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5780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8 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 2007 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 (财社2007190 号)的有关规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了2008 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对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培训和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乡镇 卫生院管理人员和县卫生局长管理知识培训的目标、内容等提出了要求,各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和中医药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培训大纲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培训大纲一、目的一、目的 通过学习培训,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技能,增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 能力。 二、要求二

2、、要求 (一)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 (二)掌握常见病与多发病辨证论治; (三)掌握中医基本临床诊疗技能; (四)熟悉中医养生防病相关知识。 三、培三、培训训内容与内容与时间时间安排安排 (一)总体时间安排:共 130 天,计 1040 学时。其中理论培训 60 天,计 480 学时, 可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临床实践 70 天,计 560 学时。 (二)理论培训(集中学习) 参考学时 60 天,计 480 学时。1.中医药基本理论:(11 天,88 学时),包括: (1)中医经典概说(0.5 天,4 学时); (2)中医基本理论(含中医诊断)(5 天,40 学时); (3)中药与方剂(4 天,32

3、 学时); (4)中医养生防病概说(1.5 天,12 学时)。 注:基础理论部分未安排临床实践学时。 2.常见病与多发病:(37 天,296 学时),包括: (1)中医内科(11 天,88 学时); (2)中医外科(含肛肠)(3 天,24 学时); (3)中医妇科(8 天,64 学时); (4)中医儿科(5 天,40 学时); (5)中医骨伤科(7 天,56 学时); (6)中医皮肤科(1.5 天,12 学时); (7)中医五官科(1.5 天,12 学时)。 3.针灸、推拿:(8 天,64 学时),包括:1(1)针灸(6 天,48 学时); (2)推拿(2 天,16 学时)。 4.案例讨论:(

4、4 天,32 学时)。 (三)临床实践(集中进修) 1.参考学时:(70 天,560 学时),包括: (1)中医内科(20 天,160 学时); (2)中医外科(含肛肠)(5 天,40 学时); (3)中医妇科(10 天,80 学时); (4)中医儿科(8 天,64 学时); (5)中医骨伤科(12 天,96 学时); (6)针灸、推拿(9 天,72 学时); (7)中医皮肤科(3 天,24 学时); (8)中医五官科(3 天,24 学时)。 2.方式:各地区可采取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门诊与病房相结合方式,安排学 员进修,由指定教师临床带教,也可与理论培训穿插进行。 四、培四、培训训方法方法

5、根据实际情况,可由省或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在县 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为保证实际培训效果,临床实践应采取分 期分批的方式进行安排,确保每一个学员有充足时间接受临床实践。第一节第一节 中医药基本理论中医药基本理论 中医经典概说中医经典概说 (一)要求(一)要求 了解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在中医学中的学术地位及防治疾病的指导意义。 (二)培(二)培训训内容内容 1.黄帝内经(1 学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学术地位及学术思想; 2.伤寒论(1 学时):在外感病治疗中的学术地位、六经辨证; 3.金匮要略(1 学时):在杂病治疗中的学术地位、脏腑经络辨证

6、论治; 4.温病学(1 学时):在传染病治疗中的学术地位、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中医基本理论(含中医诊断)中医基本理论(含中医诊断)(一)要求(一)要求 1.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特点及阴阳、五行学说概念、内容; 2.掌握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及精、气、血、津液、神的生成与功能; 3.掌握病因致病特点及发病、病机与治则; 4.掌握四诊基本内容; 5.掌握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及要点;26.掌握中医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7.熟悉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 8.熟悉十二经脉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及表里关系和流注次序、经络生理功能和 应用。 (二)培(二)培训训内容内容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 学时):

7、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阴阳、五行学说(3 学时):概念、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藏象(6 学时):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及脏腑之间关系; 4.精、气、血、津液、神(3 学时):概念、生成、功能与相互关系; 5.经络(1 学时):十二经脉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及表里关系和流注次序、经络生 理功能和应用; 6.病因(6 学时):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痰饮、 瘀血致 病特点; 7.发病(1 学时):发病原理及类型; 8.病机(2 学时):基本病机、疾病传变; 9.防治原则(2 学时):预防、治则; 10.诊法(4 学时):四诊方法和主要内容; 11.八纲辨证(3 学时):基本证候及

8、八纲证候间关系; 12.脏腑辨证(6 学时):脏病、腑病、脏腑兼病各证候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 证要点; 13.中医医疗文书书写规范(2 学时)。 中药与方剂中药与方剂 (一)要求(一)要求 1.掌握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用药禁忌;2.掌握 130 种常用中药分类、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掌握 50 首常用方剂组成、用法、功效、方义、主治及应用。 (二)培(二)培训训内容内容 1.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用药禁忌(1 学时) 2.常用中药(11 学时) 解表解表药药 (1)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叶、防风、荆芥、羌活、白芷 (2)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

9、清清热药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2)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 (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 (4)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 (5)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3泻下泻下药药 大黄、芒硝、火麻仁 祛祛风风湿湿药药 (1)祛风湿散寒药:独活、木瓜、威灵仙 (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 (3)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 化湿化湿药药 苍术、厚朴、广藿香 利水渗湿利水渗湿药药 (1)利水消肿药:茯苓、泽泻、薏苡仁 (2)利尿通淋药:车前子 (3)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 温里温里药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理气理气

