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6733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湖北省旅游发展现状一、湖北省旅游发展现状湖北的旅游资源丰富, 在全国居于中上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两个“世界文 化遗产”武当山、钟祥明显陵,拥有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神龙 架,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的所在地。全省有 5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 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2 处全国重点保护单 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 素质的提高,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2013 年 11 月 21 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在华中师范大学公

2、布2013 中国旅 游业发展报告,报告借鉴全球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构 建“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旅游业现实竞争力、旅游业潜在竞争力和旅 游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三方面共 52 个评价指标。报告显示,2013 年全国 31 个省(区 、市)中,湖北省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第 13 位,旅游现实竞争力处于中上水平,潜在 旅游竞争力居中,发展环境竞争力较弱,总体处于第二梯队。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 的发展速度竞争力指标居全国第三位,近五年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位列第一,且 在旅游接待规模上表现十分突出。由此可见,我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湖北省的旅游产业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二、二、

3、 湖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湖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 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中, 一级城市北京、天 津等发展得很好, 但是这些地区的二级城市和一级城市发展的悬殊不是很大。湖北省 与这些地区不同, 无论是入境旅游还是国内旅游, 武汉市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近两 年来国内旅游收入有50%左右、入境旅游收入有60%左右集中在武汉,而被确定为湖北省 的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和襄阳两市的国内、入境旅游收入总和还不到武汉市的 一半,可见湖北省旅游产业产值呈现高度集中性和不均衡性。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看在 旅游总收入绝对值方面,武汉、宜昌、襄阳三市均有所增长,但武汉

4、市在全省的百分比 略有下降,而宜昌和襄阳则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宜昌上涨了1%左右。国内旅游收入方面, 以武汉、宜昌、襄阳、荆州、十堰、恩施等六市份额较大,六市总和占全省17个市总量 的80%以上。但是除了武汉、宜昌外,其他四市的国内旅游收入差距不大。由此可见,湖 北旅游产业呈现出极度的不均衡化发展趋势。2、品牌文化内涵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 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 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 较严

5、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 多以观光型为主。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可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 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同时需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 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 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 平。3、鄂西地区旅游的可进入性较差湖北省鄂西地区得天独厚,具有很多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该处是中国南北气候过 渡带和中西结合部的生态走廊,

6、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鄂西地区独特的地 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既包含同类的旅游 地,也拥有互补性的旅游资源。据统计,该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联合国人与生物 保护区网成员1家;4A及5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 区20个),占湖北省总数的57;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国 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国家地质公园3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在鄂西地区 的所有旅游资源中,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土特产品以及畜牧业和渔业等 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原始森林,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山村田园风情,风景

7、 水体类的温泉、瀑布、河流、峡谷、山溪,各种各样的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喀斯特 地貌、溶洞,以及地方土特产品的茶叶、木耳、水果、香菇、中草药等,构成鄂西地 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但是鄂西地区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处于山地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多数县市 处于山地环境,地形崎岖,受此影响鄂西区域可进入性较差,区域内部铁路公路密度 低,等级不高,路况较差,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快旅、慢游、舒适、安全”的要求, 因此,旅游交通是制约鄂西地区旅游发民甚至整体经济发展的瓶颈。4、湖北省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和力度不到位 近几年湖北省旅游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全国旅游发达省份 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8、主要原因不在于旅游资源、区位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等因素 的影响,关键在于营销理念落后、营销动作小气、营销冲击力不强。在全球化背景下, 市场经济就是注意力经济,旅游业更是如此。市场的规则是只认第一,不认第二。湖 北旅游业要获得较快发展,首先必须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提升注意力。最有效 的方式就是突出湖北地域特色文化的营销效应。 目前湖北旅游营销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营销主体上,湖北旅游营销 还处于自发阶段,以政府营销为主,旅游企业营销各自为战,没有建立联合营销机制, 没有建立酒店、旅行社、景区之间的相互推介营销体系;二是在旅游营销手段上比较 落后, 缺乏像湖南省那样的大手笔及创意,营销

9、效果较差;三是旅游市场营销投入严 重不足。目前湖北每年投入的旅游营销经费仅0.15亿元, 还不到山东省的1/10。所有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湖北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结语总之,湖北旅游产业具有发展壮大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研究湖北旅 游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好湖北的旅游产业,对湖北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实现中部崛起具 有重大意义,并将促进湖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旅游强省的跨越。三、三、关于关于 2014 年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年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4 年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如何推动湖北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仍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全省旅游行业要按照“建

10、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和“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总要求,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发挥旅游引擎作用,释放旅游综合功能,努力推进旅游产业的集约化、融合化、国际化、标准化、智慧化,为“五个湖北”建设和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做出新贡献。1.围绕中心大局,高点谋划。围绕中心大局,高点谋划。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要围绕中心大局,紧扣时代脉博,按照省委的战略安排,高点谋划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伟大实践中的综合引擎带动功能,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拉动内需、引领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布局,成为扶贫攻坚和百姓致富的重要战场,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科学

11、发展的重要窗口,以实际效果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贡献力量。2.围绕产业布局,高度融合围绕产业布局,高度融合。旅游业是一个融合度极强的产业,其行业边界越来越宽,要牢固树立大旅游资源观,加快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坚持一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业围绕旅游转方式,三产业围绕旅游上档次,推动旅游与各大产业之间的资源性、生产性和服务性融合。在旅游与相关行业资源性融合上,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体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持续推进“五级联创”和旅游扶贫工程,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在旅游与相关行业

12、生产性融合上,大力发展旅游装备业、旅游商品生产和加工业,积极培育一批工业旅游景区,努力研制、开发、生产具有湖北特色的旅游活动用品,积极发展旅游房车、游船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等产业,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漂流、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在旅游与相关行业服务性融合上,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旅游过程中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和金融、保险、文化、艺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休闲、商务会展等服务活动,从而拉动综合消费的增长。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以旅游引领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3.围绕改革创新,高位推进。围绕改革创新,高位

13、推进。当前我省旅游正处在转型调整期、战略提升期、机遇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的节点上。我们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进一步厘清思路、推动全省旅游事业快速转型发展。在体制机制上,要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 ,加快建立健全综合协调、规划促进、监督管理机制。在市场主体培育上,加快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网络化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培育一批龙头景区、品牌企业和精品线路,不断增强湖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要围绕全省旅游发展的重大项目,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一江两山”为核心品牌,着力打造大东湖、大三峡、大武当、大清江品牌,以武汉为中心,通过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努力打造一批旅游中心城市,不断提升全省旅游服务水平。同时,加快培育一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文化娱乐企业品牌,引领湖北旅游业集群式发展,带动湖北旅游业整体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