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mingti****nghao 文档编号:4059277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二政治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十课创新意识创新意识 与社会进步与社会进步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4 4 授课班级:高二(授课班级:高二(4 4)()(6 6)班)班 科科 目:思想政治目: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 课课 题:第十课题: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识记 : (1)辩证否定的含义 (2)形而上学否定观 (3)肯定一切 (4)否定一切 (5)“扬弃”的含义 (6)创新意识 理解理解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1 身的

2、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4)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分析分析 (1)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怎样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2)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3)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革 (4)运用辩证否定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火系 (5)结合现实例子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2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两种不同的否定观,提高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3、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树立辩证的思维观念、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观念 (2)初步树立立公民要为创新作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 (3)懂得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不断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二、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辩证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三、三、【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 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 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四、

4、【方法点津方法点津】:(1)学习辩证的否定观,要把它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加以对比,通过比较加深理解。(2)要结合一些具体事例,从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说明创新的重大意义和 作用。(3)注意搜集、整理教材内、教材外与本部分内容有关的成语、俗语、名言,加以提炼其中用心 爱心 专心2蕴涵的哲学道理。 五、五、【课文导语课文导语】: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 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 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

5、俱进。10.110.1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因为: (1)(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 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

6、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 主要方面,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 物变成了新事物。 2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这是辩证的否 定的第一个特点。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条件的,对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必然 的,有积极意义的。但任何事物的存在又不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其存 在的合理性就会逐渐丧失,由原来合理的变为不合理的,由积极的变为消极的,这时,事

7、物 内部的否定因素就逐渐发展为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于是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事 物便由旧质向新质转化。可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通过否定实现的,不经过否定,旧事物 不会灭亡,新事物也不能产生,所以,没有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 3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 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二个特点。 否定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根本性的质变,因此新旧事物之问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新 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辩证的否定并 不是

8、把旧事物简单地抛弃,而是既否定,又肯定,既抛弃,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就是 说,被否定的只是旧事物中过了时的、消极的东西对于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 则肯定和保留,并加以改造、提高、吸收,使之成为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扬弃”。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 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 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环节的否定也叫做“扬弃”。恩格斯说,“扬弃”就是“既被克服又被 保留”,就是说,在“扬弃”中,新事物不是简单

9、地抛弃旧事物,不是化为绝对的无,而是 战胜、克服旧事物,并把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吸取过来,加以同化,作为自身发展的有机组 成部分。新事物如果抛弃了旧事物内部的一切东西,割断和旧事物的一切联系,就会使发展 成为不可能。 5 5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认为事物内部不包含肯定方面和 否定方面的矛盾,把事物看成是没有矛盾的绝对统一体,一事物是它自己,就永远不会转化 为它事物。它不把否定看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看成外力作用的结果。它把肯定和否定用心 爱心 专心3绝对对立起来,把否定看作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一笔勾

10、销,没有任何的保留,否定一切; 它把肯定看作绝对的肯定,肯定一切。这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根本错误的。因此,我们必 须弄清它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在实践中的表现,以提高我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1)(1)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肯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它否认事物内部有否定的方面,认为某物就是某物,不可 能变成他物,这就否认了事物的质变,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的 发展。在实践上,它对待旧事物的态度是不加批判的全部保留,只要继承,不要批判。 (2)(2

11、)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 的发展。的发展。 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另一种表现。它对待旧事物的态度是全盘否定,统统抛弃,认 为新事物是绝对的新,它既不能在旧事物的基础上成长起来,也不会有旧事物的一点痕迹。 这样,就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使事物的发展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实际上也否认 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这种否定一切的错误表现就是只要克服,不要保留,只要批判, 不要继承。认为否定就是对事物的绝对消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12、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我们必 须给予批判,坚持用辩证的否定观武装头脑。 6 6辩证否定观的意义辩证否定观的意义革命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书本是传播知 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谁也不可能“一眼 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 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 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13、与发展,在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然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因 此,我们对待过去的历史文化遗产既不能一概肯定,全盘继承,也不能一概否定,统统抛弃。 而应当在批判的基础上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把批判和继承统一起来。 任何文化都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都有其本身发展的历史。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同志都 十分珍视历史文化遗产,给以批判地总结,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吸收 和改造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对人类先进思想继承和发展的 结果。对待文化遗产。毛泽东也十分强调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

14、指出: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这些。我们还只是小 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 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认这一份珍贵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 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3)(3)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叉要在否定中看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叉要在否定中看 到肯定,防止和克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到肯定,防止和克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错误倾

15、向。 对于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不能迷信,不唯书,既不能无批判地全盘继承。兼收并蓄;也不能 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既要反对复古主义,也要反对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 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 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有革命批判精神。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有革命批判精神。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 1辩证否定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否定的革命批判精神。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 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 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

16、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 衰落和灭亡。 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用心 爱心 专心4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 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1)事物的存在对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是有理由的、必然的。事物的存在对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是有理由的、必然的。 任何事物在它刚刚产生的一段时间内,对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合理的。 (2)(2)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存在的理由就会丧失。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存在的理由就会丧失。 随着时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