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8589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1金 碚“稳中求进”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不仅从经济运行状况和增长态势看我国经济增长已显现减速趋稳的特征,而且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向也从主要追求高速增长或“保增长”转向“稳增长、调结构”。这深刻地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增长的态势、经济体制机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念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增长减速趋稳的态势基本形成在应对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我国采取经济刺激政策,连续保持了 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我国经济增长并未回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高速增长态势,而是进入了减速趋稳通道,经济增长率从 2011

2、 年的 9.2%下降到 2012 年的 7.8%,今年上半年稳定在 7.6%。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得出了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移的结论。例如有学者估计,我国 GDP 潜在增长率将从 20062010 年的 10.5%下降1 人民日报 ( 2013 年 09 月 02 日 07 版) 2 到 20112015 年的 7.2%,进而下降到 20162020 年的 6.1%。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率必然历史性地下一个台阶。不过,我国经济增长并未“硬着陆”,而是表现出减速趋稳的态势,同时我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面临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

3、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如果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基本走势,就必须保持较高的工业增长速度。现实情况也是这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2012 年为 10.0%,今年 4 月和 5月分别为 9.3%和 9.2%,均高于 GDP 增长率。因此,从可能性上说,我国经济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升级空间。从必要性上说,如果没有发达的工业,我国面临的几乎所有重大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安全问题都无法解决。所以,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不仅要“稳”,而且要“进”。中央确定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更将使我国经济增长获得新的动力。何以为稳,进向何方“稳增长”决不仅

4、仅是避免经济增长“硬着陆”,而是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样的阶段, “稳”的含义不只是将经济增长率调控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目标区间,还包括稳心态、稳政策、稳预期。 3 稳心态,就是力戒急于求成、贪大求快、不惜代价等社会心理,以更为稳健、更关注长远目标和更符合客观规律的理念和行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稳政策,就是力戒仓促多动、过度刺激和无序补贴的政策调控方式,以慎重和可预见的政策调整、适度的经济政策干预和不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的政策优惠,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近 20 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有效避免了经济的大幅波动。今后,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前瞻性,着力营造

5、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环境。稳预期,就是力戒优惠竞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稳健的心态和经营方式、更大的耐心和力度,扎扎实实进行技术创新,增强长久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由于焦躁的社会心理和一些地方不稳定的政策措施导致企业和居民预期紊乱,就会出现经济主体行为扭曲。例如,在一些地方,企业投资主要不是考虑自身条件和实际能力,而是以获取优惠政策特别是圈占土地为目标, “服从”和“响应”政府鼓励政策;很多企业没有耐心进行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满足和停留于粗放发展。这些问题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于政府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包括

6、高技术产业、战略性 4 新兴产业例如光伏产业,企业在优惠政策激励和地方政府直接推动下,完全缺乏对未来的合理预期,以高增长时代的亢奋心态和不切实际的乐观预期,爆发式扩张产能,忽视风险,结果往往导致恶性竞争,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暴跌,企业亏损甚至破产。纵观世界上的优秀企业,它们大都具有稳健的经营心态和经营方式,特别是坚持财务稳健和法律稳健。前者表现为避免投机和过高负债,保持健康的现金流等;后者表现为依法经营和规避法律风险,减少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以保持稳定的经营环境。这样的素质正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所缺乏的。稳中求进, “进”向何方呢?简而言之,更高素质、更平衡协调、更绿色环保是基本方向。所谓“更高

7、素质”,就是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体系全方位的精致化、信息化和高端化。无论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无论技术密集度低还是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都必须提高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所谓“更平衡协调”,就是实现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合理化。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水平仍然处于中低端,而且空间分布很不平衡。目前,我国工业化推进的空间态势总体上处于从先发地区向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加速扩散的过程。因势利导、积极有序地推进这一过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战略方向。所谓“更绿色环保”,就是使工业生产以及工业品的使用更清洁、更具有环 5 境友好的性质。实践证明,人类不可能以停止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不发展

