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农民收入增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6899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农民收入增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农村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农民收入增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农村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农民收入增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农村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农民收入增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农村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农民收入增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农民收入增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农民收入增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由乡下人变为城里人,由农民变为市民,这一伟大经济社会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不仅顺应了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趋势,而且对整个国家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正在并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一、农民市民化是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1、农民市民化是快速减少农民数量,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必由之路。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多地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导致农民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无业可就的矛盾日益尖锐。有关专家测算,目前农

2、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最少1.5亿,若无重大举措,到2015年,将由现在的1.5亿增加到2.5亿。而现阶段的乡镇企业又不能大规模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使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依靠城市非农产业,增加收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我们假设农民来自农业的总收入不变。因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对于农业的边际产值为零甚至为负,他们的转移,绝不会导致农业产值的下降。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城市化的进程中,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农民来自农业的总收入是不变的,它是一个常数。我们之所以强调来自农业的收入,是因为考虑到转移到城市里的劳动力中有相当一部分原来已经在从事非农产业,当他们完全转

3、移到城市后,将会带走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据测算,近年来,全国各地进城农民工带回农村的财富平均每年达2000亿元,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六成以上。即使农业增长缓慢,也能迅速提高农民收入。打个比喻,如我们把农民总收入比作一个蛋糕,在蛋糕不可能做大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吃蛋糕的人数,就可增加每个人的份额。人们常说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道理即在此。2、农民市民化是促进土地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可少手段。农民投入到土地的劳力和资金受到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收益效应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在我国农业已从供给约束型产业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产业的背景下

4、,农民很难依靠经营小块土地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实行农民市民化,使农业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转移和集聚,减少现有农户和自然村落,从而大幅度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入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实行土地招标、入股、租赁、信托、转包、转换等多种有偿使用方式,使土地逐步向留在农村务农的种植、养殖专业户集中,大幅度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占有量,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才能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促进转向集约化经营,提高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优化农业成本和产量的关系,取得明显的农业规模经营效果,增加农民收入。3、农民市民化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

5、径。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农民素质低,观念、思维方式落后,是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的主观因素。特别部分农民缺乏进取的思想、缺乏开放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而要提高农民的素质,现在农村这样的山沟田野里,在农民这个范围内是不现实的,必须籍助于城市化,使农民市民化。因为城市是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代表。城市社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对于农村社会而言,无疑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农民进入开放的现代化的城市,接受城市文明,经城市文明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

6、识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产生质的飞跃。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进城后的农民有8变,观念变新了,求知欲变强了,交际范围变广了,关心的话题变多了,眼界变宽了,脑子变活了,胆识变高了,行为方式变文明了,这8个变生动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市民化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城乡经济的繁荣和社会文明进步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4、农民市民化是拉动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改变农产品价格疲软状态,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措施。农产品价格低迷,是农民收入低的直接原因。若想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大幅度地提高农民收入,则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许多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接近甚至高于国际价格水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产品

7、价格低迷的根本原因是其供给受到了市场有支付能力需求的限制,即受到城市居民需求的限制。我国的粮食、肉类、水产品和水果等农产品因受到了城市市场有支付能力需求的限制,其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我国拥有12.59亿人口,农民却占了8.7亿,城市居民只有3.89亿。也就是说,由占人口总数70%的人生产的农产品,供应只占人口总数30%的人作为商品性消费。而农产品的价格供给弹性大,价格需求弹性小,在这种供求格局下,农产品的价格怎么会不低迷?要改变农产品价格低迷状态,必须加速农民市民化,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农产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能通过将一部分农产品的供给者转化成需求者,来提高和释放一部分对农产品的消费能力,扩大

8、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根据专家的计算如果我国城市人口增加到5.79亿,按现有的消费水平,对农产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可以增加到原有水平的1.5倍。即使农产品价格仍停留在现有水平,农民的收入也会因销量的增加提高到原有水平的1.5倍。再考虑到农民数量的减少,农民人均收入会增加到原有水平的2倍。事实上,需求的增加还会拉动价格的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又会因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进一步提高,从而将大大地促进传统农业转变成为高商品率、高效益的现代农业,更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供给者的收益。5、农民市民化是促进人口、资源和生产向城市集聚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重要条件。由于农民市民化使人

