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9603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生态视域下的科技价值观王海军(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要:本文阐述了科技乐观论和科技悲观论两种根本对立的科技价值观,并对科学技 术的负效应根源人为的倒行逆施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生态文明和 科技进步的关系中重新确立了科技价值观。 关键词:科技进步 科技价值观 生态文明 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 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马克思把科学视为“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 “最高意义上的革命 力量” 。并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 ”然而,无可否

2、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功能的实现,其负面效应不断产生和扩 大,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全球性生态危机。针对于此,怎样正确认识和把握科技价值 观就摆在人们面前。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科技价值观一、两种根本对立的科技价值观 对科技价值的的判断以及这种判断的标准,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科技乐观论(一)科技乐观论 科技乐观论将科学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神圣化,认为只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就可以 寻求到解决诸如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办法,视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 科技乐观论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以及无与伦比的成功而产生的。其倡导者培根坦言 “知识就是力量”等等。他们坚信单纯依靠科学技

3、术的力量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它的社会功能的扩大,科技乐观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一些人 对人类的未来持盲目乐观的态度,认为依靠科技进步,经济可以无限制的增长,消费水平 可以毫无节制的提高,生态等问题能迎刃而解。其代表作是以卡恩为首的美国赫德森研究 所的今后二百年和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 。 今后二百年是卡恩等人从一个较长 的时间对世界前景和全球问题的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世界从 1976 年开始 200 年后,即 2176 年是一个人口众多,富裕、并能控制自然界的世界。届时,世界人口 150 亿,总产值 300 万亿美元,人均 2 万美元。卡恩

4、等人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认为人口增长过 快、经济停滞、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匾乏等全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近期或中期 的未来会得到解决。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则认为,为了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经济可 以无限增长。 科技乐观论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万能的,认为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就可以完全解决人类已 经存在并不断出现的生态危机,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正效应,把科学技术的作用绝对化, 离开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孤立地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否定了政治的、经济 的、文化的因素在社会发展种的作用,殊不知当今出现的许多生态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科 学技术问题,而是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绝不是仅靠科

5、学技术所能解 决的。 (二)科技悲观论(二)科技悲观论 与科技乐观论相反,科技悲观论则把科学技术视为罪魁祸首,将现代科技的进步及其 作用绝对化,只是采用怀疑、否定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方式,把资源、环境危机的出现统 统归罪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应用。认为解决当前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限制乃至 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错误地将大科学技术当作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及生态危机的总 根源。科技悲观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失当并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引发 的。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科学技术造就人类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首先举起了 批判科学技术的旗帜。在论科学与艺术一文,他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伤风败俗

6、,号召人 们要“返归自然” ,科学技术的发展未必是福音,而常常是灾难。自卢梭之后,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一步发展,20 世纪的人文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以及环境保护主义、罗 马俱乐部、后现代主义等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一浪高过一浪。1962 年,美国蕾切尔卡逊发 表了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 ,以生态学的视野揭示了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提出了人 与自然共存共荣的问题。1972 年,美国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的著作只有一个地 球 ,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 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指出正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 造成科技异化,给

7、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世界在人口、工业化、 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全球增长的极限将在未来 100 年中发生,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的突然衰退。要改变这种可怕的后 果,就必须实行“零的增长” ,保持全球的均衡状态。 科技悲观论指出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重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是,科技悲观论将一切社会问题都归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上,甚至要用限制和停顿科学 技术的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片面的。他们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解决这 些问题提供现实的条件。 科技乐观论与悲观论这两种看法,都过于简单化,有其局限性。

8、他们都片面夸大现代 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脱离了特定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来片面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 社会后果。然而,这两种观点,的确给予人们不少的启迪。 二、科学技术负效应根源之解析二、科学技术负效应根源之解析 科学技术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洪水猛兽。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掌握了空前改造自然的 能力,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但是,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 一刃 对着自然,一刃对着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 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它在给人类创造美好前 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造成生态环境危机并由此引发一系列

