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征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7202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征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1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参评单位:安阳县曲沟镇南曲沟小学通讯地址:安阳县曲沟镇南曲沟村邮 编:455136负责人(限 3 人):刘向华 王静 杨白杨 联系电话:0372-5686196“学 习 张 伟 , 践 行 焦 裕 禄 精 神 学 校 在 行 动 ”师 德 师 风 优 秀 案 例 评 选多措并举,让孩子茁壮成长刘向华王静杨白杨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满 10 年了,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下面我谈一谈自己是如何让班级熠熠生辉的。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他们对老师有特别的信任

2、和崇拜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他们的影响极大。案例:案例: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正在兴致勃勃地给孩子们讲解试题,王宸瑜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老师,你改错我这道题了!”。我无可奈何地停下来,心不在焉地说:“哦!老师粗心了,谢谢你的提醒!你自己把错的改过来就行了。 ”停了一会又说:“大家可别像老师这样哦!”本以为这样子可以把孩子们“哄”住了,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又将了我一军“老师,您怎么也会粗心呀?”。我一时大窘,连忙解释:“老师一下子批改 45 份试卷,由于赶时间犯了点错,希望大家能谅解,好吗?”多数孩子似乎理解了,但还有人眼睛里闪烁着疑惑的光芒。课后我也认真反思了一遍,我们这个班,平

3、时的练习也好,测试也好,总会有一些孩子有看错题目、算错数、漏题等等粗心的行为,其中的利弊我也不知道给孩子们说了多少遍,不知道罚他们抄过多少次,但收效甚微。这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 “老师也会出错的呀?!”从孩子们的嘀咕中,我感受到他们觉得老师是无所不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 ”教师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作为教师的我都时不时地犯下粗心的毛病,不是丢钱包,就是把钥匙锁在房间里,让学生给我帮忙从窗户跳进房间拿出钥匙。那么我怎么能大言不惭地要求学生不粗心呢?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以身作则的规定:批改作业中,凡

4、是由于我粗心造成的错误,跟学生一样,一题抄五遍,由全班学生监督。我把这一规定在班上宣布后,孩子们都很高兴。很乐意大家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从那之后,孩子们对自己的粗心都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了,抄写的字迹也工整多了,一些粗心的行为发生的频率也有所下降了。二、用爱转化“后进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特别是对暂时后进的学生,更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其时时扬长克短,时时充满上进的活力,使“光点”变成“光环”。案例:案例:我班里的朱旭东,他聪明好动,但由于爸爸身有残疾,妈妈远走他乡,他一直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爷爷奶奶太宠爱他,

5、使他在家里肆无忌惮,在学校也不知收敛,对其他的小朋友蛮横无理,骂人打架时常发生,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目中无人,个性比较封闭。学习成绩一直较差,且较散漫,违纪现象较多,老师们对他有看法,连家长也绝望地声称无可救药。可是,我觉得应该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充满灵性的人来看,坚信“垃圾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因此,我没有放弃他,我没有动摇挽救他的决心。经过多天的观察,我发现他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集体的荣誉感。我想:何不给他一点机会,说不定就是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璞玉呢!一天,学校要召开紧急会议。我布置了一些书面作业,又安排值日生管理好班级纪律。 (那天的值日生是一位胆子很小的女同学, )虽然都安排好了,但我还是很

6、不放心这位女同学能管住“独行侠“的朱旭东吗?这时,正巧看见他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玩,一个念头突然闪现在脑海里:何不让他试试呢?说不定主意已定,我悄悄地走近他:“东东,我想拜托你做一件事,愿意吗?”“什么?”他一下子就懵了。“你别紧张,是这样的,我等会有点事情,不能上课了,我想请你帮老师注意一下,等会儿课上哪些小朋友不遵守纪律的,把名字记下来,我回来后告诉我,行吗?”“我?行吗?”他有点局促不安。“行啊,你一定行!不过,你得悄悄的,不要让别的同学知道,这是你和我之间的秘密!”我微笑着朝他眨眨眼。“好,我保证做到!”他使劲地点点头。会议刚结束,我就火速赶回教室,映入我眼帘的事:教室里悄然无声。小家伙

