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大纲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8339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概论大纲 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共政策概论大纲 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共政策概论大纲 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共政策概论大纲 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共政策概论大纲 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概论大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概论大纲 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专业公共政策概论公共政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一、课程的性质公共政策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科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 72 学时,4 学分,开设一个学期。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公共政策概论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 然科学两大领域中很多内容。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 学的角度,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公共政策概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

2、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从公共政策现实出发,对于公共政策的本质及 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公共政策的过程进行理论性探究,在此基础上概 括归纳、凝练上升为理论。因此,本课程不仅是对于公共政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论 述,也是对于公共政策和具体各个环节的描述,二者兼顾是本课程作为应用学科实践性强 的特征之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1)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公共政策的基 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公共政策观念。(2)通过公共政策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认识和分析公共政策的基本方法,

3、从而具备分析现实公共政策的基本能力。(3)通过公共政策学的学习和训练,为进一步掌握从事政策分析和实际政策工作的系 统化理论和完备的技术手段打下基础。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现代行政管理研究的着力点。要求学生了解公 共政策学和行政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四、课程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内容,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2)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转轨时期我国若干政策 问题出发,深入实质性的公共政策领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

4、生应对政策问题的务实能力。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1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文字主教材是陈庆云主编的公共政策概论,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它 是教学和考试的主要依据。文字辅助教材是公共政策概论学习指导。2 2、录像课学时分配、录像课学时分配讲次教学内容建议录像(音) 学时第 1 讲第一章导论1第 2 讲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1第 3 讲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1第 4 讲第四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1第 5 讲第五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1第 6 讲第六章 公共政策评价1第 7 讲第七章 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1第 8 讲第八章 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1第

5、9 讲第九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1第 10 讲第十章 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1第 11 讲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1第 12 讲期末复习13 3、IPIP 课件课件主要是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用于扩大知识面。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一、教学要求1、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2、理解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3、掌握政策科学的历史沿革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二、利益分配的动态性三、公共政策的本质理解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一、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二、公

6、共政策的主要功能三、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第三节第三节 政策科学的历史沿革政策科学的历史沿革一、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三、政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四、拉斯韦尔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五、德罗尔的工作及其杰出贡献六、知识经济时代政策科学的最新进展三、重点难点1、 重点: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2、 难点:近代以来政策科学的进展和代表学者的贡献四、教学建议1、 从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来分析公共政策的本质内涵2、 从案例出发来分析利益分配的动态性第二章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主体一、教学要求1、理解公共政策主体体系2、理解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和内容3、掌握提升政策主体能

7、力的必要性和途径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公共政策主体体系一、公共政策主体体系二、公共政策核心主体三、准公共政策主体四、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一、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和内容二、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三、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三、重点难点1、重点:公共政策主体体系2、难点: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和内容四、教学建议1、 提供多方面的参考资料,让学生理解公共政策主体体系2、 提供案例,讲解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第三章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一、教学要求1、 理解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和类型2、 掌握中外公共决策

8、体制比较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系统一、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二、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决策体制类型公共决策体制类型一、决策权力的内容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三、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四、历史上出现的公共决策体制类型第三节第三节 中外公共决策体制比较中外公共决策体制比较一、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二、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三、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三、重点难点1、重点: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和类型2、难点:中外公共决策体制比较四、教学建议1、提供相应的参考书,讲解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和公共决策体制类型2、提供政府体制比较方面的书和文章,理解在不同体制下政府、执政党

9、以及其他社 会组织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第四章第四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一、教学要求1、理解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的程序2、掌握各具体程序的内容和原则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确定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确定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一、确定公共决策问题二、各种影响因素在确定公共决策问题时的作用三、对公共决策问题进行分析四、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第二节第二节 拟定决策备选方案拟定决策备选方案一、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二、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三、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四、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决策备选方案的选择决策备选方案的选择一、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二、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

10、原则三、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四、决策方案选择中共识的形成途径五、决策方案的合法化第四节第四节 决策方案的调整决策方案的调整一、提出调整方案二、选择调整方案三、重点难点1、重点: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的程序2、难点:各具体程序的内容四、教学建议1、建议以具体的公共决策个案为例,讲解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的程序第五章第五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一、教学要求1、理解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模型2、理解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对象与环境的再分析3、掌握公共政策执行是方案形成阶段矛盾的继续与深化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模型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模型一、政策执行的理论

11、二、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对象与环境的再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对象与环境的再分析一、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二、我国政策执行的归类分析三、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互动四、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五、政策环境及其研究意义六、政策环境因素七、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是方案形成阶段矛盾的继续与深化公共政策执行是方案形成阶段矛盾的继续与深化一、联合行动的复杂性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三、重点难点1、重点: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模型,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对象与环境的分 析2、难点: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模型四、教学建议1、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热

12、点,也是政策实践的难点问题,建议引导学生 对此多加关注。2、引导学生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对象与环境等等要素作深入思考第六章第六章 公共政策评价公共政策评价一、教学要求1、理解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2、理解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3、理解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标准、程序和方法4、掌握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和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价概说公共政策评价概说一、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二、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三、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四、公共政策效果评价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价的实际操作公共政策评价的实际操作一、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二、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程

13、序三、公共政策评价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关于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的若干思考关于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的若干思考一、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二、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三、重点难点1、 重点: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作用、类型、标准、程序和方法2、 难点:中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和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四、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政策评价不仅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公共 政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缺少的手段。2、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第七章第七章 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一、教学要求1、理解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和各个类型二、内容要点第

14、一节第一节 “思维思维”与与“思维方法思维方法”一、“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决策思维类型公共决策思维类型一、一般思维类型二、公共决策思维类型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决策思维方法举要公共决策思维方法举要一、头脑风暴法二、德尔菲法三、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四、巴拉姆驴子思维法五、理想方案思维法六、简单矩阵思维法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公共决策思维类型2、 难点:公共决策思维方法四、教学建议1、 通过各种案例来阐释公共决策思维类型和方法第八章第八章 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一、教学要求1、了解系统、系统方法和系统分析2、理解公共政

15、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3、掌握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系统、系统方法和系统分析系统、系统方法和系统分析一、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系统的概念三、系统方法及其特点四、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一、公共决策系统二、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三、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第三节第三节 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一、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二、系统分析指标体系三、系统分析流程四、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五、决策支持系统六、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

16、2、难点: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四、教学建议1、从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释系统分析方法2、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第九章第九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一、教学要求1、理解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2、理解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各个方面的影响3、掌握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一、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由来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三、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四、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知识经济与发展型政策理念二、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体制创新三、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过程四、知识经济与公共决策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一、教育政策创新二、产业结构调整三、财政政策变革四、优化税收政策五、加大金融政策倾斜力度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