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棉花新形势,努力推进湖北棉花稳步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6605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棉花新形势,努力推进湖北棉花稳步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适应棉花新形势,努力推进湖北棉花稳步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适应棉花新形势,努力推进湖北棉花稳步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适应棉花新形势,努力推进湖北棉花稳步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应棉花新形势,努力推进湖北棉花稳步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棉花新形势,努力推进湖北棉花稳步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应新形势,努力推进湖北棉花生产稳步发展棉花生产总是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向前发展,一般十年左右为一个波动周期。 加入 WTO 以来,由于棉花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棉花生产受到的不确定因 素增多,棉花生产波动加快,强度加大,特别是棉花生产发展到今天,社会、 经济、环境、市场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棉花稳定发展已成为棉花 生产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正确分析形势,科学把握发展趋势,对于稳定发展 棉花生产至关重要。 一、过去棉花生产形势简要回顾 (一)2011 年湖北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2011 年是我省棉花生产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棉价高位回落,农资价格和 劳力成本进一步上升,以及前期的高温干旱天气,后

2、期的低温阴雨照寡,棉农 在希冀和彷徨中从事棉花生产,有的收获喜悦,有的收获失望。全省棉花生产 形势总是“四增二降” , “四增”即: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 733 万亩,比上年 增加 12.9 万亩,增 1.79%;单产进一步提高,达到 72 公斤,比上年增加 6.5 公 斤,增 9.9%;总产增加,达到 52.8 万吨,比上年增 5.62 万吨,增 11.9%; 投入增加,亩平物化投入 474.92 元,比上年增加 48.6 元,增 11.4%。 “二降” 即:棉价下降,按全年平均籽棉每公斤 8 元,比去年下降 4.3 元,下降了 35%;效益降,由于棉价下降,产量尽管略有增加,棉农收益总体下

3、降,全省 籽棉产量按 192 公斤算,亩产值 1574.4 元,比上年减少 367.01 元,减 18.91%。 (二)2000 以来湖北棉花生产变化 1、面积总产得到恢复性发展 我省 1997 年开始,进入调整阶段,2002 年触底,面积从 720 万亩降到 427 万亩,2003 年随着棉价的回升,棉花面积开始触底反弹,开始恢复性发展,到 2008 年,我省棉花面积恢复到 814 万亩,目前仍保持在 720 万亩左右。棉花总 产的变化趋势与面积类似,也是从 1997 年的 58.09 万吨的高位,下降到 2002 年的 30.33 万吨低谷,从 2003 年开始回升,2008 年恢复到 5

4、1.34 万吨。目前, 面积和总产均达到上世纪末的较高水平。 2、单产水平不断创新高 2000 年以来,尽管我省棉花从统计上我省棉花单产水平均没有达到上世纪 的最高和平均水平,而且,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认为这只是统计上的差 异,实际上我省棉花单产水平应在 90 公斤左右。因为近年来,棉花品种的衣分 和单铃重是增加的。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高产创建,增加棉花种植密度, 为高产打下了基础,出现了亩总桃过 10 万、单产过千斤的田块;亩总桃过 9 万、 单产过 900 斤的百亩示范组;亩总桃过 8 万、单产过到 800 斤的示范村以及亩 总桃过 7 万、单产过 700 斤的万亩示范乡镇。 3、

5、棉花品质再次受到市场青睐 过去我省棉花就有纺织配棉钢筋的美称,但在棉花调整时期,由于多种原 因,比如间种套种、棉花迟发晚熟,品种多、乱、杂,后期阴雨寡照天气偏多, 采摘不科学等,造成我省棉花质量下降,表现为一致性较差,三丝含量偏高。 近几年,随着我省棉花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主产棉区种植规模扩大,加之气候条件有利,三丝控制措施得力,我省棉花品质大幅回升,受到市场的青睐。 4、棉花生产区域优势明显上升我省棉花在全国地位逐年上升,区域优势更加明显。同新疆棉区比,尽管 产量上有差异,但有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同黄河流域比,我省以麦 棉油棉两熟为主,比棉花单作效益高,黄河流域棉区由于棉花竞争不过小

