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8086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世纪年代初,当时专指因为父母出国留学、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主要是指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除了一般的农村问题外,还有其特殊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父母不在家,没有人能管得了孩子。爷爷奶奶由于上了年纪,家中又有几亩田地要种,同时又不懂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所以难以很好教育;而那些寄居在邻居亲戚朋友家的,由于是别人的孩子,不太方便管,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很

2、好的教育。总的来说,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虽然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可农村的饮食卫生等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这些留守学生他们大都和祖辈或亲朋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生活依然延用着很传统的方式。祖辈们年龄较大、体弱多病,有的甚至患有传染性疾病,无法料理正常生活,有的居住条件较差,室内摆放无秩序,有的地方压水井较浅,用水质量差,水质碱化现象严重。虽然父母在外打工挣了些钱,但为了建设房屋无心来改善居住的环境。这样的生活环境极易导致病菌的侵扰。其次,由于祖辈年龄较大,加之离集市较远,购物不便,有的一日三餐是“饭就2馍、馍就饭,一坛酱豆吃一年”的现象。

3、这些留守少年他们父母只能在年终回家一趟,来不及洗刷他们的衣被,小孩子没有养成洗衣叠被习惯、床上长期不整理,室内环境真可谓“脏、乱、差”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极有可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孩子因卫生差导致疾病的占 11.6%,这些患病的孩子早晨不吃饭,到学校附近的小店买零食充饥。校园附近的很多小店卫生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去年就有一所小学因学生吃过期食品造成三人严重腹泻,呕吐现象经调查这三人全是留守儿童。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的另一个原因是:一旦离开父母他们除了睡懒觉外,很少愿意从事一些体力较强的劳动。加上缺乏营养,身体机能下降的现象较为普遍。

4、二是留守儿童学习普遍较差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老人更加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成绩更是听之任之。尤其是有些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老体弱,加上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大部分留守儿童不服老人的管教,常去上网吧,对待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 30%, 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三是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3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较孤辟、偏激,并且又无人约束,因此时常与人打架

5、斗殴。去年报载:某镇留守儿童王某因为缺乏监管时常与人打架,最后与一伙同样是留守儿童的不良少年发生冲突,被砍死在一网吧内。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无法顾及到儿女的成长情况,监护人或代养人只管留守儿童的生活,吃得饱、穿得暖,就认为自己尽到了责任。其实不然,正是这种有缺失的教育,养成了留守儿童放任自流的习惯,缺乏道德约束,形成不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了不讲卫生、不拘小节、乱花钱、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行为偏差。尤其是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据调查显示,在校园内发生偷盗、打架等违法违纪案件中,有 90%以上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里。五是留守

6、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如我们这里几乎每年都有儿童落水事故。尤其在暑假的时候,一男孩在公路边行走时被行驶的车辆撞死。某村一男生中午放学时私自下河看鱼网,溺水身亡。同时,还有部分 1113 岁的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家,家里4停放有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背着监护人和代养人骑着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出去兜风,造成人员伤亡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三、留守

7、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目前,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同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甚少,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上弊端也较多。加之他们还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和学习。此外,受出外打工的家长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留守儿童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有 48的孩子学习成绩为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2、学校对留

8、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据我们走访调查及暗中观察的结果,乡镇网吧的客源 90%是在学校读书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为了凑足上网的钱,经常去敲诈一些低年级的学弟学妹,由此也会引出一系列的教育问题。据报载:有个初三学生刘某平常喜欢上网,但是家里又穷,无力承担上网的费用,于是,他就把双眼盯上了该校初二学生小李。小李家是开商店的,在家又是5独子,且胆子又小,所以王某先后向其敲诈勒索 100 多块钱。后被小李家人发现,才制止了这件事情,刘某被学校记大过处分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

9、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四、对策及建议1、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随着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经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更是势在必行,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

10、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在农村兴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并通过开展“爱心妈妈”等活动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2、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开展“师生帮扶结对”活动,尤其是做无人监护或问题留守儿童的爱心爸爸或妈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帮扶,随时掌握留守学生6的思想动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开展“生生结对帮扶” 。要动员、组织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与重点留守学生开展“姐妹结对”或“兄弟结对” , “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通过品学兼优学生的真情实意带动,增强学生间的友谊,激发留守学生生活学习进取心,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3、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动员社会具有爱心及责任能力的人士参与“爱心爸爸或妈妈” ,联络“爱心爸爸或妈妈”与学生互知互认,指导“爱心爸爸或妈妈”开展与学生间的真情互动,使留守学生产生真心感动的情感共鸣和向上动力。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势在必行。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