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7116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务员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务员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务员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务员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公务员考试: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一)逻辑思维和日常思维,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思维。一般情况下,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是一致的,但二者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完全从逻辑学角度推理会得到在日常思维中认为是荒谬的结论。今天,中纬教育的逻辑学专家就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关系给大家作详细讲解。以下为内容摘要。二者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追求思维缜密性、原则性和表达的精确性,而后者仅重在表达,模糊了逻辑思维的原则。这种模糊性是活生生的,虽能承载着现实中更多的有意义的东西,但也导致很多无味的争端和口舌。因此,搞清楚二者界限,注意其不同的规范,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有益的。一、 “这个鸡蛋是臭的”这是网上流传的所谓愤青思维的

2、一例。看一看,这里的逻辑思维和日常思维是怎样的不同。对于逻辑思维来说,判断是基本的思维单位,它的最简单形式是:S 是 P。主词 S 指断定对象,谓词 P 指对象的属性,谓词描述了主词所指称对象的属性(述谓) 。这里, “这个鸡蛋”(S)是断定对象, “臭的”(P)由“是”把它与主词联结起来,即在思维中,我们把“这个鸡蛋”和“臭的”通过“是”联结了,这就是判断。显然,判断的一个特征是“断定性”,它由“是”或“不是”来标识的,另一个特征是“真假性”。本来结合的(或分离)现实事物,在思想上也结合(或分离)了,该判断则为真,否则为假。因此, “这个鸡蛋是臭的”中,按照逻辑的原则,要求断定对象存在,即“

3、这个鸡蛋”确实存在,还要求对象必须保持同一,不能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据真假性可知, “是臭的”或“不是臭的”,则与事实上是否臭有关的。谈论这个判断,我们只检查断定对象和事实上是否能结合,否则就不是谈论这个判断。扯其他的,似乎是日常思维的专利,它永远是扯不清的。就这个判断来说,在日常说话中,总一些扯淡的事情,请看如下若干情形:情形1:转移断定对象(1)我吃的鸡蛋不臭,你是别有用心。 (转移到那个鸡蛋)(2)鸭蛋是不臭的,但不符合我们的胃情。 (转移到鸭蛋上)(3)下蛋的鸡是勤劳勇敢的,你该谴责那些不下蛋的鸡。(转移到下蛋的鸡)(4)中国的鸡蛋都臭,难道外国的鸡蛋不臭?(扩大断定对象)情形2:转移了

4、判断(1)说臭是没用的,关键要解决问题,找到那只下蛋的鸡。(寻找原因,默认对方的判断)(2)鸡蛋都是这个味,主要原因是鸡饲料问题。(3)鸡下蛋是有个过程的,一开始可能臭,以后就会下好蛋的。(默认对方判断,解释为什么是臭的)(4)你吃的鸡蛋不应该臭,也许你味觉有问题。(从“是”转移到“应该是”)(5)你不下蛋,有什么权力说那鸡蛋臭?(6)没吃过臭鸡蛋,就不会珍惜好吃的鸡蛋。你应当辩证的看待臭鸡蛋的问题。(7)能吃到臭鸡蛋就很不错了,有很多人没鸡蛋吃,那怎么办?(8)臭鸡蛋是发展中问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以后发展了,我们就不吃臭鸡蛋,改吃鸡肉了。日常思维中,人们常从“这个鸡蛋是臭的”中,进行了一些

5、揣测,以此反驳了这个判断,甚至有时还夹着人身攻击。但是,在没搞清楚这个判断是否为真的情况下,急急忙忙地去批驳别人,这也许是我们思维惯性。它是非常可怕的,小则伤了彼此的感情,大则彼此仇视,破口大骂,拳脚相加,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于是,便有了求助于威权,来解决你死我活的问题,而不是求助于真理,以解决这个判断的真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历史上的“文字狱”,与这种思维模式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从逻辑思维来看,必须先尝一下这个鸡蛋是否真的臭,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讨论“这个鸡蛋是臭的”所关涉的其他问题。具体地思维程序是:第一,先确定这个鸡蛋是否存在。如果那个鸡蛋根本不存在,则那个判断也就失去了意义。

