov 第一方法。3、Liapunov 第二方法。4、Liapunov 方法在线性系统中的运用。第四章、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1、线性反馈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概念) 。

8、2、极点配置问题(反馈矩阵 K 和 G 的求法) 。3、系统镇定问题。4、状态观测器问题。 (只要求全阶观测器的求法)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微机原理微机原理考研考试大纲考研考试大纲参考教材参考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冯博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适用专业适用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各专业考试时间考试时间:3 小时 试卷满分试卷满分:150 分试题形式试题形式:(1) 选择题,主要考核基本概念,约占 10(2) 填空题,主要考核基本概念,约占 20(3) 简答题,主要考核基本概念,约占 20(4) 程序改错题,主要考核基本指令用法,约占 10(5) 阅读分析程序题,考核

9、阅读分析程序能力,约占 10(6) 编程题,考核编程能力,约占 10(7) 综合应用题,涉及常用接口电路工作方式、地址译码、编程,绘制原理图等,约占 20考试内容考试内容1、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掌握:原码、反码、补码及运算法则,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数据的单位。2、微型计算机基础、微型计算机基础了解:了解: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8086/8088 的指令流水线、引脚与功能,最小模式与最大模式的引线,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系统总线(总线的分类、总线的功能、总线的性能指标)理解: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掌握:掌握:80868088 的寄存器结构(名称、用途、用法、限制)

10、、存储器组织(寻址范围、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之间的转换、段基址、段内偏移量)3 3、8086808680888088 指令系统指令系统了解:了解:指令的格式和分类,操作数的类型掌握:掌握:指令的 8 种寻址方式,数据传送类指令(MOV、INOUT、LEA、PUSHPOP) ,算术运算类指令(ADD、ADC、INC、SUB、SBB、DEC、CMP、NEG、MUL、IMUL、DIV、IDIV、DAA、AAA、AAS、AAM、AAD) ,逻辑运算类指令(AND、OR、NOT、XOR、移位) ,字符串操作指令(DI 和 SI 的用法、重复操作前缀、串传送、串比较、串扫描) ,程序控制类指令(JMP、JC

11、C、LOOP、LOPZ/LOOPE、LOOPNZ/LOOPNE、CALL/RET、INT、INTO、IRET) ,CPU 控制指令中的标志操作指令4 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了解:了解:汇编语言的编程环境,DOS 与 BIOS 的功能调用,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结构掌握:掌握:汇编语言的伪指令语句,常量,标号,变量,表达式,数据定义,符号定义,段定义,过程定义,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子程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5、存储器系统、存储器系统了解:了解:存储器的分类、主要技术指标,SRAM、DRAM、EPROM、EEPROM、FLASH的工作原理、典型应用,cache 的工作原理,存储器

12、管理机制(存储空间分配,虚拟存储器,内存管理)掌握:掌握:存储器扩展技术与接口设计,6264 和 2764 的特点和应用6、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了解:了解:IO 接口的功能,简单接口电路的基本构成,三态门接口,锁存器接口,输入输出的四种传送方式,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过程的五个步骤) ,掌握:掌握:CPU 与 I/O 端口之间的两种数据传送方式, I/O 端口的编址方式和地址的译码,8086/8088 的中断系统(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表)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 的运用7 7、常用数字接口电路、常用数字接口电路了解:了解:串行通信的概念(半双工、全双工、调制、解调、同步

13、、异步数据校验)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RS232) ,8250 的功能掌握:掌握:8253/8254 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控制字、编程和应用,8255A 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控制字、编程和应用8、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模拟量的输入输出了解:了解: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的组成,D/A 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指标,A/D 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指标掌握:掌握:DAC0832 与 CPU 的连接、编程和应用,ADC0809 与 CPU 的连接、编程和应用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及其应用考研考试大纲考研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参考教材:1、 传感器及其应用 栾桂东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14、社 第 2 版 2004 年2、 传感器强锡富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 3 版 2004 年(备注:以 1 为主,2 为辅。 )二二考试方法、考试时间考试方法、考试时间闭卷考试,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三三试题形式试题形式基本概念 约占 15%原理分析 约占 20%计算题 约占 50%设计及应用题 约占 15%四四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及要求为了组织好该门课程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便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故试题的难度系数在原本科生该门课程结业考试试题难度系数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因此参加该门课程考试的考生须掌握如下内容。1.1.传感器概述传感器概述 1) 传感器概念2) 传感器

15、静态特性及其分析3) 传感器动态特性及其分析2.2.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 1)电阻应变效应原理2)应变计主要特性3)电桥原理及电阻应变计桥路4)温度误差的产生及补偿5)新型微应变式传感器概念3.3.光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1) 光电效应概念。2) 光的吸收系数3) 光吸收系数概念及应用简介。4) 光电传感器特性分析5) 光电传感器应用4.4.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1)光导纤维结构,光导纤维传光原理,光导纤维的重要参数。2)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应用5 5变磁阻式传感器变磁阻式传感器1)电感式传感器构成、原理及优缺点。2)差动式电感传感器构成、原理、灵敏度分析。6 6压电式传感器压

16、电式传感器1) 晶体压电效应2)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何改善其灵敏度。3) 声表面波传感器原理7 7半导体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 1) 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特性2) 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应用设计8 8 电位器式传感器电位器式传感器1) 线性电位器空载特性、阶梯特性、阶梯误差和分辨率。2) 非线性电位器负载特性和负载误差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考研考试大纲考研考试大纲五五参考教材参考教材叶嘉雄,常大定,陈汝钧编著.光电系统与信号处理 科学出版社,年第版. 六六考试方法、考试时间考试方法、考试时间闭卷考试,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七七试题形式试题形式基本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