9、威胁人类生存 的全球性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能源危机、人口膨胀 等等,使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科学技术出现负效应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人为的倒行逆施。特别是工业文明后,一些人认为“技术是万能的” ,盲目陶醉于 改造自然的胜利之中,以自然界的绝对统治者和征服者而自居,片面强调自然对人类需要 的满足,凭借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为所欲为,把个人凌驾于自然、社会之上。正是受这种片 面的科技价值观的支配,导致了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从而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引 发了生态危机。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不合理的社会政 治经济制度往往加剧社会的异化,一些

10、国家把高科技作为国际政治生活的重要筹码,利用 其在高科技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强化自己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地位,为干涉和主宰他国、称霸 世界的政治等目的服务。在工业文明时代,以人对自然的征服、索取为目标,强调人是自 然的主宰,它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人对自然的索取上,成为人们破坏自然、榨取自然的工具, 从而引发了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类步入了危机。爱因斯坦早已说明“科学是 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 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科学技术是一种工具 和手段,不同的人可以用它来完成不同的目的,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给人类带来

11、灾难。 这种社会原因不能由科学技术本身来承担。 二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应用的成果,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知识体系与活动过程,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 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因而在科技设计、选择和预测时, 就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因素及全部备选方案,也无力准确预测其决策所导致的所有可能的后 果,往往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负效应。人们对一些新技术和复杂技术如核技术、生化技术 等仍欠全面深刻认识。历史上所遭受的种种生态灾难便是明证。如 1986 年,在现为乌克兰 的前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核泄露灾难,拉响了安全利用核能的警

12、钟。还有, 人们常常容易看到眼前的厉害和直接后果,难以充分觉察和预料长远利益和间接后果,进 行决策和应用科技成果也可能造成失误。如为提高粮食产量,借助于化肥、农药、除草剂、 添加剂、农膜、转基因技术,这可能使农田生态遭到破坏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可见,面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人类不得不从现实的角度来审视科学技术,正是科学 技术这把“双刃剑” ,既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负效应,但 它的产生不是科技本身的问题,而它的正效应仍占主导地位。 三、生态文明指向下的科技价值观三、生态文明指向下的科技价值观 认清科学技术负效应的根源,消除科学技术应用的盲目性,把它的发展限定在有利于 改

13、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轨道上来,是生态文明向科学技术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传 统科技价值观。 (一)生态文明成为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一)生态文明成为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人们切身感受的生态危机。由原始文明进入到农业文明,人对 自然的初步开发。而步入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 步。同时,也导致了全球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资源枯竭、生物 多样性锐减等为特征生态危机。这一系列危机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 制约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现实表明, 生态文明正是人们在对传统发展带来的危机进行 深刻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观,是一

14、种新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它以人与自然关系的 和谐为核心,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必须以生态化为发展方向。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 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在这个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 科学技术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并不是一种独立力量,科技发展应有生态维 度,应以生态最优化原则代替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是以生态化作为科 学技术的主旨向度和使命的,一切科学技术都以维护生态平衡作为自己的发展前提,实现 科技、生态的最优化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看待科 学技

15、术,只有确立了这样的科技价值观,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真正被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内, 始终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科技进步成为生态文明的实施助力(二)科技进步成为生态文明的实施助力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杠杆。实现生态文明 建设目标,最终仍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环境污染、资源耗竭、气候异常、水土流失 等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认识这种 严重后果,并自觉控制人类活动,使之朝着不危害人类生存的方向进行的可能。科学技术 的生态调节功能,就是在掌握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不当所引起后果的 基础上,有计划、

16、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应用科学技术防止和消除有 害后果,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环保技术、能源再生与替代技术、臭氧层保护技术、 有毒有害及危险废物的防止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各种支撑手段, 从根本上赋予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符合生态化要求的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态文明 的重要成果。树立起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 正效应,使科学技术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年,第 372 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732 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304 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571 页. 5爱因斯坦文集 (第 3 卷)C.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