9、口、资源和生产向城市集聚。因而城市逐渐成为区城经济发展极,对周边的乡村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拥有的经济总量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经济质量优势,左右周边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乃至左右全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吸引、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于周边地区,对所在区域和周边广大农村起领导作用,其作用没有固定的边界,经济实力愈强,其作用的半径愈大。城市通过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把周边地区的经济网络成一个有机整体,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将自己的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广到所在区域和周边广大农村,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还通过自己高科技的研究、开发的巨大潜

10、能的不断释放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成长,使城市经济成为所在区域和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从城市郊区农村、特别是发达城市的郊区农村的农民收入比一般农村地区农民收入高的现实中反映出来。是因为与一般农村地区相比,发达城市的郊区的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信息、科技、资金及劳动者文化素质等方面大大支持了周边乡村的发展。二、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1、难转的弯-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体制上受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因此无论是城市政府官员还是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就业,推进农民市民化认识不深不透,远未从战略高度认清农民市民化的必然

11、趋势和战略意义。部分政府官员对农民进城存在两种担心:首先是担心城市病问题,怕农民进城会带来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恶化;其次是担心挤占城市职工就业岗位问题。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会加剧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影响城市职工就业。城市市民对农民进城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进城农民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而又离不开,不能不做的累活、脏活、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心态,因进城农民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抢夺了城里人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又因为农民工素质低,犯罪率高,让城里人失去了安全感等等。受上述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结果就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认同上的歧

12、视和情感上的歧视,表现在行动上不能公正对待进城农民,对进城农民普遍缺少包容之心和宽广胸怀。2、难解的结-政策制度制约。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从政治收益最大化角度代表城市市民集团利益方面考虑问题,对农民市实行排斥和抑制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政策的少,对农民市民化存在着重堵轻疏,重管理轻服务,重义务轻权益,重城市就业轻民工安排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热情引导,影响农民市民化进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刚性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农村土地制度。现行的刚性户籍管理制度及其衍生的劳动用工制度使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成为当前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保体系的头号障碍。长期以来,户口就像一杆无形的标尺将人们划分

13、为有权利差别的不同社会群体,而农民则处于等级阶梯的最底层。这道城乡居民无法逾越的鸿沟,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财产权、休息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可以说,农民工虽然进了城门,却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其身份归属依旧是农民。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市民化也是一种明显的限制,影响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市民化的推进步伐。承包的小块土地成为了农民离不开的根,在城市社会保障又覆盖不了进城农民的情况下,进城农民不得不三思而行。3、难以解脱的困境-素质制约。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不高,转移能力弱,进城后就业竞争力低,影响农民市民化。农

14、民能否变市民,乡下人能否成为城里人,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的整体素质状况。事实证明,进城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条件,决定着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整体素质高的农民,进城后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容易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又容易融入市民社会,得到市民认同,容易取得市民资格。许多调查显示,现进城农民,年龄一般低于劳动人口的平均水平,绝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受教育的程度也高于农村平均水平,大多数为初中以上。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在其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这也充分说明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对进城就业乃至最终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性。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确保其在城市长久安身立业的本钱,农民整

15、体素质越高,进入城市就业机会越多,成为市民可能性越大。4、难绕的坎-信息制约。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了解处理中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和信息,这样可以合理安排农民自己的行程,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确保农民向城市流向正确,从而由农民变市民的重要前提。但由于分散落后的农村信息闭塞,加之个体农民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很难得到及时可靠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盲目流动的结果,当然无助于实现农民市民化。从目前农民流向和流动的地区分布看,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向本省范围内的城市流动,通常占转移农民的50%以上,原因就在于农民得不到进行跨省流动的有效信息。目前跨省市流动寻找就业机会,

16、其信息的获取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人口跨区域迁移甚少,所以跨越省界之后,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就大大减少,信息不灵就在所难免了。这种信息障碍,致使农民不清楚各地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不知道向什么城市流动有效,不知道如何获得城市就业机会,更不知道如何推荐自己。三、促进农民市民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1、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目前,全社会对农民市民化还存在着种种陈旧观念和错误认识。认为农民进城是抢了城市人的饭碗,农民进城后会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紧张,会带来社会混乱。有一些地方为此对进城农民采取清、赶、堵的办法,甚至通过定期或木定期的收容遣返、市容整顿等方式,减少外来人口。因此,必须通过政府文件、党报党刊以及电视、电台等各种途径,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应当广为宣传。当前,城市中的失业增加并不是农民造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没有市场。过多的农民滞留农业,不仅农民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