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与碳热排放.张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833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交易与碳热排放.张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碳交易与碳热排放.张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碳交易与碳热排放.张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交易与碳热排放.张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碳交易与碳排放甘肃省正宁县第三中学 张 勋 745305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1997 年 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要求发达国家在 20082012 年的承诺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1990 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 5.2%,其中欧盟 8%,美国 7%,日本 6%。由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进一步减排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就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不同类型国家的减排目标,

2、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大量余额的国家可向由于受到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家出售排放余额,这种交易围绕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碳市场。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碳交易的本质是希望尝试建立一种市场机制,有效地调节温室气体在全球的排放总量。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时可以采取三种交易机制:一是联合履约(JI) ,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合作,转让其实现的减排单位;二是清洁发展机制(CDM) ,指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 ,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费用;三是排放贸易(ET)

3、,指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以贸易方式(而不是项目合作的方式)直接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 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 400 亿欧元,比 2006 年的 220 亿欧元上升了 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与 2007 年全年持平。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 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可能达到 1500 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我国对碳交易越来越重视。现已拥有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 2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但目前的交易还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我国积 极

4、参与 CDM 项目合作,截至 2009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 CDM 项目接近2000 个,在联合国 CDM 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的项目接近 500 个,居世界首位。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遏制全球气体变暖。为此在 2009 年 12 月 12 日的“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政府承诺到 2020年单位 GDP 的 CO2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相当于全球减排量的 1/4。而发达国家从 1990 年到 2005 年,单位 GDP 的 CO2排放只下降了 26%,到2020 年这一指标只

5、会下降 30%40%.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从 1990 年到 2005 年的 100 多年间,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不到全球的20%,却排放了全世界 80%的温室气体,其中 1950 年前排放的温室气体 95%都源自发达国家。据数字显示,2006 年发达国家人口不到 10 亿,却排放了约 129亿吨 CO2,占全球排放总量的 46%,人均排放几乎为发展中国家的 4 倍。其中美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3%4%,而排放的 CO2却占全球排放量的 25%,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对本次大会作出了强有力的承诺。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关乎全人类共同利益问题上死盯着发展中国家,从中挑拨,百般刁难,企图不让发展中国家发展,没有在减排责任、资金与技术支持和监督机制等方面作出更高承诺,使本次大会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