6、第二,研究“是什么”,即那鸡蛋是否真臭。如果不臭,说明判断者的个人问题,因而他的判断不具有普遍意义。第三,研究“怎样是”,即确定了那个鸡蛋臭后,再讨论它是怎样的臭,这时,我们才能有资格发表上述不同的见解问题。显然,日常思维无视上述思维的先后程序,任意妄为,唯我独断,其后果也是可以预见的。当然,我没有说日常思维不好,而是想说,在争论时,至少应该想一想,我是为了表达声音、或发泄私情呢,还是为了追求真相或真理?备考公务员考试: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二)逻辑思维和日常思维,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思维。一般情况下,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是一致的,但二者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完全从逻辑学角度推理会得到在日常思维中认为是

7、荒谬的结论。今天,中纬教育的逻辑学专家就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关系给大家作详细讲解。以下为内容摘要。“心肺未见异常”医院的透视报告上,常见到“心肺未见异常”的字样,这是我们很熟悉的的科学术语。按日常思维理解它,我们会认为心肺是正常的。其实不然,这句话只是断定:从该医院的仪器上,他们没看到心肺不正常的影像。这里,它没有断定或确保心肺实际情况如何,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由此断定心肺的正常,也不能排除心肺实际上的不正常。 假如某人心肺实际上不正常,医院却给出“未见异常”,能否说该医院是误诊,应追究他们的责任呢?这里,涉及到“未见异常”逻辑含义。 在“未见异常”判断中, “我看见”是“心肺正常”的必要条件

8、,这个判断成立有三种可能情况:(1)心肺不正常,但未发现;(2)心肺不正常,也被看见了;(3)心肺正常,也看见了。只有一种情况才能说是误诊,即心肺正常,但没被发现。以逻辑眼光去看医院的报告或专家意见,可使我们清醒些,至少不会有被专家们愚弄的感受。现如今, “未见异常”这类科学术语,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个角落。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据说原歌词是“有了共产党,就有新中国”,后被改成现在的歌词。修改后的歌词在逻辑上没有保证“有了共产党,是否有新中国”的问题。又如三鹿奶粉事件,为尽快平息事态的发展,专家常会说,抽检了某品牌某批号奶粉,没见到三聚氰胺超标。三鹿事件的严重程度究竟怎样,我们不可

9、能知道。因为如何抽检的?样本数多大?那些批号究竟怎么回事?用什么检测手段和仪器?用的什么标准?等等,这些细节,公众都不可能知道。因此,专家只发布“未见异常”或“仅见一两例”等,对于懂逻辑的人来说,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当然, “不不”这类说话方式,是生活中常见的,我们可随手拣来几例:(1)不到长城非好汉。 (=好汉一定去过长城。=到长城的可能是好汉。 )(2)闪光的未必是黄金。 (=是黄金的一定闪光。=闪光的可能是黄金)(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好士兵一定想当将军。=想当将军的可能有好士兵)(4)有翅膀的未必是天使。 (=天使一定有翅膀。=有翅膀的中可能有天使。 )备考公务员考试

10、: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三)逻辑思维和日常思维,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思维。一般情况下,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是一致的,但二者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完全从逻辑学角度推理会得到在日常思维中认为是荒谬的结论。今天,中纬教育的逻辑学专家就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关系给大家作详细讲解。以下为内容摘要。“经抢救无效死亡40人”一般来说,一个事件发生,公众以死亡或参加的人数,来猜度事件严重程度或规模的。为息事宁人,新闻发布常用大事化小的方法。如某地发生投毒事件,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于是新闻如实地发布“经抢救无效死亡40人”。这里断定的人数是“经抢救无效的”,没抢救而死亡的人数是多少?该新闻没有说,但可以想像它比公布出来的

11、人数多了去。比如,在 GCT、MBA、MPA 和公考逻辑试题中,常考些某断定对象的概念问题。请看以下两例:例题1:计算机科学家已经发现 A 和 S 两种计算机病毒。这些病毒常常会侵入计算机系统文件中,阻碍计算机文件的正确存储。幸运的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两种病毒能够完全删除计算机文件,所以,发现有这两种病毒的计算机用户不必担心自己的文件被清除掉。以上论证是错误的,因为:A没有考虑这一事实:没被证明的因果关系,人们可以假定这种关系的存在。B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即使尚未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这种关系也是存在的。C并没有说明计算机病毒删除文件的技术机制。D用仅仅是对结果加以重述的证据来支持它的结论。

