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7460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忠诚服务发展大局忠诚服务发展大局 竭力助推科学跨越竭力助推科学跨越中共岳阳县委编办2009 年,我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编办的具体指导下,忠实践行“以大智促发展、保大爱保民生、以大气强基础、以大德壮队伍”的执政理念,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办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一、抓实常规工作,落实目标任务(一)深化机构改革,服务经济发展大局。1、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为推进新一轮县政府机构改革,我们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期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文件精神。

2、组织全办干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省政府机构改革有关文件及领导的重要讲话,加深了对机构改革政策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全面摸清家底。9 月份,我们制订了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调研提纲。利用 22 天时间,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县政府工作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能职责、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形成了县政府机构改革调研材料,拟订了县政府机构改革方2案。截止 10 月底,我县政府 24 个政府工作部门(监察局与县纪委合署办公,纳入县委工作机构统计),共核定行政编制 778 名(含公安局、司法局专项编制 438 名),工勤编制 48名,实有行政在编人员 968

3、 人,工勤在编人员 56 人。2、夯实工作基础,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根据上级关于乡镇机构编制在“十一五”期间“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稳定”的要求,我们严格守住两条底线,根据市委编办的统一部署,对乡镇机关和事业站所的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主要措施是:一是深入调研。3 月份,我们深入全县 20 个乡镇,就乡镇机关和事业站所当前的人员编制、职能职责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全面摸清了乡镇机关和事业站所的人员编制底子,建立了台账;充分了解了当前乡镇机关和事业站所的职能职责。二是出台文件。4 月份,经县编委会议研究,出台了关于重新核定乡镇机关、事业站所编制的通知,重新核定了全县各乡镇机关和事业站所的编制。其

4、一,科学合理核定了乡镇机关、财政所的编制。全县各乡镇的行政编制总数按 10%的标准进行精减,行政编制较以前 718 名精减到 648 名,精减70 名。各乡镇机关核定后勤服务事业编制 2 名,共计 40 名。财政所行政编制 100 名保持不变,核定乡镇财政所后勤服务事业编制 21 名(含东洞庭湖财政所)。其二,科学合理核定了乡镇事业站所的编制。我县 20 个乡镇下属事业站所(含财政所农税、国土所、交管站)原定事业编制 1346 名。根据湘办3发200521 号文件精神,我们核定全县乡镇事业站所(含国土所、交管站)事业编制总额为 955 名,较过来核定的 1346名编制精减了 391 名。三是突

5、出重点。结合乡镇当前实际,我们针对农机、企管等职能萎缩的事业站所,其编制精减的比例较大。对计生、经管、水利等职能增强、工作任务加重的事业站所,其编制较过来适当增加。3、理顺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其它各项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乡镇教育机构改革。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编办关于切实做好乡镇教育机构改革工作的通知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乡镇教育机构改革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7月份,我们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到各乡镇,就乡镇教育联校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债权债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将乡镇教育联校撤并到位,进一步完善了乡镇中心学校管理体制,精减人员 22 人,优化配置了教育资源,切实减轻了群众负

6、担。二是全面完成乡镇敬老院法人登记管理。根据市委编办、市民政局关于规范全市农村敬老院机构编制管理并依法进行法人登记的通知精神,加强乡镇敬老院规范化管理。6 月份,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将乡镇敬老院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材料,经县编委研究审定,县编办下发了关于规范部分乡镇敬老院机构管理并依法进行法人登记的通知。将鹿角、新墙等 12 个符合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条件的乡镇敬老4院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并核定了人员编制。目前,全县符合法人登记条件的乡镇敬老院已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程序办理了法人登记手续,规范了乡镇敬老院管理,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敬老事业的健康发展。三

7、是扎实做好了基层司法所收编工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乡镇司法所要成为县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9 月份,我县启动了基层司法所收编工作。成立了基层司法所收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现已完成了乡镇司法所机构、人员编制和债权债务等方面的的情况摸底工作,形成了调研材料,经县编委会研究同意,报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审定,出台了基层司法所收编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措施。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符合收编条件的 57 名同志走上了基层司法助理员岗位。四是置换了价格监督检查局人员编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会同相关部门采取竞聘上岗措施,将原价格监督检查所的人员

8、编制进行了置换。(二)健全完善机制,规范人员编制管理。1、持续保持人员编制“负增长”。年初,根据各单位申报的年度用编计划,我们深入到相关基层单位,就其人员编制结构、工作任务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人员需求的真实情况;然后结合单位的空编数和上年的自然减员情况,拟订相关单位的年度用编计划,并报县编委和县委、县政府审批确定。52008 年,全年行政事业单位自然减员 393 人。今年,市批我县用编控制计划 300 名。我们根据从紧的原则,核定 2009 年度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用编计划 214 名,较上年自然减员数相比减少 179 名,较市定计划少 86 名。截止日前,我县实际进人员 146 人,较年度用

