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9821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中文题目: 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外文题目: Analysi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Ourania 院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涉外文秘方向) 年 级 2011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结稿日期 2015 年 5 月 XX 日 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工业文明社会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实行的掠夺式开发,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甚至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边缘,酿成世界性的生态灾难。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局

2、面仍在日益加剧,并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领域,这使得人类开始全面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二十世纪末叶生态哲学思潮的崛起就是这种反思的标志;以研究生态文学为己任的生态批评就是生态思想在文学领域内进行的革命。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是一位极具生态情怀的作家。他在自己的创作中,一方面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嘲讽和无情的批判;另一方面,在疏离与逃避这种文明的同时,也在追寻着自己想象中的理想国度和充满诗意的大自然,祈盼着宇宙生态的平衡与秩序的和谐。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生态批评的理论,对其创作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在全面把握勒克莱齐

3、奥的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揭示其生态思想的内涵,这在人类生存受到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人与自然致谢四年就像是一眨眼的功夫,流逝太快,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抓稳抓住。但同样,这四年也给予我了太多,学海无涯却缩小了边际。无法模糊的关于在社团的美好记忆,无法忘记的初次走进大学校园的兴奋憧憬,无法不去回想的这四年美好的光影。当六月在来的路上,心中的不舍更加变得无法言说。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心中感慨良多。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导师 XX 老师,XX 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并将影响我的一生!XX 老师在我的论文

4、构思、写作上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我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宝贵的实践机会,使得我能够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感谢同学们给予了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诸多帮助与体谅。感谢你们在这几年给我带来的快乐,它将成为我一生中美好的回忆!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们,我希望用我的努力去回报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目 录引言1一、乌拉尼亚中生态关系的失衡 2(一)、人类与纯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2(二)、人类与现代文明之间关系的危机3(三)、人类与人类自身之间关系的危机7二、乌拉尼

5、亚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生态和谐的憧憬8三、结论10参考文献12引言早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已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变。从行星演化到地质变迁,从生命起源到生态系统演替,自然界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着。随着地球上人类的出现,大自然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也因此开始了,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从刀耕火种的采集狩猎文明社会到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类与大自然一直是一种被动的依赖关系,人是自然界的奴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受自然界控制。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无度的向自然界索取,破坏了自

6、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工业文明社会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实行掠夺式开发,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甚至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边缘,酿成世界性的生态灾难: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严重、酸雨浓度不断增加等自然灾害相继向人们袭来;人口爆炸、核战争的威胁、SARS 病毒、沙尘暴、精神的异化、疯牛病、禽流感等接踵而至。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导致生态危机的严重局面仍在日益加剧,并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领域。这促使人类开始全面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二十世纪末叶生态哲学思潮的崛起就是这种反思的标志;以研究生态文学为己任的生态批评就是生态思想

7、在文学领域内进行的革命。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Le C Lezio),1963 年以小说诉讼笔录成功地叩响世界文学的大门后仍笔耕不辍,迄今为止已发表 50 余部作品,包括童话、随笔、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印第安神话译著、传记、儿童读物、图片集、短文、合著以及许多篇前言。四十五年的创作历程中,他的创作风格、主题和题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转变,但是使其作品始终自成一体的是对文化和自然的深切关注。勒克莱齐奥将自己定位为一位生态作家,在其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绿色的情感纽带”,那就是:对大自然的关切,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礼赞,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对宇宙生态和谐的祈盼。他是一位极具生态情

8、怀的作家,也正是因为此,他被称为“神奇的自然崇拜者”。沿着勒克莱齐奥的笔端,我们发现他在自己的创作中 “不断述说着反抗现代社会,不懈追求自然原始生活状态的论题”,以半寓言式的手法描写自然和谐的理想的国度与当代主流文明社会形成的强烈对照的同时,表达对技术社会、消费社会的认识与批判。对其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想进行研究,可以增进人们的生态意识,充分认识自己的生存状态,这在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也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勒克莱齐奥通过作品乌拉尼亚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批判与憧憬,他批判了人类与纯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人类与现代文明之间关系的危机以及人类与人类自身之间关系的危机,与此同时,作家还对

9、人类与“自然”之间生态和谐充满了憧憬。这足以引起世人从文化和文学方面对这一美好的乌托邦式的探索加以思考、探讨和研究。一、乌拉尼亚中生态关系的失衡生态美学思想,尤其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勒克莱齐奥的诸多作品中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自然”在此包含了两种重大的含义,即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外部自然指纯自然和人造社会( 即现代文明);内部自然指人类自身。因此,探讨分析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人类与纯自然、人类与现代文明以及人类与人类自身之间关系。本文以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乌拉尼亚为例,探讨并分析作家在本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批判与生态和谐的憧憬。(一)、人类

