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6763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学校德育衔接原则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学校德育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纵向是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构成的层次学院,横向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构成的要素系统。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成长成人的基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收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相互交叉,重复或脱节。因此,大学德育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德育大纲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遵

2、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特点、规律,既要体现政治性、思想性,与学生成才紧密联系的特点,又要从纵向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和实施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使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相互照应,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从而实现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德育的自然和科学的过渡,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德育专业,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05 年 1 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首次强调,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

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 (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P238)2006 年 8 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 34 次集体学中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2007 年 8 月,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会议的讲话中再一次强调,这一根本原则,2007 年 10 日,又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强调的是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

4、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德育为先,强调的是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摆在首位。这个新要求的提出,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5、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胡锦涛这一重要论述,立足于新的实践,在继承、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开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新领域、新空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这一重要论述,既为我们阐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又为我们指明了加强

6、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向。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性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民发展愿望和多样性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

7、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原则,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和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以人为本是指强调人的地位,发挥人的作用,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的思想观点。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大批人才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因而教育必定要突出人才,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关心广大教师、落实到关心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之中。2005 年 1 月 17 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是我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纪万家庭最大愿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

8、程。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 。 (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班上,胡锦涛强调,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坚持把教育摆在优秀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08-31(1) ) 。1、人文关怀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9、,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年 10 月 15日)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面向本书编写组编著,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年 10 月第 1 版,第 32 页)人文关怀,简单的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 “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10、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文关怀不仅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创新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们既要树立人文关怀的新理念,还要积极运用人文关怀的新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把教育对象当作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与爱好,平等对待学生。把他们当作具有独立人格、完整的人,具有丰富思想和情感生活的具体的人,是具有发展潜力,积极创新的人,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其次,要关注、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要以学生的现实处境和切身利益出发,以实

11、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关注学生的权益和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生命、发展潜能和幸福,有效缓解学生的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和情感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彰显“学生个性,必须正视、承认个性差异、显现不同个性,做到因人施教。要激发学生主体的发展能力和追求完美的贯性,给予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拥有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让教育对象真切感受到自己就是教育的主体和目的。心理疏导法:心理疏导涵义,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医学角度,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理解,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12、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缓解、减少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消除思想障碍,改善非适用行为,帮助他们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进而达到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是指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疏通引导,创造条件,让其充分表达,又言于引导,从而帮助人们理顺思想障碍,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心理矛盾,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个性心理差异,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因势利导地开展思想工作。要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诸如理想

13、信念,爱党爱国,思想情感,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学习就业,荣誉利益,成长进步,人际关系,社会交流,竞争环境,恋爱友情,困难挫折等问题上存在的心理困惑,采取心理咨询,难题会诊等方式,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德育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生态道德教育。2004 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在社会培育人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十七报告中明

14、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高校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课程体系,探索一些新的生态道德培养方法,实施绿色办公制度,低碳校园计划,无烟校园制度等,注重绿色学校建设,推行环境教育,渗透教育,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使大学生轻松掌握生态知识,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法:胡锦涛同志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强调“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把社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和有效途径, “探索和建

15、立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和综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 (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 ,P240)2008 年 5 月,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晚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学生要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学业打下坚实基础。 ” 。2009 年 5 月,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要求青年和大学生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

16、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只有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1 年 4 月,胡锦涛在庆祝青华大学建校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青年学生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各高校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家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政策宣讲,卫生宣传,社会服务,医疗实践和勤工助学等活动,接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活动效果。说明教育法。胡锦涛指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有些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