6、麦, 面积大量缩减。同长江流域其它省份如江苏等省相比,劳动力相对充裕,气候 条件相对有利,棉花面积相对集中,我省棉花生产在长江流域保持了较高的水 平。 二、正确认识棉花生产新形势 尽管入世以来我省棉花生产得到恢复性发展,2005-2010 年之间棉花产业出 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辉煌,但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棉 花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并加以解决,棉花生产将会 出现大的衰退。 1、人增地减,麦棉油棉连作成大趋势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有效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作为粮食大省的湖北保粮 食稳定增长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粮棉油协调发展的最好方式是通过种植模式的 改变,实现麦棉

7、油棉连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小麦和油菜播幅,提高小麦和油菜 产量。麦棉、油棉连作模式的发展,给棉花产量和品质带来较大风险。2004 年 以来,我们开展了油后棉增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麦后 棉增产技术我们研究还不够深入,生产上,前期草荒茬荒严重,迟发晚熟,产 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2、 “三化一杂”基本普及,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棉花生产上“三化一杂”即化学肥料、化学调控节和化学除草以及 杂交棉已基本普及,但这些品种与技术普及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如 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质地变差和面污染,棉花容易旺长或早衰;化学 调控技术仍然应用水平较低,调控效果不理想;化学除草尽

8、管减少了人工投入, 提高了除草效率,但大量存在使用过量、使用品种和方法不对路等现象,对棉 花和后茬作物生产产生较大的为害。杂交棉由于制种技术没有有效突破,制种 成本过高,制种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和推广过程中的市场监管难到位,大量非 F1 代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危害棉民利益,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3、植棉劳力老龄化,轻简化技术需求迫切 农村劳力不足,劳动力弱化, “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成为主力,新技术的应 用与推广难度大,生产和管理能力下降,单产难进一步以提高。棉花生长周期 长,管理投工投入多,育苗移栽、生产管理和采收机械化技术有待突破,棉农 迫切期待棉花生产轻简化技术。 4、棉田生态环境变劣,多种

9、灾害成常态 多年来,棉花生产只管种和收,政府和农民对棉田保护投入少。一是水利 设施老化,沟渠不畅,棉田易旱易涝;二是长期只施化肥,土壤有机质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三是除草剂等过量使用,土壤残留量大,水体污染严重,棉花 和其它作物受害现象普遍存在;四是棉田普受枯黄病病菌浸染,在适合两萎病 发生的年份,棉花病害发生严重;五是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天气如高温、 低温、风暴时有发生,对棉花生产造成极大损害。 5、技术服务多样化,公益性技术服务日益弱化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已成多元化态势,涉农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各种合作社和协会都加入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队伍中来,这本是一件好 事。但是应该看到,真

10、正以推广技术,服务农民,不求自身利益回报的公益性 推广力量却在不断弱化,县市乡镇几级国家公益性推广体系是人散网破,名存 实亡。农民难以广泛得到真实可信的品种和技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指 导。 6、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湖北棉花生产任务重大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棉花产业东退 西进,纺织工业向原料生产基地的中西部转移也成趋势。我省纺织加工能力已 达到 200 万吨,但我们的原棉生产能力只有 50 多万吨。湖北属于人多地少的中 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具有相对优势;湖北属于南北过渡地带,棉花种植模式 弹性较大,发展棉花生产潜力较大,但我们在发展棉花生产的认识上,

11、在发展 思路和发展措施上,很显然,还准备不充分。 三、棉花生产发展对策 棉花是我省的优势产业,在我省粮棉油菜果等多种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国的棉花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十年的发展,是充分利用了加入世 贸组织的发展机遇。进入 WTO 后时代,随着原棉进口配额的取销,原棉直接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今后五年湖北棉花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抓住新的发展 机遇,发挥湖北的特有的优势,促进棉花生产健康发展,值得认真研究与思考。(一)指导思想: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产量,省工节本,提高效益。(二)具体目标:面积 750 万亩左右,产量提高到 90 公斤左右。杂交棉制 种和大田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轻简化机

