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9301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 一次口水战的总结兼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鸡在前,还是鸡蛋在前?这是个滥俗的悖论。你可以进行无穷无尽的推论,但是你永远没有结论。某种意义上,西方经济学的供应-需求-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和这个类似。为了排除我们曲解他们理论的可能,所以我从网上直接复制以下内容,建议大家 跳着看,大体浏览一下,免得为大量打数学招牌的伪经济学垃圾浪费时间。(一)、供给与需求理论(一)、供给与需求理论1、需求曲线是一条表示在所有其他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不变时,某物品需 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特点是:(1)曲线方向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2)曲线形状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曲线。

2、(3)曲线具有连续性。(实际上,曲线是不可能连续的,但为使分析不致复 杂,假定曲线是连续的。2、需求函数如果影响需求的其他各种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 关系,即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影响需求的惟一因素,以户代表价格,就可以把 需求函数写为:D=f(P)上式表明了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D 是价格 P 的函数。需求函数是用模型法(或 称代数表达法)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需求函数表明,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3.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表示在其他影响厂商供给的因素不变时,某种商品价 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的特点:(1)曲线的方向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2)曲线的形状可以是

3、直线,也可以是曲线。(3)曲线的连续性。(现实中,曲线不可能是连续的,但为了简便起见,假 定曲线具有连续性。4.供给函数如果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影响供给的惟一因素,以 P 代表价格,就可以把供给函 数写为:S=f(P)供给函数就是用函数关系来表明某物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上式表 明了某商品的供给量 S 是价格 P 的函数。供给函数表明,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价格降低,供给量减少。5、商品均衡价格: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在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种相反 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 供给量相等时

4、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 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 交点上,该交点即是均衡点。6.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化:需求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它是衡量一种物品的 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是下降的,即正 的价格变动会引起负的需求量变动,所以,价格弹性是负数。7.需求收入弹性:收入的变化会引起需求的变动,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需求收入弹性来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值的物品称为正常物品,需求的收 入弹性为负值的物品称为低档生活必需品。在正常物品中,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 1 的物品为奢侈品,需求的收入弹性

5、小于 1 的物品为必需品。8.供给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而言 ,房地产产品生产周期长,所以供给弹性较小。轻工业产品,尤其是食品、服装 类产品,由于生产较为容易,并且生产周期短,所以供给弹性大。9、市场出清:是指在某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产品或劳 务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即在这个价格水平上,市场 上的意愿供给等于意愿需求,市场达到均衡。这种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 生活中只能偶然存在。10、供求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 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

6、 向变动。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第三、供 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第四、供给的增加 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请大家注意这三段,请精读: 2、需求函数如果影响需求的其他各种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 关系,即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影响需求的惟一因素,以户代表价格,就可以把 需求函数写为:D=f(P)上式表明了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D 是价格 P 的函数。需求函数是用模型法(或 称代数表达法)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需求函数表明,价格上升,需求量

7、减少,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4.供给函数如果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影响供给的惟一因素,以 P 代表价格,就可以把供给函 数写为:S=f(P)供给函数就是用函数关系来表明某物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上式表 明了某商品的供给量 S 是价格 P 的函数。供给函数表明,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价格降低,供给量减少。10、供求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 变动。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第 二、需求的增加引

8、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第三、供给 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第四、供给的增加引 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第 2 段的最后,表明需求函数是由唯一(西经特别善于形而上学,经济只与模型 有关,和政治,历史,乃至人本身什么的都绝无关系。不过我们姑且都先忍受吧。)自变量价格决定的。同样,第 4 段的最后也说明,供给同样是由价格决定的 。在第 10 段,西经理论的结论则是:供给和需求函数决定均衡价格。很完美,很“ 辨证” 。大体上确实是正确的描述了价格在市场条件下的变化情 况。但问题在于,如果说市场上供给决定价格,以及需求决定价格的博弈是

9、第一 次博弈,那么这第一次博弈进行时起决定作用的那个价格怎么来的呢?也就是说 ,首先决定需求和供给函数的那个价格,从那里来的?前一次博弈的产物?问题 如果按照这样推下去,那么就永远没有终点,西经依然什么问题都没有解答!原来西经的经典价格理论就是拙劣的市场心理学分析(没办法,不能为资本家赚 钱,西经就什么都不是了)至于其所谓“价格是什么”,不过是同义反复而已 !西经理论根本就没有解释出价格的根本成因!那么马克思又是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的呢?之前我已经发表过一篇论述我观点的文章了,我是不同意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派的简单的劳动价值论观点的。其实只要知道经济学史就不会不知道。劳动价值论来自于古典国民经济

10、学派,来 自经济学的鼻祖魁奈,斯密和李嘉图。作为国民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是马 克思比较赏识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似乎完全引用了李嘉图的观点,以致 某位美国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只是李嘉图一名不太 重要的追随者”。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都知道,传统上,资本制度是用劳动时间作为工资的衡量单位的。为什么这 么做?不是因为公平,也不是因为阴谋,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社会发展带来了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化劳动的出现。机器的出现使得资本隐 蔽的剥削首次成为可能。设想一下,在封建时代,一个行会工人为作坊老板打工 ,由于劳动是手工的,因此他出了多少劳动力是很容易计算的

