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058207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5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年级历史下册第 1010 课苏联的改革与解课苏联的改革与解 体教学设计体教学设计 中山市中山市 2012-20132012-2013 学年上学期精品课程建设学年上学期精品课程建设主题课程申报材料(教学设计)主题课程申报材料(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与演变第第 1010 课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苏联改革及其解体过程。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苏联改革及其解体过程。2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锻炼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锻炼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曲折,社会主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曲折,社会主义建设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党内监督,以经济建设为建设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党内监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发、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3、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1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冲经济和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改革是浅层次的,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改革是浅层次的,没有突破斯大林模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5式的基本框架。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苏联体制式的基本框架。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显,最终迫使赫鲁晓夫

4、下台。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显,最终迫使赫鲁晓夫下台。2 2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赫鲁晓夫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赫鲁晓夫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在经济改革受挫后,他又把改革的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在经济改革受挫后,他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领域,引起了苏联政治体制的急剧变化,主要转移到政治领域,引起了苏联政治体制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19911991 年的年的“八一九事

5、件八一九事件” ,加速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加速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9911991 年底,年底,苏联完全解体。苏联完全解体。教学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教学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第一,制度性因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模式(斯大林模第一,制度性因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式)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第二,领导人因素: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第二,领导人因素: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把苏联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僵了改僵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改死了” 。 第三,

6、阿富汗战争因素:不仅推动了改革进程,也削弱了第三,阿富汗战争因素:不仅推动了改革进程,也削弱了军事实力。军事实力。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在战后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在战后 45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也说明社会主义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也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整个社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会主义制度的失败。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5【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这部分内容

7、是比较难理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需要联系到十月革命以来俄国的历史和二战期间苏联的突需要联系到十月革命以来俄国的历史和二战期间苏联的突出贡献及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等相关内容。所以,面对出贡献及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等相关内容。所以,面对学生思维能力欠缺周密性,归纳能力还不够高的现实,为学生思维能力欠缺周密性,归纳能力还不够高的现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把握本单元内容,课前的知识了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把握本单元内容,课前的知识回顾和脉络分析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脉络分析,理清前因回顾和脉络分析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脉络分析,理清前因后果,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8、去把握新知识,培后果,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把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1.知识脉络法:知识脉络法:2.2.分析探究法:让学生思考: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分析探究法:让学生思考: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他们的改革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苏联,他们的改革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通过分析比较,明确在改革中,的情况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通过分析比较,明确在改革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而不是照搬外国模式,应该有所取舍,

9、有所创新。而不是照搬外国模式,应该有所取舍,有所创新。3.3.图示历史:苏联地图与图示历史:苏联地图与“独联体独联体”地图变化比较。地图变化比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析时政,引入新课:分析时政,引入新课:师:今日世界,已经没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力挽狂师:今日世界,已经没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力挽狂澜以及在战争后与唯一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强国澜以及在战争后与唯一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美国相美国相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5抗衡的号称抗衡的号称“北极熊北极熊”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通常所说的苏联。现在,俄

10、罗斯联邦可以说已经成为苏联通常所说的苏联。现在,俄罗斯联邦可以说已经成为苏联庞大遗产的最大的继承者。那么,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庞大遗产的最大的继承者。那么,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是如何解体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我们中国的上消失的是如何解体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带着这些一问,今天,我们一起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带着这些一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学习第 1010 课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板书:第板书:第 1010 课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师生共同学习新课师生共同学习新课一、赫鲁晓夫改革(板书)一、赫鲁晓夫改革(板书)师:

11、(温故知新)展示图片与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师:(温故知新)展示图片与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苏联成立的时间苏联的领导人如何去改革:识:苏联成立的时间苏联的领导人如何去改革:生:成立时间:生:成立时间:19221922 年。年。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师:(继续引导提问)大家回答的很好。那同学们还记得师:(继续引导提问)大家回答的很好。那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斯大林模式吗我们对斯大林模式又是如何评价的什么是斯大林模式吗我们对斯大林模式又是如何评价的生:斯大林模式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生:斯大林模式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关于评价学生记忆

12、得不是很好,教师引导分析)(关于评价学生记忆得不是很好,教师引导分析)师:经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师:经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精品文档2016 全新

13、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5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显示赫鲁晓夫图片)、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显示赫鲁晓夫图片)师:师:19531953 年年 3 3 月,斯大林逝世。月,斯大林逝世。19531953 年年 9 9 月,赫鲁晓夫正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下面我们来看一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苏联当时的情况。下苏联当时的情况。 (课件显示资料)(课件显

14、示资料)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弊端。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所以赫鲁晓夫上台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所以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一系列改革。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一系列改革。 师: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师: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 ?有什么后果有什么后果?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15、)生: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生: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生: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生: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教师总结下分析归纳)(教师总结下分析归纳)2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师:大家回答的很正确。苏联模式,或称师:大家回答的很正确。苏联模式,或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5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存在着许多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