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9571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2013 年第 2 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 “四位一体”拓展成为“五位一体”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这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一个伟大进步,是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一、准 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一般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是指人与物的共生共荣、人与 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其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 来,在保护生

2、态环境的前提下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广义的生态文明包 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升华对其行为和后 果的负面效应的认识,不断调整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认为,生态文 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的文化伦理形态与文明进步状态。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与工业文明相比 较,生态文明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工业文明下经济发展 很快,却忽视了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仍然强调发展,但这种发展是

3、建立在资源和环 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系统永久支撑能力的基础上。 2、人和自然的统 一性。工业文明强调以人类文明为中心,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主宰,在对自然征服、索取 和统治的过程中,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生态文明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利 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关注自然存在的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3、公平性。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更关注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和当代人与后代人 之间的公平。自然界是属于全人类的,当代人及后代人都应公平地享有自然界的资源和环 境,共同承担起在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道德责任,从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1、

4、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 关系。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四种文明形态,即:原始文明 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敬畏,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 盲目地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提高到“人畜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处于主 导地位,人类处于从属地位,人与自然基本和谐;工业文明时期,发明了机器,科学技术 发展迅速,生产力提升到“机械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是人类的奴 隶,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文明时期,生产力提升到“再生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为文明,四种文明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

5、质生 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又有其不同之 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 业文明是在人类与自然力量对比处于不平衡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物质、理性与进 攻性的特征,生态文明却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 2、生态 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 四大文明内涵独立、相互联系、互 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生态文明是生 态前提,物质文明是物质基础,精神文明是思想保证,政治文明是政治保障。生态文明与 这三大文明之间,既有不同点、共同点,也相互联系。 不同点在于:物质文明是人类 改造自然的物质

6、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 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共同点在于:生态文明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要求人们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生态文明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要 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树立生态观念,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 联系在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

7、:有健康的生 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 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 存危机。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 中国”的重要前提。 “美丽中国”不会自然实现,既不是人对自然的肆意改造和绝对征服, 也不是人对自然界的无所作为和无端放任,而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只有以生态文明 建设为落脚点,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使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 才能建成“美丽中国” 。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石。 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要求促进经济、

8、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 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实现 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能够有效避免忽视经济发展的目的、以环境为代价、 重量不重质等三大负面效应。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 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 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面对

9、我 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 性。 (一)资源约束趋紧。与国际比较,我国在资源总量上丰富,但人均贫乏。如 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 7%,居第 6 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 25%,为全球 13 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40%;石油资源的占有量仅为 世界人均水平的 11%。就国内而言,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为 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 外依存度在不断上升;水资源时空分布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平均缺水量 536 亿立方米,2/3 的

10、城市缺水,110 座城市严重缺水;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逼近 18 亿亩红线。就能 源来说,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较低,优质能源供应不足。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2010 年能源消费中,煤炭占 68%;2010 年高耗能行业占能源消费 的约 80%。 (二)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污染物 的排放总量大, 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首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世界第二位,有机污水排放量相当于 美国、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总和;水污染严重,全国大、中城市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的遭 受污染,如河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 农业开发区,浅层地下水已出现面状污染态势。一

11、些 重点流域污染严重,不少地方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近海水域赤潮接连发生, 如三峡水库区支流水化时有出现;大气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据世界卫生组 织 2011 年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 10 个城市排名中,中国有包括北京在内 的 7 个城市,其中山西省太原市的排名第一;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 (三)生态系 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首先是水土流失加剧。 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建国初期约 153 万平方公里扩大到 367 万平方公里,占国 土面积 37%,且每年都在以 1 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次是土地沙化面积趋宽。沙化土 地

12、在新、青、宁、甘、陕、蒙、冀、黑、吉、辽 10 个省、自治区,已形成长逾万里的风沙 危害线,面积达 168.9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7.6%。草地退化面积达 1.3 亿公顷,占 草原总面积的 1/3,并且每年都以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科尔沁、 鄂尔多斯等草原,而今已沦为“风吹草地尘飞扬”的沙地。再次是水污染带来各种问题。我国每年有十万人死于水污染,数千万人患病,3.6 亿人难寻安全饮用水。水污染不仅干扰 鱼类的洄游和繁殖,造成其生长迟缓和畸形,而且导致大量鱼虾等水生物死亡,破坏了生 态循环系统,引发赤潮等现象发生。 因此,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消除资源环境威胁,

13、 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的题中之义。 三、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重点任务: 第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 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应当做到: (1)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2)实施分类管理 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3)根

14、据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以 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开发,促进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发展。 第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 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应当做到:(1)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形成节约 资源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和效益,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3)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

15、护,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设节水社会,完善各种资源的保护制度,提高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综 合利用水平。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 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 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 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应当做到:(1)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全面完成保护区规划,取缔 所有排污口,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 (2)防治大气污染要实行脱硫脱销并举、多种污染物 综合控制,健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3)坚持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加强面 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

16、治。 (4)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控距离。 (5)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力度,把环境污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 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 奖惩机制。应当做到:(1)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 的权重,淡化 GDP 考核。 (2)健全基本管理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 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3)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 格和税费改革。 (4)建立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 点。 四、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应走在全国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