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终测验操作word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7546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终测验操作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期终测验操作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终测验操作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终测验操作word(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操作题操作题 1. 给文章加上标题“计算机发展史” ,采用“标题 1”样式(宋体、2 号、粗体) ,并居中显示。 2. 将文章最后一段设为右对齐。 3. 将第二段设为左缩进 3 字符,首行缩进 1 厘米。 4. 将第四段的行间距设为 1.5 倍行距,字间距设置为加宽 1 磅。 5. 将第四段的段前距设为 2 行,段后距设为 3 行。 6. 设置页眉为“计算机发展史” ,字体为“宋体” ,字号为“小四” ,居中对齐。7. 设置页脚格式为“第 X 页,共 Y 页” ,居中对齐。 8. 按要求对文章末尾的表格进行如下操作: (1)将表格的外边框线改为 1.5 磅双实线,内框线改为 0.75

2、 磅单实线。 (2)将表格第一行设置淡黄色底纹。 (3)将表格内文字的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4)表格第一行文字改为黑体、加粗。获得过被誉为计算机界 Nobel 奖ACM 图灵奖的 20 世纪 40 位计算机科学家,正是 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有影响的杰出代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出版的ACM 图灵 奖(19661999)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一书,逐一对历届图灵奖得主的生平、研究 成果、科研和工作风格、创新思想、论著等做了详细介绍,并配有相应人物、事件的历史 照片。附录中还有“计算技术发展大事记”等。在本书所介绍的 40 位图灵奖获得者当中,有不少人的工作对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3、例如,明斯基与麦卡锡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巴赫曼 主持设计与开发了最早的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推动与促成了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巴克 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FORTRAN,之后又首次提出了元语言“巴克斯范 式”BNF;科德首次明确而清晰地为数据库系统提出了关系模型;汤普森和里奇设计、开发 了应用广泛和影响深远的操作系统 MNIX 和程序设计语言 C;科克因主持 IBM801 项目而成 为 RISC 概念的首创者,今天 RISC 技术已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流技术;萨瑟兰开发成 功著名的 Skeichpad 系统,奠定了他作为“计算机图形学之父”的基础;布鲁克斯主持与

4、 领导了被称为人类从原子能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标志的 IBM360 系列计算机的开发工作。 这些计算机科学技术界的佼佼者提出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想或思路对生产技术的进 步、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威尔克斯在 1967 年预见到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程序 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的重要作用,甚至谈到可移植性问题,而当时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 尚未正式提出;巴克斯最早提出了归约的概念,这使变元的概念不复存在,所有的计算目 标都通过计算获得;霍尔在基于时态逻辑的逻辑型混合计算模型中引入了时段和切变的概 念;科克认为对计算机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算法、编译器和机器组织,其中算法的改进 是最重要的;而克努特的宏篇巨

5、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 ,曾被誉为计算机科学工作者 的圣经 ,甚至有人认为其作用和地位可与数学史上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理相媲美。在第 16 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举办期间,本书作为会议赠书赠予参会代表,受到了广泛 的好评。通过对 20 世纪下半叶有代表性计算机科学家的介绍,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 算机体系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数据库技术、计 算机复杂性理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分支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概况。 全书内容深入浅出,文笔流畅,叙述生动,是一本难得的收藏之作。 在 19 世纪 80 年代,各种机械计算机都采用键盘置数的办法。键盘式计算机在进行除

6、法运算时,要注意听信号铃声,当减去除数的次数过头时,就会响铃,提醒操作都将多 减的次数补回来。1905 年,德国人加门开始在键盘置数的计算机中,采用“比例杠杆原理” ,计算机操作时噪声小,而且在作除法时不用去注意铃响了。这种计算机逐渐成为流传很 广的一种机械计算机。 1934 年,德国人朱斯开始研制一种利用机械键盘的计算机。这与巴贝奇分析机原理相 类似。巴贝奇曾经设想过采用在纸带上“穿孔”和“存贮”的方式来记录保存数据,从而 进行数字计算的方法。1938 年,朱斯制成第一台二进制计算机Z1 型计算机。Z1 是 一种纯机械式的计算装置,它有可存贮 64 位数的机械存储器,朱斯设法把这个存储器同一

7、 个机械运算单元连结起来。他用钢锯把圆钢锯成数千片薄片,然后用螺栓把它们拧在一起, Z1 就安装起来了。Z1 性能并不理想,运算速度慢,可靠性也差。于是朱斯又采用能控 制电路自动开关的电器元件继电器对 Z1 进行改造。1939 年,朱斯的第二台计算机研 制完成,命名为 Z2。1941 年,朱斯的 Z3 型计算机开始运行。这台计算机是世界上第 一台采用电磁继电器进行程序控制的通用自动计算机,它用了 2600 个继电器,采用浮点二 进制数进行运算,采用带数字存贮地址形式的指令,能进行数的四则运算和求平方根,进 行一次加法用 0.3 秒的时间。Z3 型机器的体积只有衣柜那么大,它有一块精巧的控制面

8、板,只要按一下面板上的按钮就能完成操作。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能自动完成一连串运算的 计算机。Z3 型计算机工作了 3 年,在 1944 年美军对柏林的空袭中毁于一旦。赫勒里特认为,人口普查统计资料的处理应该实现机械化。于是他用穿孔卡和电气控 制技术来创造一种数据分析处理机。1888 年,他制造出一台制表机,并送往巴黎国际博览 会去展览。这台制表机采用机电式的自动计数装置,取代了纯机械的计数装置,加快了数 据处理的速度,能避免手工操作引起的差错。于是,美国 1890 年人口普查的统计制表工作, 就全部采用了赫勒里特制表机。赫勒里特的制表机除用于美国的人口普查处,还在奥地利, 加拿大,挪威,俄国等许多国家的人口普查中使用。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总计一车间2025191579二车间2120181675三车间2319221882四车间19182120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