10、药药 橘皮、枳实、木香、香附 消食消食药药 山楂、神曲、麦芽 驱驱虫虫药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 止血止血药药 (1)凉血止血药:地榆、小蓟 (2)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 (3)收敛止血药:白及(4)温经止血药:艾叶 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药药 (1)活血止痛药:川芎、郁金、延胡索 (2)活血调经药:益母草、红花、桃仁、丹参、牛膝 (3)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 化痰止咳平喘化痰止咳平喘药药 (1)化痰药:半夏、桔梗、川贝母、瓜蒌 (2)止咳平喘药:百部、桑白皮、葶苈子、苦杏仁、苏子 安神安神药药 (1)重镇安神药:磁石、龙骨、珍珠母 (2)养心安神药:酸枣仁 平肝息平肝息风药风药 (1)平抑肝阳药:

11、石决明、牡蛎、代赭石 (2)息风止痉药:钩藤、天麻、全蝎4开开窍药窍药 石菖蒲、冰片 补补虚虚药药 (1)补气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 (2)补阳药: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 (3)补血药: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 (4)补阴药:北沙参、麦门冬、龟板、鳖甲 收收涩药涩药 (1)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 (2)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桑螵蛸、莲子 3.常用方剂(20 学时) (1)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 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2)泻下剂:大承气汤 (3)和解剂: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葛根芩连汤 (4)清热剂:白虎汤、泻白

12、散、白头翁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 (5)温里剂:理中丸、四逆汤 (6)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六 味地黄丸、肾气丸 (7)安神剂:天王补心丹 (8)开窍剂:安宫牛黄丸 (9)理气剂:越鞠丸、定喘汤 (10)理血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11)治风剂:川芎茶调散、独活寄生汤、羚羊钩藤汤、镇肝熄风汤(12)治燥剂:杏苏散、清燥救肺汤 (13)祛湿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三仁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 (14)止咳化痰剂:二陈汤、止嗽散 (15)消食剂:保和丸 中医养生防病概说中医养生防病概说 (一)要求(一)要求 熟悉中医养生防病理

13、论、基本法则和主要内容。 (二)培(二)培训训内容内容 1.治未病理论(2 学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2.基本法则(2 学时):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动静结合、审因施防; 3.主要内容(8 学时): (1)未病先防:情志预防、环境预防、行为预防、因人施防; (2)既病防变:防止疾病传变; (3)病后防复:调摄护理。5第二节第二节 常见病与多发病常见病与多发病 中医内科中医内科一、理一、理论论培培训训( (11 天,天,88 学学时时) ) 肺系病肺系病证证( (16 学学时时) ) (一)要求(一)要求 1.掌握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2.熟悉喘脱应急处理

14、; 3.了解肺痈、肺痨、肺癌相关知识。 (二)培(二)培训训内容内容 1.感冒附时行感冒(2 学时):病机关键、分证论治及方药; 2.咳嗽(3 学时):鉴别诊断、临床特点、分证论治及方药; 3.哮病(3 学时):概念、病机关键、鉴别诊断、分证论治及方药; 4.喘证(3 学时):鉴别诊断、分证论治及方药、喘脱应急处理; 5.肺胀(3 学时):概念、病机关键、临床特点、分证论治及方药; 6.肺痈、肺痨(1 学时):治则、分证论治; 7.肺癌(1 学时):概念、治则。 心心脑脑系病系病证证( (16 学学时时) ) (一)要求(一)要求 1.掌握胸痹心痛、中风病诊断要点、辨证论治; 2.掌握心悸、眩

15、晕、不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3.熟悉厥心痛、中风中脏腑应急处理和预防调护; 4.了解痫病、癫病、狂病相关知识。(二)培(二)培训训内容内容 1.胸痹心痛(3 学时):概念、病机关键、诊断要点、分证论治及方药、应急处理; 2.中风病(5 学时):概念、病机关键、鉴别诊断、分证论治及方药、中脏腑应急 处理、预防调护及康复指导; 3.心悸(2 学时):病机关键、鉴别诊断、临床特点、分证论治及方药; 4.眩晕(3 学时):病因、鉴别诊断、分证论治及方药; 5.不寐(2 学时):病机关键、分证论治及方药; 6.痫病、癫病、狂病(1 学时):概念、对症治疗。 脾胃脾胃肠肠病病证证( (16 学学时时)

16、) (一)要求(一)要求 1.掌握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2.熟悉痢疾、呃逆、噎膈诊断、辨证论治; 3.熟悉急性胃脘痛应急处理。 (二)培(二)培训训内容内容61.胃痛(4 学时):病因、临床特点、分证论治及方药; 2.呕吐(2 学时):鉴别诊断、分证论治及方药; 3.腹痛(2 学时):临床特点、分证论治及方药; 4.泄泻(3 学时):鉴别诊断、分证论治及方药; 5.便秘(2 学时):病因、临床特点、分证论治及方药; 6.痢疾(2 学时):概念、鉴别诊断、辨证要点、分证论治及方药; 7.呃逆、噎膈(1 学时):概念、对症治疗。 肝胆系病肝胆系病证证( (6 学学时时) ) (一)要求(一)要求 1.掌握黄疸、胁痛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2.熟悉胆胀、鼓胀诊断、辨证论治; 3.熟悉急黄、急性胆胀应急处理。 (二)培(二)培训训内容内容 1.黄疸、胆胀(3 学时):病机关键、诊断、鉴别诊断、分证论治及方药、应急处理;2.胁痛(2 学时):临床特点、分证论治及方药; 3.鼓胀(1 学时):概念、治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