10、与纯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为了适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不断地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在对整个大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导致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为了改善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对大自然进行一系列盲目且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使草原、森林及其他绿色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现代工业社会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率和利益,社会本身已经蜕变成异化的单一的社会,社会中的人类也因此受到影响,使得思维桎梏不前,单一腐化。现代社会的人类大多数只追求和重视物质享乐,忽视并厌恶精神上的追求,使得人类自身抱有物欲崇高、灵魂不再的态度在虚度生命。其次,反人道思想盛行。

11、在乌拉尼亚中“反人道”提出了批判: “(克里斯特罗革命者) 见什么杀什么,连院子里的狗和母鸡都不放过。被杀者尸体被扔进了生石灰的壕沟。”最后,人性丑恶扭曲。现代社会文明的主要体现就是科学,同时,科学也是社会现代性的精髓之所在。人类赖以自傲的智力资本则是知识阶层,他们也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探索者和精神的先锋者。因此,他自己也认为分别受到法国文化和毛里求斯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影响。由于他从小受到不同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并感受到了不同的区域文化,他这种不同于他人的出身以及不平凡的经历使其始终对大自然抱有一种独特的感情,因此他自始至终把文学创作作为探索生态文明的一种方式。在其创作过程中,

12、勒克莱齐奥尤其关注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所导致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更加严重破坏的现象。在小说乌拉尼亚中,勒克莱齐奥对人类对纯自然的破坏深表痛惜: “土地是我们的皮肤。由于现代工业社会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率和利益,社会本身已经蜕变成异化的单一的社会,社会中的人类也因此受到影响,使得思维桎梏不前,单一腐化。现代社会的人类大多数只追求和重视物质享乐,忽视并厌恶精神上的追求,使得人类自身抱有物欲崇高、灵魂不再的态度在虚度生命。其次,反人道思想盛行。在乌拉尼亚中“反人道”提出了批判: “(克里斯特罗革命者) 见什么杀什么,连院子里的狗和母鸡都不放过。被杀者尸体被扔进了生石灰的壕沟。”最后,人

13、性丑恶扭曲。现代社会文明的主要体现就是科学,同时,科学也是社会现代性的精髓之所在。人类赖以自傲的智力资本则是知识阶层,他们也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探索者和精神的先锋者。人类对纯自然的破坏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使得人类与纯自然之间的关系危机重重。(二)、人类与现代文明之间关系的危机人类从物质富足、精神富足两个方面追求自己的理想。大部分古典文明贬斥物质,鼓励人类追求道德、信仰等方面的领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现代鼓励人类张扬个性、强调物质,人类的物质化和欲望化过度强烈。唯发展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在物质主义指导下产生。简单地说,这种发展观念只关注物质需求的满足和物质

14、生产的发展,将物质增长作为出发点和目的,甚至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危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这带来的危机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生态上,还体现于人类社会和精神。美国生态文学家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1927-1989)就指出“为发展而发展”(the growth for the sake of growth)是“癌细胞的意识形态”、“是癌细胞的疯狂裂变和扩散”。艾比认为,这种观念破坏了现代文明,人类将成为牺牲品。勒克莱齐奥在乌拉尼亚中也有这样的担忧。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和无限扩大物质欲望带来了社会及精神问题:自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类精神萎缩、自身扭曲。首先,作品表现了这样一种观点

15、:随着物质欲望的膨胀,社会的公平性遭到巨大的破坏。无限膨胀的物欲造成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导致人与人地位的严重不平等和社会贫富的巨大悬殊。唯发展主义使得物质变得非常丰富,但大部分财富为少数人所有,底层贫困的大众没有因物质发展而享受应有的福利,依然贫困潦倒。最初的劳动在根本上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但是在乌拉尼亚中所描绘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已经不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沦为一种异化劳动,劳动的主体不再是“自然的人”、“感性的主体”,而是丧失了自己的双重性,日益单向度的人。由于现代工业社会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率和利益,社会本身已经蜕变成异化的单一的社会,社会中的人类也因此受到影响,使得思维

16、桎梏不前,单一腐化。现代社会的人类大多数只追求和重视物质享乐,忽视并厌恶精神上的追求,使得人类自身抱有物欲崇高、灵魂不再的态度在虚度生命。其次,反人道思想盛行。在乌拉尼亚中“反人道”提出了批判: “(克里斯特罗革命者) 见什么杀什么,连院子里的狗和母鸡都不放过。被杀者尸体被扔进了生石灰的壕沟。”最后,人性丑恶扭曲。现代社会文明的主要体现就是科学,同时,科学也是社会现代性的精髓之所在。人类赖以自傲的智力资本则是知识阶层,他们也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探索者和精神的先锋者。然而,勒克莱齐奥在乌拉尼亚中,在标志着世俗的现代社会朗波里奥,却把那些本应承担社会民众和社会各个阶层良知与批判正义的知识阶层描述得极为丑恶、无耻、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