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纸伞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7311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纸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福州纸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州纸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纸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纸伞福州纸伞 福州三宝之一,历史悠久。采用油画、彩画喷花和绢印等方法,在纸伞上绘制了花鸟、 山水、人物等图案,十分雅致美观。优质的纸伞可在撑开、收回一万多次仍不变形,在水 里浸泡 24 小时不变质,在近 50 摄氏度的高温下不变质。 福州有一俗词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伞是福州人生活中常 备的一种日用品。福州的纸伞工艺技术,是五代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的时候 由中原和江浙一带带进福州来的。到了清朝,福州的制伞业进入了繁荣期。到清末民国初, 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 300 多家,其中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该店生产 的纸伞晴雨兼宜,既能遮挡盛夏的炎炎烈日

2、而不发泡、不爆裂,倾盆大雨冲淋一小时亦不 脱骨,不漏水,伞面的绘画图案色泽不变。有人曾经做过试验,“杨常利”纸伞经 1170 次 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经五级逆风吹 20 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因此, 该牌纸伞被誉为全国雨伞的冠军。在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广大的福州市民把传 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以抵制铁骨布面的“洋伞”。 福州纸伞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如“杨常利”纸伞、伞骨要选用闽北特产五年以上的 青山老竹做伞骨,伞面要选用本省特制的棉纸,一把雨伞要经过 80 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杨常利”伞店在选料、上油、绘花等三道工序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风格,即选料精, 上

3、油腻,绘花雅。 福州的制伞传统工艺分有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等五部艺,五部艺各自独 立,分工合作,互相依存,一个人若能完成其中之一即为“全艺”,可见工艺十分专业。 “制伞”虽属主流,但也只是完成“伞胚”、“上油”、“装配”等后部分工序,所以它 必须由别处买进伞骨、伞柄、伞头等等,另外还得聘请绘花师傅。制伞骨质量最好的是 “后洲帮”,代有名师,50 年代“后洲帮”张开绿所制绸伞骨握在手中,如同一节麻竹筒, 看不见缝隙,注水不漏,堪称一绝。制“伞柄”店最有名的数洋中亭王依犬家。伞画艺人 以程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著名,其中程家宝字画俱佳,冠绝伞画界;林永钦的花鸟、 人物享誉甚高;刘梦秋的“洋山水”也颇有名气。 福州的纸伞品种繁多,主要有花伞、明油伞、丝棉纸伞、蓝绿硼伞、双层花伞、绢印 彩画花伞、绢印套色童伞等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观赏效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今,福州纸伞由于工艺复杂已悄悄离开繁忙现实的都市生活,但它却作为一种精美 的工艺品仍深受人们喜爱而被欣赏和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