7、们安安静静地在做自己的事情,原本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的他也正全神贯注地写着作业,连我走到他身边,他也丝毫没有察觉。事后,我悄悄地向一些班干部了解他这节课上他的表现,大家异口同声地赞叹道:朱旭东这节课非常安静、认真,像换了个人似的。听着这些话,我喜上眉梢:一匹野马终于被驯服了!第二天早读课上,我故意问那个值日班长张宸恺:“昨天我不在的时候,有没有小朋友不遵守纪律的?”他摇摇头:“没有,同学们都很安静。 ”“朱旭东呢?”我又问。 “他没有说一句话,很认真地做作业。 ”“哦,真棒!下星期咱们选举他做我们的纪律值日生,让他来管理我们班级的纪律,好不好?“好!”“老师,我能行吗?”他站起来,很胆怯地说。 “

8、行!就像昨天一样,准行!”我朝他眨眨眼。 “好,我试试!”他大声地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他,已和以前的他无法相比!课堂上,能屡屡见到他高举着的手;作文中,总能看到他写了擦,擦了再写,认认真真的字迹,一篇又一篇毫不逊色的优美文章;课间,还能看到他为同学服务的身影他变了!真的变了!反思:反思:爱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情此景,想起一位教育家的话:“也许,就在你认为绝不可能的地方,会有一个惊喜在等着你!”是啊, “后进生”比那些班内的佼佼者更需要关注!这个曾经被断定“不可救药”的他,以前听到的都是斥责,受到的都是冷遇。现在听到了一点点赞扬,受到了一点点肯定,他就能挺起胸膛,抬起头来走路了!

9、这一事例也让我感慨不已: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可琢之玉,不能放弃任何一块“顽石”。洒下润物无声的情,播下春风化雨的爱,关爱每个学生因为他们,可能就是明天的牛顿,明天的爱迪生。三、成才先成人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小学生,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案例案例 1: :母亲节来临之际,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感人肺腑的母亲节里话感恩班会。首先,画面显示一段十大感恩的精彩视频,看后,我让孩子谈谈

10、你看后的感受,他们从父母对我们养育之恩,和我们应该回报父母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伴随着一段忧伤的音乐,我给孩子们深情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母爱的力量和深深的母爱讲完后,我隐约听见了孩子的抽泣,感悟到他们已经被故事所感动。趁热打铁,我赶紧让孩子们自己伴随音乐自己朗读,两遍过后,孩子们已经泣不成声!随后,我请孩子们讲讲你和妈妈之间的感人故事,听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我发现原来我的孩子也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连忙对孩子们进行表扬,然后播放一段阎维文的母亲和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视频,边看边唱,让大家再次感谢母亲。让孩子们懂得有妈妈的孩子是块宝,有妈妈的呵护幸福无比,母爱无价!课后,我得到了家长朋友的赞赏,孩子

11、们懂事了、孝顺了。我骄傲,我的每个孩子都是德才兼备的好苗子。案例案例 2: :母亲是伟大的,我们应该感谢;祖国母亲更是强大的,它更加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爱她,为它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还记得为孩子们上放飞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时,我从网上搜集了有关祖国变化的图片、资料,如:一座座阴暗潮湿的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农村社区;人们不再为生病交不起高额的医疗费而愁眉苦脸,有了新农合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孩子们上学不用交任何费用等等,从和他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入手激发孩子们的爱国心。接着,我播放了神九升空的视频,这伟大的时刻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梦想,更让人激动的是我国有了第一位“嫦娥”来自

12、我们安阳林州的航天员刘洋。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令所有的孩子热血沸腾,他们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最后赵文卓带领一群习武少年表演的梁启超的少年中国中铿锵有力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更是让人振奋。接着伴随歌曲祖国颂我们共同歌唱祖国。最后,我们举起右手,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共产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举更是激起了孩子们要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的雄心壮志。我自豪我的孩子从小就明白了读书的含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反思:反思:“教育的归宿在于养成,生命的真谛在于感恩”。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要在感恩中活着,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企业,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的那些人,感恩于我们的祖国,感恩于大自然感恩地活着,才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美好。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都说班级管理工作难于开展。固然有这样的可能性,但也并不是无从下手。如果我们更多地了解儿童的成长心理,多采取一些适合发展的教育方法,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期待,自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