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铁路发展趋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7321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铁路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未来铁路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未来铁路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未来铁路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未来铁路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来铁路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铁路发展趋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未来铁路发展趋势中国未来铁路发展趋势姓姓 名:名: 李李 瑞瑞 学学 号:号: 20116447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铁道车辆一班铁道车辆一班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崔大宾崔大宾 摘要:铁路运输作为我国长距离、大运量、安全快捷、低耗环保的运输形式,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铁路客运,每年要承担数以亿计的旅客运输,旅行高峰期和春运期间更是日均数以百万的客运量,使本来繁忙的铁路客运不堪重负,铁路旅客运输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所以未来铁路的发展方向就是高速铁路。关键词:铁路运输、铁路客运、旅行高峰、瓶颈、未来铁路、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涉及很多的高新技术问题,作为铁

2、路运输装备的高速动车组就是这些高新技术的综合和具体的体现。它涉及系统集成技术、车体技术、转向架技术、制动技术、牵引传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所谓高速铁路,通常是指最高运行时速在 200 公里以上的铁路。铁路作为一种经济的、大运量的交通工具,在许多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为本 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近年来,随着航空、海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在我国迅速崛起和发展,铁路运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发展趋势就促使铁 路必须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及运输手段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加速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和多式运输的立体化,进而实现铁路路网的现代化。 公元 1964 年日本首

3、次成功的开行高速动车组以来,世界各国争相规划和修建高速铁路。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英国、西班牙、韩国等国家已经成功的开通了高速列车,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高速铁路,其最高商业运行时速已突破 300 公里,同 时新一代的TGV 高速列车创造了时速 515.3 公里的超高速记录。2007 年 4 月,随着我国实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我国研制的高速动车组也正式投入运营,铁路客运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 200Km/h,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高速铁路国家的行列。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到 2000 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 6858 公里。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在修建

4、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 1.4 万公里,约占铁路总 营业里程的 2%.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 2015 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到 3 万公里,其中新建路段 9100 公里,约占 30%.与此同时,世界上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高速铁路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而加速 了高速铁路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2003 年 10 月 12 日,随着长春开往北京的 T60 次列车经由沈阳北站驶入秦沈客运专线,预示着中

5、国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客运铁路线-“秦沈客运专线”正式 开通,也标志着我国从此迈入了高速铁路时代。不仅如此,我国还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华之星”高速列车,而其以每小时 250 公里的试验速度更是迈出了中国高速 铁路建设的重要一步,奏响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凯歌,揭开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序幕。秦沈客运专线和高速列车的成功试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 点,也是中 国高速铁路的试点,这对于资源有限,交通处于瓶颈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研究结果显示2,在我国,民航、公路、铁 路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比约为 1181,在完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铁路是消耗能源最少的,完成单位换算

6、周转量占用的土地,我国公路是铁路的 20 多倍。 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是节省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类似欧美国家的高速铁路网络已不再是 梦。铁路的发展水平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我国的高速铁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首先,我国每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铁路不到 75 公 里,而德国等发达国家均超过 1000 公里。其次,发达国家的铁路运行时速已经达到 200 至 300 公里,而我国目前平均旅客列车技术速度只有每小时 71.4 公里。最后,客货分线运输是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共同特点,我国铁路均为客货混跑模式,互相干扰、互相

7、制约,根本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因此, 在谋划中国铁路发展的时候,能否站在世界铁路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能否正确地看待与发达国家铁路的差距,对于加快中国铁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铁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中国铁路追赶发达国家铁路的发展水平,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中国铁 路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就是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铁路差距的过程。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铁路路网密度高、规模大,整个路网能力普遍富余。因此, 在中国铁路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同时,迫切要求中国铁路必须缩短与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这是实现中国铁路快速

