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鹏:论见义勇为的文化基因 文本文档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9287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若鹏:论见义勇为的文化基因 文本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李若鹏:论见义勇为的文化基因 文本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李若鹏:论见义勇为的文化基因 文本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若鹏:论见义勇为的文化基因 文本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若鹏:论见义勇为的文化基因 文本文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若鹏:论见义勇为的文化基因李若鹏:论见义勇为的文化基因 文本文档文本文档见义勇为精神的文化基因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道德谱系中,见义勇为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中,见义勇为精神一直是生发浩然正气的动力源泉。新时代的见义勇为精神,为中华传统美德注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鲜时代血液,成为新时期青年一代应有的价值追求。近期以来,河南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呈现“井喷”之势,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涌现出孙开阁、吕俊峰、邢二朋、魏杰彪、张旭、孔广周、刘广利等 20 多名青年英雄。据不完全统计,2008 年以来,全省受表彰的见义勇为青年英雄

2、已达 163 位。这些青年英雄们用青春飞扬的生命诠释了当代青年的高尚情操,用舍己救人的行动弘扬了健康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用侠肝义胆的壮举展现了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他们的见义勇为行为,引领着时代的道德风尚,激发了全社会向美向善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形象生动、熠熠生辉。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相应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背景。农耕经济培育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木之根本、水之渊薮,在见义勇为精神的形成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而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与重要发源地。河南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呈现“井喷

3、”现象,其背后是积淀深厚、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追根溯源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处于农耕时代,生活在腹地的中原人,没有面临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不需要培养侵略和争夺的战争技艺,不需要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依靠躬耕陇亩、辛勤劳作,就可以五谷丰登、生存繁衍。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温良谦恭让”的特殊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性格不同于草原游牧文化的外向攻击,也不同于沿海商业文化的唯利是图,而是一种“天人合一” 、 “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的和谐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滋养下,中原人民具备了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仁爱礼让

4、、温顺谦和的交往态度,朴实内敛、乐于助人的群体性格。 “厚德载物”就涵盖了互助互爱、乐于助人的“向美、向善、向真”思想,见义勇为、乐于助人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基因,一代代遗传了下来,渗入骨髓,融入血液,成为中原人民文化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文化厚重、丰富、多元。说其厚重,是因为中原居中国核心,纳万邦灵秀,积千年文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根基。说其丰富,是因为其诞生了道家“无为” 、儒家“仁义” 、墨家“兼爱” 、易文化“阴阳互变”等丰富的精神文化,别具特色,独具优势。说其多元,是因为道家、儒家、墨家、易文化、宗教文化在中原地区并存互动,泽被后世。在这些思想文化中,均可以找到与见

5、义勇为的对接点。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 ,“舍生而取义” “杀身而成仁” ,旨在倡导仁爱、忠诚、正直的品德;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 ,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 “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这是对仁爱思想的升华凝聚;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旨在倡导遵从大道,遵循规律,建立“大同”社会;佛家思想则强调修身,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在历史的进程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以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奉为圭臬。虽然在南宋以后,政治经济中心南迁,但“孝悌

6、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伦理观念,在中原大地上也从未中断过。今天河南英雄群体的出现,是中原文化在青年一代身上的强力脉动,是中华美德在青年一代血脉中的流淌传承。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特质的中原文化,堪称华夏文明的摇篮,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在海内外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考古学家严文明曾说:“中原以外的文化区都紧邻或围绕着中原文化,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这些外围的文化区是花瓣,而中原文化是花心。 ”正是花心的不断绽放,才形成了中华文化这朵绚烂的文明之花。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中长期扮演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角色,在与其它文化不断的碰撞融合中,不断扩大着自身的外延,并由此催生了中华文

7、化。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仁爱、助人、见义勇为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石和圭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见义勇为行为在中原大地层出不穷,道德模范在中原大地不断涌现,有其必然性。当前,华夏文化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起青年一代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让他们面对纷至沓来、泥沙俱下的各种思潮立场分明、岿然不动。近年来,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等青年道德模范的大量涌现,就是中华文化的张力使然,就是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的传承和升华。青年是支撑民族未来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一个时代的品格就是青年的品格,有了品格高尚的青年,这个社会的整体道德就会高尚。中华文化如一面历久弥新的旗帜,高扬于当代青年的心中,在这面大旗下,更多的青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的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肩负起道德重塑的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中奋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