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0198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转)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转)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转)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转)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转)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转)(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初入园的孩子有什么要求?在幼儿园,老师会比较科学地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来对孩子的自理能力提出一个要求,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初入园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幼儿园会对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自理能力的要求?张澜:初入园的第一年小小班不到三岁的班级,老师通常让孩子知道穿脱衣服要配合,能力强的孩子老师会鼓励他自己脱,试着自己穿。冬天,老师更希望孩子穿开衫的衣服,套头衫对孩子来说比较困难。这在一年中,老师会从生活方面让孩子建立一些简单的认识,比如说自己的毛巾格、水杯格是哪一个,自己的座位在哪里,玩具物品“找家”。这样的认识对孩子归属感的建立以及自理能力都是一种准备。到了三岁进入小班的时候,在穿衣服方

2、面,能力强的孩子已经完全可以自己穿夏天衣服了,秋冬季的开衫也会自己穿好了,很多老师会教孩子穿衣服、扣扣子,这里需要家长的配合,比如让家长选择更容易穿的、不是很紧的衣服。教孩子扣扣子一定是从下往上来系。拉锁的的衣服就不鼓励小班孩子穿,因为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将拉锁对好、插进去、摁住,再往上拉,这个环节还很难。吃饭方面,对小班的孩子,老师会鼓励他自己先吃,如果他剩得比较多,老师就会来喂他。也确实有些孩子在家里依赖惯了,自己不动,老师也会尽可能鼓励他先独立进餐,先吃一点,把他安排在能自己吃饭的小朋友的旁边受影响,如果还是吃得太少,老师也会帮忙再喂一点。 孩子入园也有孩子入园也有“实习期实习期”在宝宝

3、上幼儿园的前期,家长最好提前给孩子进行预热。以免宝宝上幼儿园之后出现很不适应的情况。家长可以带宝宝参观幼儿园,可以让老师进行家访等等。专家分析:“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室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一般而言,一个班级里大约有 20 多个孩子、3 位老师,如果初入园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适应的话,老师将无法周到地照顾好每个孩子。”多数家长希望,能让宝宝在正式入园前,到幼儿园里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渡期,以解决每年开学时的“入园不适应”问题。届时,宝宝不必再为初入园所不适应而大哭大闹,不能马上适应集体生活而产生负面影响。“入园不适应入园不适应”不是小问题不是小问题“每年 9 月开学,

4、都会有宝宝出现入园不适应症。初次入园时,由于周边环境陌生,往往会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从而整天大哭大闹、吵着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专家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不利于孩子本身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抗拒心理;而另一方面,孩子的家长看着也会比较心疼,甚至产生转园想法,使得一些幼儿园的正常运作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大老师的工作难度。”专家分析:“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室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一般而言,一个班级里大约有 20 多个孩子、3 位老师,如果初入园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适应的话,老师将无法周到地照顾好每个孩子。”特殊阶段有特殊安排特殊阶

5、段有特殊安排在实行春季入园的幼儿园中,不少幼儿园安排了老师家访、宝宝和家长提前入园做半日亲子活动等适应课程。“家访是幼教工作最重要的一步。宝宝在自己的家中初次见到老师,会感觉老师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感,容易和老师熟悉、沟通。之后,家长还可以带宝宝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参观幼儿园教室、卧室和活动室等各种场地,在幼儿园停留一两个小时。在这样的三四天游玩后,幼儿园还可以安排宝宝在园内吃完午饭以后再回家,借此让宝宝熟悉幼儿园的杯子、碟子等个人用具的位置,适应幼儿园内的集体生活规律,并且看懂幼儿园里的各类标记。”专家介绍。除了家访和适应性的亲子活动外,也可以把宝宝喜欢的智能游戏、户外活动和互

6、动交流穿插安排在整个适应阶段的课程中。不少园长还建议,初入幼儿园的宝宝可以先在园内每天呆半天,并让宝宝在幼儿园里睡午觉,培养他在新环境里独自睡觉的胆量;等到逐步适应后,就可安排在幼儿园里度过一整天。在渐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再不会发生哭闹的现象了。提前分批入园效果好提前分批入园效果好提前分批入园,对宝宝适应新环境确实有效。有些家长一开始不放心孩子,但不少幼儿园还每天用数码照片、录像拍摄,在放学时播放给家长看;或通过幼儿园监控系统,让家长也能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段时间后,孩子情绪正常了,家长也更安心了。“去年暑假,幼儿园开始对孩子分批提前入园,事实证明,不仅宝宝喜欢,而且家长放心。据统计,小

7、班和托班总共 100多名宝宝,从 7 月开始就六七个孩子为一批,分批入园,每个老师负责两三个孩子。适应期为一周;每过一周后,就安排另一批孩子进园,同时让已经适应的孩子起带头作用,“大带小”让更多孩子适应初入园。一整套新方法试行下来,往年大哭大闹的情况明显减少,孩子也就容易安静。今年,我们将按计划继续进行。”王园长表示宝宝不想去幼儿园怎么办宝宝不想去幼儿园怎么办幼儿园是宝宝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在幼儿园中,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集体生活还能让宝宝学会与人交往和生活自理。虽说进入幼儿园对宝宝的发展有着这么多的好处,可是,

8、上幼儿园对宝宝来说却是一道大关。又哭又闹,不想去上幼儿园的宝宝不在少数。诚诚妈:诚诚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又哭又闹,到了幼儿园就没事了。接下来的几天还算正常,也没怎么哭闹,但是他好像一直情绪不太好,回家脾气很大,比以前爱哭(在幼儿园很少哭)。我问他喜欢去幼儿园吗?他只是摇头也不说话。后来我打电话给老师,老师说他表现很好,我也看过他在幼儿园的照片和视频,觉得他似乎也很快乐!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波妈:小波刚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喜欢的,可是送了快半年了,有一次感冒拖了 15 天没去,结果再送去就很难,一直哭不让妈妈上班,他也不去幼儿园,怎么办?甜甜妈:我家甜甜,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很喜欢和小朋友