12、械化栽培技术有较大发展,常规棉、麦 后早熟棉以及麦棉连作和玉棉间作等品种、技术与模式有新的突破。 (三)技术路线:完善提高现有杂交棉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轻简化栽 培技术,加快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新模式新技术,发展专业化技术服务组织。(四)技术措施: 1、加大工作力度增强棉花生产信心 多年来,我省棉花生产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发展阶段,我们在稳定棉花生产 方面积累了经验,在棉花市场紧俏时我们能大力发展,增加面积,提高产量, 棉花市场皮软时,我们能发展间作套种,稳定面积,提高效益。因此,要充分 认识湖北棉花生产优势与潜力。一是有面积作基础,二是有综合效益作保证, 三是有技术和经验作支撑,三是有科技、推

13、广、企业力量作后盾,四是有高产 示范作板样。要以棉花高产创建为抓手,充分发展优质棉产业协会的作用,凝 聚多方面的力量,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加快轻简化技术推广,切实提高产量, 降低生产用工,提高植棉效益,增强广大棉农棉花生产的信心。 2、加大增密、减氮、控高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近几年,在增产技术措施上,我们采取了增密、减氮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全省棉花种植密度有较大幅度恢复,从 2008 年的 1100 株 左右,恢复到 1300 株左右,万亩高产示范区的种植密度有的达到 1500 株左右。 通过增施有机肥、复合肥和钾肥,减少了总氮水平,使肥料施用比例趋于合理。 通过调整施肥时间,

14、使花铃肥施用时间提前,施肥时间更加科学,保证了棉花 稳长多结不早衰。同时结合科学化学调控,有效地控制了株高,塑造了良好的株型和群体结构,做到了增密不旺长,增密不烂桃。但我们的棉花种植密度还 有增加的潜力,要通过几年的工作努力,力争使杂交棉种植密度提高到 1600- 1800 株,通过配套技术的推广,使施氮水平降低到 18-20 个,株高控制在 1.3 米左右。 3、加大轻简化育苗技术示范与推广从 2004 年我们就开始无土育苗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完善了基 质育苗和水浮育苗等配套栽培技术,2007 年轻简化育苗曾经推广面积达到 5 万 多亩,走在各省的前列,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经验和样板

15、。过去,由于缺乏项 目与资金扶持,这些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现在情况改变了,我们有轻 简化育苗技术项目专项,有高产创建项目资金,因此,我们要加大示范与推广 力度,大力推广基质育苗和水浮育苗技术,每个高产创建县市都要达到 1 万亩 以上的规模,同时还要将这些技术不断改进和本土化,使之更加安全、省工、 节本与增效。 4、加大棉田管理机械化研究、示范与推广 棉田机械化管理属于轻简栽培范畴,是棉花生产发展必然趋势。我省各地 特别是一些大型农场如五三农场、三湖农场等在机械化中耕、培土,打孔、移 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节省 9-10 个工。我省科研 教学单位,要加强同农场合作,

16、开展单项、多项和全程机械化栽培管理的研究 与示范,制定棉田机械化移栽、中耕、培土、开沟、化除、施肥、机防统治、 打顶、采摘、桔杆还田等技术规范,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示范。有些技术已 经很成熟,要加大示范与推广,如机防统治技术,还有近几年我们推广的缓控 释肥技术,如果能够与机械化作业配套,效果会更好。 5、加大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与示范 一是杂交棉制种植技术不断改进。 加大二系、三系制种技术、宿根利用和嫁接棉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制种 效率,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改良棉种的抗病性、抗逆性 和品质,同时还要加强棉种的亲本提纯与复壮工作。 二是常规棉的选育和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常规棉取代杂交棉、麦后棉油后棉取代麦套棉油套棉是棉花生产发展的必 然趋势,我们目前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加快常规棉品种的选育,尽快培育出一批 抗虫、抗病、高产、优质、株型紧凑、生育偏早、适合密植的常规棉花新品种, 同时做好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与示范。 三是油后、麦后短季直播棉棉花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机械直播、机械化田管和机械化采摘是实现棉花轻简化栽培的最高形式,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