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7304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摘要: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也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科技对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问题;建议1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十分迫切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根本途径实现农业稳定发展、持续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长期根本任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一方面,社会对农产品数量需求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发展仅靠农业水土资源大

2、幅度增产余地越来越小,靠不断增施化肥实现增产已难以为继。1.2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强大动力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小规模生产和松散型合作经营仍占主体地位,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但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这些特征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要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通过科技创新建立农业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3 农业科技创新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

3、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总体呈偏多发生态势,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和农田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求十分迫切。仅靠一般的传统科学技术是难以解决的,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对土壤、肥料、水分、光热资源等提供高效利用技术、耕地保护与替代技术、精确施用技术、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生态农业与环境工程技术等,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技术体系。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2.1 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花费的精力“创收大于创新”农业作为公益性、基础性的产业,其科研投入与其基础地位很不相称,

4、没有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得到应有体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问题:投入强度偏低;财政基本支出严重不足,科研人员花费的精力“创收大于创新” ;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科研人员忙于“揽活” 。2.2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部委、科研单位、项目实施组织(课题组)之间分工不明确,造成“越位” 、 “缺位”并存。国家部委对科研项目进行过程性的具体管理,取代了科研单位、课题组的管理责任;科研单位对项目不能有效发挥其指导、监督和管理作用。二是科研项目多头管理,造成课题重复、 “一果多用” 。农业研究课题来自多部委,缺乏统一协调,造成课题重复,研究经费使用效率不高。三是“节点式”经费管理不适

5、应农业科研的要求。财务部门不能顾及农业科研工作特点,千篇一律地按照工程技术经费的管理方式进行“节点式”管理。经费预算和拨付采取年度拨款制度,由于经费拨付不及时,农业科研项目很难按照国家财政经费预算制度执行,按照规定项目经费当年用不完要上缴财政,所以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屡见不鲜。2.3 农业科研队伍流失、拔尖人才严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农业科研单位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3 政策建议3.1 明确农业科研机构的公益性质一是人员经费要按在

6、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分类投入,将离退休人员经费单列,中央财政予以全额保障,逐步向社会保障过渡;在职人员财政投入要保证其工资等基本待遇。二是全额保障农业科研机构正常运转费用。三是农业科研单位职工收入不低于同地域同类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3.2 打破多部门多头管理体制,实施科研立项和经费统筹管理要建立符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经费预算与使用制度。一是建立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协调与会商机制,建立由相关部委参与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的统筹协调。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管理,建立责任机制,引导科研行为,激励科技研发。三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分类评价机制,将同一化评价转为差异化管理。3.3 打破中央与

7、地方科研机构分工不清、研究内容“上下一般粗”的格局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农业科研机构分工不清, “上下一般粗” ,重复研究、浪费资源、浪费人力。必须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的职能与分工,明确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负责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根据农业生产的区域特点进行布局,主要负责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3.4 着力培养农业科研创新领军人物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农业专家。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扭转目前重论文数量轻生产应用,注重量化指标、新颖性、前沿性,忽视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倾向,重点建立健全民主决策与评价机制。四是通过培养联合攻关团队,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方式。(文章来源于:代辦银行流水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