8、工业的方式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也不可能以无视资源环境约束的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以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更高的绿色环保标准,彻底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推进改革是实现稳中求进的根本保证保持稳中求进的健康发展态势,必须继续推进改革。我国经济从亢奋的高增长轨道转向稳中求进的持续健康发展轨道,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作保障。稳中求进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爆发,而是持久的耐力。完善的经济体制机制必定是排斥“爆发”、支持“耐力”的。当前,应着力改变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运行、压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以及出台不利于公平竞争政策措施的做法,因为这些做法既不利于经济平稳增长

9、,也不利于促进创新。人们期待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就是期待以完善的体制机制获得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保证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轨道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既深入研究战略性、规律性问题,又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握好、运用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政策和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使市场主体有稳定的预期;把综合运用多 6 种政策工具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创新驱动,既稳当前、又利长远,更显著地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总之,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正在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在这一时期, “稳”是基础, “进”是方向

10、。实现稳中求进,需要根本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和做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认识到,经济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有机体,其活力来自无数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行为和公平竞争。也可以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生长”和“演进”过程,而不是一个可以由行政力量主观“设计”和“部署”的过程,一些地方的政策多变和干预失度往往会导致其偏离正常轨道。以此而论,稳中求进是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路径。 7 以营改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高培勇营改增,通俗的解释就是把现行的营业税改变为增值税。在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的局部试点之后,这项改革于今年 8 月扩展至全国范围。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个税种或者一个税种中的税制构成要

11、素的变化调整,但深入一层看,它实际上具有牵动财税体制改革的特殊威力。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到 2015 年,全部营业税都将改为增值税。随着作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的营业税的消失,地方财政收支体系将面临极大的冲击。虽然目前拿出了配套性的办法,也就是将改征为增值税转由国家税务局征收的那一块营业税收入如数返还给地方政府,但它本质上属于一种变相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级政府财政的基本内涵,就在于它必须具有相对独立的收支管理权和收支平衡权。这两个要素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1 人民日报 ( 2013 年 09 月 02 日 07 版) 8 构成一级政府财政。所以,从表面上看问题解决了,似乎并未影响地方财政的正常运

12、转,但是倘若此种安排长期化甚至于体制化,地方财政就有可能出现“花多少钱、给多少钱”的局面。所以,我国的地方财政体系必须重构,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重构地方的主体税种。当营业税全部改为增值税以后,营业税和增值税两个税便合并为一个税种了。目前,增值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 40%左右,营业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 15%上下,它们分别属于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的第一和第三大税种。二者合并之后,增值税的比重将超过 55%。为防范可能出现的财政收入体系风险,作为一个补充措施,有必要调整增值税的税率,使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之后增值税所占的份额不至于急剧增加。财政收入一方出现如此的变化,财政支出一方则不会相向而行。因为,

13、除非受战争和特大自然灾害影响,正常年间的财政支出规模往往是扩张的。能够有所控制的,主要限于它的增量或增幅。财政收支之间的差额用什么办法加以填充呢?通过现行税制的结构性调整,增加直接税是一个可取的办法。而由此带来的直接税建设的提速和直接税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比重的提升,对经济社会运行将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营业税和增值税收入归属及其征管格局的打破,现行 9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也会动摇。与之相对应,所谓“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或“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分税制原则,也就有了重新审视并布局的前提和必要;以中央转移支付为主要平衡器的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也就有了在制度上和操作上重新讨论并设计的前提和必要;以国、地税分设为主要特点的现行税收征管格局,也就有了重新考量并调整的前提和必要。由此,整个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以及整个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行政关系,也就有了重新界定并规范的前提和必要。财税体制具有综合性,它既是政府活动的基础,又是连接政府和家庭、企业的纽带。故而,发生在这一领域的任何改革事项都会影响整个经济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