9、编计划少进 68 名,与上年自然减员相比,减少了 247 人。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连续 8 年保持负增长,累计净减 1700 余人,以财政每年人均下拨 2 万元经费计算,年可节省财政开支 3500 万元。3、党政机关行政超编人员逐步消化。2008 年底,上级核定我县党政机关行政编制总数为 2001 名,实有行政编制人员2273 人,超编 272 名。为确保在 2011 年底,全部消化我县党政机关超编人员,县编委出台了岳阳县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方案,确定了分三年逐步消化目标:即 2009 年消化 92 名,2010 年消化 90 人,2011 年消化 90 人。一年来,我们通过严控“入口

10、”,疏通“出口”等措施,全县共消化党政群机关行政超编人员 96 名,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这样,按照中央编办在 2001 年底前消化超编人员工作的要求,我县党政机关行政超编人员可全部消化,实现人员编制的一一对应。4、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有序推进。一是进一步夯实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基础。按照省、市关于推进编制政务公开的要求,2007 年,我们全面启动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采购广东6网域软件县级版 1 套,部门版 80 套、基层版 200 套,按照数据采集、资料公示、信息录入等程序,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与数据库信息的一一对应。今年,我们又与网域软

11、件公司取得联系,将数据库进行了全面升级,进一步完善了数据库功能。特别是针对部分单位数据库因技术故障致使一些数据信息丢失的问题,我们又采购广东网域软件 20 余套,及时完善了数据库信息。二是规范完善数据库管理。为了保证数据库人员编制信息的全面、准确,在数据维护管理上,我们坚持“日清月结”的原则,一日一清理,一月一小结,对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进行更新。我们也要求县直部门和乡镇应根据本单位人员编制的变化及时更新、完善本单位的数据库信息,从而实现我办数据库信息与单位数据库信息的同步化、一致化。三是更新人员编制实名制台账。我们分别于 3 月、9 月利用人员编制年报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机会,两

12、次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进行了清理清查,经审核后,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台账进行了全面的更新,真正实现了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实有在编人员、数据库、人员编制台账的一一对应。5、领导职数管理得到了有效控制。一是出台管理措施。出台了岳阳县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名称及职数管理办法(试行),对乡镇、县直党政部门领导职数和股级职7数进行了调整和重新核定;建立领导职数审核审批制度,县委、县政府研究领导干部时,先由组织部与编办对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及乡镇的领导职数超缺情况进行一次审核,有效地避免单位新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现象。二是妥善消化超配。对现已超配的领导职数采取四项措施进行逐步消化:

13、第一,单位没有职数空缺的原则上不新提拔;第二,单位领导干部退线后仍没有职数空缺的原则上不补充提拔;第三,单位领导职数出现空缺的原则上只作调整;第四,除学校、医院及行政正职为党外干部的党政正职可分设外,原则上党政不分设。通过上述措施,全县超配领导的职数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消化。目前,全县副科以上行政事业机构共核定领导职数为624 名,现实配 631 名,超配 7 名,较今年年初消化了 10 名;其中县直副科以上行政事业机构核定领导职数 450 名,现实配 473 名,超配 23 名;20 个乡镇核定领导职数为 174 名,实配 158 名,余领导职数 16 名。6、教育、卫生核编定岗工作全面完成。其

14、一,重新核定教育系统编制。按照市编办的要求,我们于今年十月份会同教育、财政部门,重新核定了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 所和教学点 个,在校学生 人,在编教职工 人,按省定核编标准只能核定编制 名,较 2007 年省定6208 名减少了 名。其二,重新核定卫生系统编制。10 月份,我们会同卫生、财政部门,重新核定了县卫生局下属医院行8政岗位人员和医技人员的编制。目前,我县卫生局下属医疗单位有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血防医院、21 个乡镇卫生院和 4 个乡镇血防站,开设床位 张,在编医技人员 人。按省定核编标准能核定编制 名。7、行政事业单位编外劳务用工管理日趋完善。一是继续清

15、理清退。根据县编委 2008 年 6 月下达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编外劳务用工控制计划数,针对过来部分单位编外劳务用工不规范、编外临时用工人员清理清退不到位等问题,8 月份,我们组织专项工作组,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本单位临时用工清理不到位和未按计划要求聘用的编外劳务用工人员的清退工作。目前,全县共清退编外劳务用工人员 62 名。二是严格控制用工计划。今年,在编外劳务用工管理上,我们改变以往重点放在规范形式,对各单位申请的用工计划控制不严的作法,把编外劳务用工计划与编内用编计划结合起来,进行了严格控制。如今年我县公安、建设、国土等部门申请新增编外临时用工计划后,我们经过调查,考虑到公安、建设两个部门确有用

16、工需要,经研究同意后下发了用工计划。一年来,我们仅核定行政事业单位编外劳务用工控制计划 38 名,其中县公安局 32 名、县建设局 6 名。目前,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共核定编外劳务用工控制计划 1223 名,实际使用编外劳务用工人员 1179 人。三是狠抓督查整改。我们把行政事业单位编外劳务用工管理纳入各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与人员控制考核”9的范围,编外劳务用工管理在 100 分中占 10 分。同时,我们多次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情况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并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督促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我们严格按照季度、年度考核要求,扣除了该单位党政绩效考核评估分数。(三)强化登记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截止 4 月底,我县 452 个事业单位全面完成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手续,其中年检 431 个,设立登记 8 个,变更登记59 个,年检率达 100%,登记率为 98.2%。今年,我县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全面落实“零收费”。认真落实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