8、发展的重要前提。 发展高速铁路是我国路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习惯于把铁路比喻成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但多年来传统的铁路运输以原来的运行速度和规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我国必须建设发达的高速铁路网,以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发展的要 求。我国铁路目前以占世界 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 23%的运量。因此铁路运输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扩大路网规模,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从发达国家路网现代化的经验来看,国家城镇化的比例提高后,城际间的通勤客流、商务往来客流强度将大大增加。所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呼唤铁路提供 可靠的运力支持。我国现有的城镇布局,已经形成了若干大城市带,这

9、些地区城市集中,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际间人员流动的数量将呈跳跃式增长,因此,制定 一个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和经济性的路网发展规划,是扩充铁路运输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路网建设方面,根据铁道部的整体规划,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未来的十 几年里,我国将形成以提速铁路为主,以在建和拟建客运专线为辅的高速铁路网,整体高速铁路网估计将在 2020 年形成,到时中国 80%的大城市将被高速铁路 连接。所以,加快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增加路网规模总量,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质量,构建覆盖我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铁路 建设的重点,也是我国实现路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发挥后发优势是中国铁路实

10、现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主要包括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装备,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教训,使其有可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国铁 路能不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取决于后发优势的发挥。与发达国家的铁路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铁路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所以,要充分利用好中国 铁路比较有利的发展空间,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这种静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效能优势。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技术跨越的良好优势。通过低成本引进先进技术,是实现中国铁路整体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铁路后发优势的突出表现。 第二,具有规模扩张的潜在优势。以

11、路网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成为推动铁路发展的潜在因素。 第三,具有制度创新的有利优势。制度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必要的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铁路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第四,中国铁路发展还具 备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撑、国际资金跨国转移,某些领域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优势,将对铁路的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要实 现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就应当以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示范,把发挥后发优势作为铁路实现高速化和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在跨越式发展实践中努力发挥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铁路

12、高速化 的必然趋势。 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跳过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而我们不必再重复的一些过程,充分利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环节和较 少的代价,实现与发达国家原来走过的发展历程相同的目标,达到发达国家技术和生产力先进水平的一种发展方式。跨越式发展模式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先进国家 的必由之路,更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针对我国铁路存在的运力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冗员数量较大等问题,铁道部近日提出,我国铁路必须实现跨 越式发展,要以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主线,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环节和代价,实现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目标,跳过他们经历过而我

13、们不 必再重复的一些过程,从而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大发展。要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形成摆脱落后、立志发展的强烈“赶超”意识。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后发优势的发挥,而能不能发挥后发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的跨越,这是激活铁路在 技术、规模和制度几方面后发优势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保证。第二,跨越式发展思路为释放铁路后发优势提供了现实可能,同时跨越式发展战略也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具体体现。 第三,努力实现铁路后发优势效应的最优化和最大化。要把后发优势的可能变为现实,必须着眼于发挥后发优势,在一些重点和关键领域里,力求最佳效应,进而实 现

14、中国铁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阶段的并轨。 总之,只要利用好后发优势,就一定能实现中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国铁路的路网现代化。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 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在最近闭幕的第三届高速铁路国际会议发出了一个明确信息,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之一,高速铁路将在 21 世纪获得迅速发展。因此,欧洲、美洲、亚洲诸国和地区,正在计划进一步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由此可见,更为密集的高速铁路网目前看 来前途一片光明。 与世界许

15、多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我国国土东西跨度 5400 公里,南北相距 5200 公里,这决定了中长距离客货运量需求巨大,而 铁路是经济又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 1998年到现在,中国已有 20 多个城市研究发展高速铁路。根据铁道部规划7,2004年 4 月以后,中国将又有 28 条铁路线上的列车时速达到 200 公里,中国的铁路高速线路总里程也将达到 2 万公里左右,整体的高速铁路网估计将在 2020 年形成。另外,五次大提速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目共睹,充分证明了高速铁路在我国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大的发展前途。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将会给国内外 铁路建设者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促进世界和区域经济的提速和发展,为世界经济的腾飞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运营实践表明,高速铁路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国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在未来的十几 年中,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而且在技术和管理上还要赶超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由此可见, 中国需要高速铁路,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高速铁路, 我国发展 高速铁路 的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