9、一起玩。她一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开心,都没有哭过。直到最近,甜甜不爱去幼儿园了,问她也不说是为什么,问老师,老师说甜甜表现还行啊,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主持人:宝宝第一次离开家,离开总是陪伴身边的亲人,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周围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毕竟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宝宝在适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那么,宝宝都是由于哪些原因不想去幼儿园?宝宝不想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刘丽湘:宝宝多大能上幼儿园?刘丽湘:宝宝多大能上幼儿园?由于现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因此早

10、早就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或托儿所。还有的父母由于对早期教育过于迷信,认为宝宝只有尽早进入幼儿园才能接受到更科学更专业的教育。其实,对于宝宝何时入园更科学、更合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有专家认为,如果过早地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教育,会忽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 3 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英国儿童问题权威珀涅罗珀里奇博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

11、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对 1200 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父母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比杜尔夫强调,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当然了,宝宝终究还是要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那么父母应如何做出决策,到底什么

12、时候送宝宝去幼儿园合适呢?一般来说,宝宝到了 2 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喜欢社会交往,同时宝宝也能独立行走、语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能听明白日常用语。如果宝宝的控制能力具备,协调性也非常好,能够自己吃饭、自己去厕所,同时爸爸妈妈也希望宝宝去幼儿园,那么这时送宝宝去幼儿园,不会给幼儿园老师带来过大的工作压力,爸爸妈妈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宝宝入园时机就比较成熟。李玲:宝宝为什么不爱去幼儿园?李玲:宝宝为什么不爱去幼儿园?宝宝哭闹,不爱去幼儿园,究其生理、心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分离焦虑带来的情绪和生理问题分离焦虑带来的情绪和生理问题爸爸妈妈把宝宝送去幼儿园,会让宝宝产生一种“被抛弃”

13、的感觉,从而引起分离焦虑。所谓的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适当的分离焦虑是宝宝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爸爸妈妈能够帮助宝宝疏导情绪,绝大多数宝宝在入园后会渐渐发现自己并没有被爸爸妈妈“抛弃”,自己仍然是爸爸妈妈的“亲亲宝贝”。宝宝入园一段时间后,已经基本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情绪稳定,能跟着教师投入到保教活动中,但是有些孩子却因为感冒、咳嗽或腹泻等缺勤,无法来上幼儿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分离焦虑症的后期延续。1 个月的新环境适应使孩子“身心交瘁”,自然造成抵抗力的下降,出现所谓入园 1 个月后的感冒等症状。父母和老师却以为宝宝已经适应了,开始提新的要

14、求,宝宝得不到修整,于是以“病”来调整自己。因此,为了巩固成果,父母和老师不要马上对宝宝提出新的要求,而是让他感觉到安全和舒适,并且注意身体上的照顾。生活习惯和秩序被打乱生活习惯和秩序被打乱 2-3 岁的宝宝很敏感,这个时候的宝宝在家里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固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秩序,而去幼儿园之后,突然打乱了他原来熟悉的生活秩序和习惯,新的生活秩序如果跟原来的差别过大,就会让宝宝感到恐惧和不安,所以会哭闹,不愿意去幼儿园。不适应幼儿园环境不适应幼儿园环境宝宝刚进入幼儿园,是从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他无法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安全感,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和周围的人相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15、、怎么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并通过哭泣来发泄自己害怕的情绪,不想再去幼儿园。家园差异造成的挫折感家园差异造成的挫折感宝宝在家是被众星捧月般呵护和照顾着的,家里的大人都围着他转,但是到了幼儿园,不再是大家瞩目的中心,并且被要求和其他小朋友共同使用玩具,老师也要同时照顾好多小朋友,不会对他特别关注,敏感的宝宝就会察觉到各种“待遇”上的差异,从而产生挫折感,对幼儿园失去兴趣。宝宝的个性问题宝宝的个性问题有的宝宝个性比较胆小、内向,或是不喜欢与他人相处,这样的宝宝在幼儿园显得不太合群,也不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一旦宝宝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或是跟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在屡屡受挫之

16、后,便不想再去幼儿园了。康建琴: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康建琴: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宝宝上幼儿园习惯不习惯,喜欢不喜欢幼儿园,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给宝宝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宝宝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能否给予他正确的情绪疏导。1入园前准备入园前准备1)带宝宝到将要去的幼儿园参观让宝宝看看,幼儿园的院墙上画着什么;大门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果有画,要给宝宝讲一讲,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好感。有些幼儿园允许参观,那就可以带着宝宝参观一番,并且告诉宝宝,这将是你要去的幼儿园,这里一切都很好,有很多玩具,还有很多的小朋友。这样可以缓解宝宝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感,也更容易进入幼儿园生活。2)和宝宝一起做亲子游戏这些亲子游戏最好是宝宝即将进入的幼儿园所要做的亲子游戏,爸爸妈妈带宝宝一起做这些游戏,能够让宝宝对幼儿园快速熟悉起来,也能让宝宝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因为妈妈会玩的游戏,老师也会玩。3)培养宝宝独立自理能力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妈妈在家要训练宝宝学会自己吃饭,不挑食,学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这样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后,即便老师在生活细节上照顾不周,宝宝也能很好地适应。4)安排好宝宝的作息宝宝在家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