12、解答:例题中“没有证据证明”并不能排除事实存在的这种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 B。“没有证据证明某种关系”,只要专家教授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就得警惕。因为他们没有否认事实上的某种联系存在,只是尚未找到证据而已。况且, “证据”一词含义也是很丰富的,你说的是证据,他说不是证据,但证据的裁决权不在我们,所以,公众只能选择“惹不起躲得起”的下下策。不敢说专家的话是姑妄言之,但我们一定要姑妄听之,牢记“小心使得万年船”的古训。例题2:某医院整形美容中心对接受整形手术者的统计调查表明,对自己的孩子选择做切割双眼皮、垫鼻梁等整形手术,绝对支持的家长高达85%,经过子女做思想工作同意孩子整形的占10%,家长对子女

13、整形的总支持率达到了95%,比两年前50%的支持率高出了近一倍。以下哪项陈述最适合作为从上面的论述中推出的结论?A95%的家长支持自己的孩子做整形手术B坚决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做整形手术的家长不超过5%C10%做整形手术的孩子给家长做了思想工作D95%做整形手术的孩子得到了家长的同意解答:题中断定对象是“接受整形者”,A、B 选项断定的是所有的家长,它包括了不接受整形者的家长,所以排除。C 选项断定对象是同意手术的家长,即95%的家长中,有10%做了思想工作后才同意的。对于不同意的5%家长,这些孩子也可能做了思想工作。应排除之。正确答案是 D。现代人已习惯了数字说话,但数字有时很会骗人的。因此,遇

14、到数字发布的信息,应首先搞清楚这些数字针对的是哪些概念,然后再分析专家所说的真实含义。若按自己习惯来思维的话,听从了专家意见后,发现上当受骗,人们一定会迁怒于那些专家的。其实,大多情况下,我们是被自己忽悠的。当然,我不否认无良知的专家存在。备考公务员考试: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四)逻辑思维和日常思维,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思维。一般情况下,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是一致的,但二者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完全从逻辑学角度推理会得到在日常思维中认为是荒谬的结论。今天,中纬教育的逻辑学专家就逻辑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关系给大家作详细讲解。以下为内容摘要。“未知生,焉知死?”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

15、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季路问如何事奉鬼神?孔子说,不能事奉人,怎能事奉鬼呢?又问死是怎样的,孔子说,不知生的道理,怎知死的道理?从这里的语境看,孔子的意思大概是, (1)给出了一个意见,即不要去了解什么是死的问题,先搞懂了生的道理再说。 (2)给出知生和知死先后思考程序,即不知生,就不可能知死。这个情境里,孔子断定,季路是不知生的,以此揭示问死的隐设前提是知生,从而截住了关于死的问题。这也是所谓的“参话头”,即发问前的起心动念处。孔子自己是否知生?若他知生,则可断定别人不知生,这样,孔子才有资格告诉弟子的人生道理。若不知生,则他是以自已不知生,来推测别人的不知生

16、。但是,自己不知生,又怎能断定别人不知生呢?由此看来,孔子自认为是知生的,但并没有探讨死的问题。这可从他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看出,即他不想了解死,所以也不强加别人去了解死。关于“未知生,焉知死?”,较为详细解释出自礼记(姑且不论是否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这段话意思是,如果我说可知死,孝顺的人就会忙着考虑如何送死,这就妨害活着的人。如果说死不可知,不孝的人就会弃亲人而不葬。这就违背了孝道的。这个解释一方面回避死的棘手问题,一方面体现了孔子的现实人生原则,似乎说明孔子很智慧。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按照孔子的逻辑,构造一个同样二难推理,情形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说可知死,不孝的人就关注死的问题,就不会做恶了,这就是利生。如果我说死不可知,孝子放弃对死者尊重,而专注自己的人生问题了。所以,孔子关于生和死观点是非常武断的。正是这种计较,妨害了宗教功能在我们社会中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