11、。但是流水线和大 机器劳动使得工人劳动创造的物(使用价值)的量多多少少的被隐蔽了。作为历 史发展结果的大机器-雇佣劳动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衡量劳动报酬呢?还好,商 业活动创造了一个东西:货币形态的交易。从商品分离出来的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货币(尤其是逐渐发展的纸币包 括现在的电子货币。这里我暂时只谈纸币)作为一种衡量商品的手段,表示 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相等,工人的雇佣劳动无非就是资本家和工人的交易用 纸币购买工人的劳动产物商品。但是纸币天然没有使用价值,而商品天然没有价 值(借用马克思的话说,哪个化学家或者物理学家在商品的物理或者化学结构里 面发现了价值?不知道茅于轼先生这样的前前物理学家是不是

12、发现了?)。两者怎 么达成交换的社会共识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过程,坦率的说,我个人还没 有足够能力讲解这段历史,而且这个也并不重要,所以从略。我不可能去揣测魁奈,斯密,李嘉图和凯恩斯是怎么看待劳动价值这个问题的。 我们目前只是知道,经济学家最后发现,社会一般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有一定 的关系,即使不是一比一的关系。公正的交换从来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就算原始社会的人也不可能。因为物物交换中两者交换的物的永远不是相等的,劳动时间 上也不可能一样这一点马克思完全是知道的,如果认真看过资本论就不难明 白。所谓公正,最多能达到彼此同意进行交换。但是劳动时间和商品价格之间必 然有一定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13、?比如最早的农产品交易,农产品严重受制于时 间,农产品主人用它交换其他商品时,必然要考虑自己生产它所使用的漫长劳动 时间,并以此对比对方获得其持有的商品所需要的付出。这里只能大体估算,不 过只要双方觉得满意,交换应该就可以成立。顺便说一点,资本家和工人的交换 却是不对等的。在英国圈地运动时,农民是被迫去工厂工作,在我们这里,工人 是因为下岗的威胁不得不接受任何苛刻的劳动合同。正是因为劳动时间和价值之间不可能绝对精确的关系,或者说使用价值和价值之 间强制的要求相当(但其实不等)的关系存在,再加上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间 隔,资本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劳动窃取。这一点在酒店这些地方比较容易看 出来,

14、因为这里的产品是没有具体的物质形式的,而且生产和交换是同时进行。 一个酒店一天的纯营收和工人的总工资之间可以存在 10 倍的差距。在这里劳动是 否被剥削就很清楚了。可是在工厂中就不太容易看出来。不管怎样,那些早期的 经济学家(不可否认他们确实有一定的良好愿望,斯密的书里面不时透露出来的 空想人道主义情绪就是证明)认为这是维持经济健康运转的好办法(事实在一定 程度上确实如此),我不能演绎理论和实际互相影响的过程(资料缺乏)但是两 者互相影响是绝对的。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出现无疑反映了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并且与资本家的利益结合。如果违背了资本家的利益比如马克思的理论 资本家就会无视它)。而这种观点

15、长期的存在则说明劳动价值论(当然不是那 种把一切劳动创造都归于工人的劳动价值论)对资本的运转确实是有用的,并且 也成为蒙蔽劳动者的意识形态因为看起来公正嘛。可是,只要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价值和工人的工资不相符, 那么经济危机就必然爆发。资产阶级的劳动价值论不可能公正到认为一切财富属 于劳动者,所以就不能避免经济危机。至少有一个经济学家绝对了解资本的剥削秘密,他就是凯恩斯。对经济危机的解 析使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恰好就是因为购买力不足(这 是凯恩斯的理论)。但是凯恩斯不会公开承认,乃至反对剥削。他的选择就是赤 字政策,资本家和工人双“赢”。他的理论为资本主义带

16、来了黄金年代,但资本 的核心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所以凯恩斯主义最后还是失效了,这 个就不多说了。继续说劳动价值论。实际上马克思看得更远:“在机器体系中,对象化劳动(即 机器劳动,笔者注)在劳动过程本身中与活劳动相对立而成为支配活劳动的力量 ,占有活劳动的资本就其形式来说就是这样的力量。由于劳动资料转变为机器体 系,由于活劳动转变为这个机器体系的单纯的活的附件,转变为机器运转的手段 ,劳动过程便只是作为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一个环节而被包括进来. .”“对象化在机器体系中的价值表现为这样一个前提,同它相比,单个劳动能力创 造价值的力量作为无限小的量而趋于消失。”“机器体系的这种道路是分解通过分工来实现,这种分工把工人的操作逐渐 变成机械的操作,而达到一定地步,机器就会代替工人. .工人自己的劳动能 力就贬值了. .”(以上全部摘自1857-1858 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这里,马克思实际已经预料到愚蠢小猪网友告诉我们的威力巨大的信息化工业的 后果尽管他恐怕没有想到具体形式。也就是说,随着机器劳动的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